德化窯白釉達摩立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德化窯白釉達摩立像是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德化窯白釉達摩立像
年份:不詳
類型:雕塑
規格:高25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藏品鑑賞
德化窯白釉達摩立像,清,高25厘米。 達摩頭戴巾帽,虬髯捲曲,面側向右,拱抱雙手。袈裟下部外侈,似被風吹動而翹起。下著裙,左足呈露於外,足下為汪洋大海。達摩明眸深邃,凝視遠方。 德化窯佛教人物瓷塑吸收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造像的優秀傳統,表現出超凡絕俗之軒昂氣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聰明睿智,令人仰之彌高。同時,又根據各種神祗的不同特性大膽創新,兼顧了平民百姓的審美取向,和藹可親卻無媚俗之態,融神之品相、人之魅力於一體,令人凜然起敬卻不生畏懼。 德化窯之所以生產出優秀的瓷塑作品,與其使用的瓷土及燒制技術密切相關。 首先,德化窯瓷土中氧化硅含量較高,其在高溫作用下常常呈出玻璃的光澤,胎體細密,透光度好。其次,從釉色上看,一般窯址的胎釉由於氧化鐵的含量較高,所以白瓷或泛黃,或泛青。德化窯使用的胎釉氧化鐵含量低,氧化鉀含量高,燒造時採用中性氣氛,克服了白瓷純淨度不夠的缺憾,其釉色更加純淨,光照之下,尤為明亮。再次,瓷塑家充分掌握了瓷土燒制過程中的收縮度,利用這種收縮度使作品的立體質感更加突出。 此達摩立像色澤單純晶瑩,雕塑的藝術美與材料的質地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以純白為基調,摒棄彩飾,更強化了達摩不同凡響的精神境界。此件立像在有清一代眾多的瓷塑精品中獨具風韻。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
- ↑ 「神道設教」中的人文精神,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5-6
- ↑ 故宮博物院將在北部新建北院區 已公布5份設計方案,觀察者網,2016-10-25
- ↑ 論禮器的文化意義與哲學意義,道客巴巴, 201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