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尼摩定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德尼摩定律是一個文化術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詞解釋

德尼摩定律:凡事都應有一個可安置的所在,一切都應在它該在的地方。

提出者:英國管理學家德尼摩

點 評:知人善任才能成就事業。

德尼摩定律的啟示

研究表明,一個人認為值得做的工作,一般要符合這幾個條件:符合自己的價值觀;適合自己的個性與氣質;工作中能讓自己看到成功的期望。達到了這幾個標準,人們在工作時就能很好地投入;達不到這個標準,人們就會傾向於懈怠。這樣做事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了,做事者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德尼摩定律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德尼摩定律告訴我們,每個人,每樣東西,都有一個它最適合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它能發揮它最大的功效。運用到實踐中,對個人來說,德尼摩定律要求應在多種可供選擇的奮鬥目標及價值觀中挑選一種,然後為之而奮鬥。這樣才可能激發我們的熱情和積極性,也才可以心安理得。"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道理也是在此。

對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來說,德尼摩定律要求他要按員工的特點和喜好來合理分配工作。如讓成就欲較強的優秀職工單獨或牽頭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並在其完成時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讚揚;讓依附欲較強的職工更多地參加到某個團體中共同工作;讓權力欲較強的職工擔任一個與之能力相適應的主管。同時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這樣才能激發職工的熱情。

經典案例

日本東芝致力於推行"適才所用"的用人路線,在企業內部實行內部招聘,讓職員自己申報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職位。公司以最大的努力實現職員的要求,使職員各得其所。在此基礎上,公司要求職工人人挑重擔,"誰能拿得起一百公斤就交給他一百二十公斤的東西"。公司認為只要用人所長,就能發揮其最大的聰明才智,就能挑起更重的擔子。正是這種按人才的不同特長進行工作分配的做法,使東芝公司做到了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汽車大王福特能取得成功,是和他注意招攬人才,並善於根據人才的特點和要求,讓他們發揮最大作用的做法密切關聯的。

廣告設計師佩爾蒂埃在產品的營銷方面有相當的天賦,而且迫切需要有一個可以一展雄心的機會。福特發現了這一點,讓他負責T型汽車的營銷策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德國人埃姆不僅技藝精湛,而且善於調兵遣將,但長期得不到賞識,埃姆因而也鬱鬱寡歡。福特在發現了這些後,對他給予了極大的重視,為其施展自己的抱負提供了相當的空間。在用人上,埃姆甚至可以自己說了算。這使埃姆身邊聚集了許多精兵強將。如:公司的"外部眼睛"摩根那,是公司的採購員。他有一種天賦的鑑賞機器設備的能力,只要到同行競爭對手的供應場上看一遍,就可以發現哪些是新的設備,然後回來向埃姆描述一番,過不了多久,仿製或加以改進的新機器便在福特汽車廠里出現了。"檢驗員"韋德羅更是一位精明強幹的機器設備檢驗專家,他專門負責向埃姆匯報安裝的自動機床試車的情況。

擁有這些得力助手的埃姆,對福特公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埃姆發明的新式自動專用機床,其中的自動多維鋼鑽,可以從四個方向加工,同時在汽缸缸體上鑽出45個孔,當時世界上任何機床公司都未能提供這樣出色的設備。埃姆被公認為是在汽車工業革命方面貢獻最大的人。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都得益於福特對埃姆的知人善任,為他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讓他感覺到了巨大的成就感。

負責福特汽車推銷的庫茲恩斯是一個優點和缺點都很突出的人。他虛榮、自私、性情粗暴,卻又聰明能幹、善於交際、處事果斷;他對汽車業的經營有着豐富的閱歷和經驗,精力充沛,工作熱忱,雄心勃勃。舊主不識良驥,未予重用,而福特卻用其所長,視為臂膀,委以重任。結果,庫茲恩斯獨創了一種推銷方式,輕而易舉地在各地建立了經銷點。

由於每個人都能找到在公司的最適當位置,福特公司生產面貌一新,到1913年,幾乎全國每千人以上的小鎮至少有一家福特車的代銷點,以致1913年福特廠雖然以每三分鐘一輛的速度出車,卻仍然有十幾萬輛的訂貨單無法供貨。到1920年2月7日,福特公司所屬汽車廠創造了每分鐘生產一輛汽車的記錄。到1925年10月30日,甚至創造了10秒鐘出一輛汽車的世界記錄,使福特公司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為當時的同行望塵莫及。

福特的成功,得益於能根據不同人才的特點和願望,為他們找到最合適的位置。通過人員的合理配置,形成了人才的互補效應。

參考文獻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2.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