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心理脱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心理脱离

心理脱离,也被译为心理解脱,是恢复体验的一个维度,恢复体验是指员工从职业应激中恢复的心理过程, 除了心理脱离,还包含放松体验、 掌握体验与控制体验,共四个维度,其中心理脱离被认为是恢复体验核心维度[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心里脱离 [2]


外文名 Psychology detachment

一、概念内涵

心理脱离1.jpg

"脱离"是1998年由Etzion在一篇有关工作压力与压力恢复的文章中最早提出,并将其定义为" 远离工作情境之后的个体感觉"。然而人们逐渐认识到, 身体上的时空转移虽然对脱离很重要, 但并不能成为脱离的全部, 脱离还需要人们在心理层面从工作中抽离出来。为了突出脱离的心理层面,Sonnentag和 Bayer(2005) 建议使用" 心理脱离" 这一概念, 强调从工作中获得脱离不仅需要个体在时空上离开工作场所, 而且需要个体暂时停止与工作有关的思考。Sonnentag和 Fritz(2007) 补充认为, 心理脱离意味着人们的非工作时间不被工作相关任务所占据, 比如接听工作电话或者参与工作活动。总之, 心理脱离是一种" 断开" 模式, 它需要人们在身心两方面都暂时远离工作, 从消耗个体心理资源的工作相关思考中解脱出来。缺乏心理脱离意味着个体持续体验着工作中的压力事件, 这将引发睡眠问题, 加剧情绪衰竭, 损害工作表现,引发工作-非工作

角色冲突, 并最终降低幸福感。

二、理论基础

心理脱离的 理 论 基 础 来 自 于 努 力-恢 复 模 型。该模型以生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 聚焦于员工面临的工作要求和需要付出的努力, 认为个体必须付出努力以应对工作要求( 涉及角色模糊、 角色冲突、 时间压力、 过重的工作负担和紧张的工作气氛等), 而努力的付出会消耗个体资源, 使个体产生适应性生理反应( 即工作负荷反应, 如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 疲劳等)。短期的休息可以帮助身心系统恢复到基准状态, 在休息的过程中, 工作要求不再对个体的功能系统产生影响, 员工的工作负荷反应会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

然而, 如果身心系统在承担工作要求之后没有得到充足的恢复, 而是在回归到基准水平之前再次被

心理脱离2.jpg

激活, 那么正常的努力-恢复过程就会受到阻碍, 个体的身心就不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处于这种非最佳

状态的员工必须在后续的工作中付出额外的努力来完成任务, 这会增加其工作负荷反应的强度, 进而导

致更高水平恢复需求的产生。长期来看, 恢复不足会导致慢性心率加快、 高血压、 慢性疲劳综合征、 失眠

等健康问题。

根据努力-恢复模型, 心理脱离对于恢复过程是有帮助的, 因为心理脱离意味着个体不再需要付出

心理脱离3.jpg

努力去应对工作要求, 工作期间被唤醒的功能系统得到了休息, 身心资源得到了恢复。经过一定时间的

心理脱离, 个体的身心恢复到最佳状态, 能以更高的效率应对下一次工作挑战。反之, 如果个体在需要

进行恢复时仍旧处于工作状态或者反复思考工作相关事宜, 个体的功能系统或身心资源就持续接受着

挑战, 充分的恢复也就无法实现。

三、测量方式

心理脱离的测量主要借助问卷法。Etzion(1998) 最先采用的是一个六条目的量表,相关条目包括" 工作与回家后活动的相似性"、" 在假期通过手机等方式处理工作事务的次数"" 在工作期间思考回家后的工作"等。Sonnentag和 Bayer(2005)在测量心理脱离时区分了五类活动( 工作相关活动、 家务和照顾孩子、 低付出活动、 社交活动、 体育活动), 被试需要报告花费在每一类活动上的时间并且在有关心理脱离的三个条目上进行李克特五点评分。

然而, 目前测量心理脱离时使用最广泛的当属Sonnentag和 Fritz(2007) 开发的恢复体验量表。该量表共有四个有关心理脱离的条目, 分别为" 我能忘记与工作相关的事情"" 我根本不考虑工作的事情"" 我能让自己与工作保持距离"" 我想在工作中休息一下"。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脱离情况对这些条目进行李克特五点评分, 得分越高表示心理脱离程度越高。部分研究者也会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对该量表进行改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