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細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心肌細胞又稱心肌纖維,有橫紋,受植物性神經支配,屬於有橫紋的不隨意肌,具有興奮收縮的能力。呈短圓柱形,有分支,其細胞核位於細胞中央,一般只有一個。各心肌纖維分支的末端可相互連接構成肌纖維網。廣義的心肌細胞包括組成竇房結、房內束、房室交界部、房室束(即希斯束)和浦肯野纖維等的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細胞,以及一般的心房肌和心室肌工作細胞。[1]
分類
根據它們的組織學特點、電生理特性以及功能上的區別,可以粗略地分為兩大類型,兩類心肌細胞分別實現一定的職能,互相配合,完成心臟的整體活動
結構特徵
1.心肌細胞為短柱狀,一般只有一個細胞核,而骨骼肌纖維是多核細胞。心肌細胞之間有閏盤結構。該處細胞膜凹凸相嵌,並特殊分化形成橋粒,彼此緊密連接,但心肌細胞之間並無原生質的連續。心肌組織過去曾被誤認為是合胞體,電子顯微鏡的研究發現心肌細胞間有明顯的隔膜,從而得到糾正。心肌的閏盤有利於細胞間的興奮傳遞。這一方面由於該處結構對電流的阻抗較低,興奮波易於通過;另方面又因該處呈間隙連接,內有15~20埃的嗜水小管,可允許鈣離子等離子通透轉運。因此,正常的心房肌或心室肌細胞雖然彼此分開,但幾乎同時興奮而作同步收縮,大大提高了心肌收縮的效能,功能上體現了合胞體的特性,故常有「功能合胞體」之稱。 2.心肌細胞的細胞核多位於細胞中部,形狀似橢圓或似長方形,其長軸與肌原纖維的方向一致。肌原纖維繞核而行,核的兩端富有肌漿,其中含有豐富的糖原顆粒和線粒體,以適應心肌持續性節律收縮活動的需要。從橫斷面來看,心肌細胞的直徑比骨骼肌小,前者約為15微米,而後者則為100微米左右。從縱斷面來看,心肌細胞的肌節長度也比骨骼肌的肌節為短。 3.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也可看到心肌細胞的肌原纖維、橫小管、肌質網、線粒體、糖原、脂肪等超微結構。但是心肌細胞與骨骼肌有所不同;心肌細胞的肌原纖維粗細差別很大,介於0.2~2.3微米之間;同時,粗的肌原纖維與細的肌原纖維可相互移行,相鄰者又彼此接近以致分界不清。心肌細胞的橫小管位於Z線水平,多種哺乳動物均有縱軸向伸出,管徑約0.2微米。而骨骼肌的橫小管位於A-I帶交界處,無縱軸向伸出,管徑較大,約0.4微米。心肌細胞的肌質網叢狀居中間,側終池不多,與橫小管不廣泛相貼。
細胞培養
鼠心肌細胞的培養和分離 目的 建立心肌細胞培養模型,用於心肌細胞體外實驗。 方法 採用胰酶消化及新生大鼠心肌細胞與非心肌細胞如成纖維細胞、血細胞等的差時貼壁法分離提純心肌細胞,建立心肌培養模型。 結果 心肌細胞培養最長成活時間達3天,心肌細胞受消化時間的影響有不同的形態表現。 結論 可以利用差時貼壁法分離新生鼠心肌細胞並在體外進行培養,胰酶消化以低濃度短時間為佳。 材料 1.心肌細胞的消化 取一隻加蓋燒杯,內放一塊用乙醚飽和的紗布,把0~3日齡的大鼠幼鼠放進該燒杯中麻醉,用2%碘酒和75%酒精消毒胸腹皮膚,在無菌條件下開胸取出心臟,立即置於4ºCD-Hanks液(mmol/L:Nacl137,Kcl5.4,Na2HPO40.37,K2HPO40.44,NaHCO34.2)中剪取心室肌,洗淨殘血,剪成約1mm³大小的組織塊,棄去D-Hanks液加入0.08%胰蛋白酶液10~15ml,於37°C靜置5min,吸出上層懸液,並加入等量的含血清培養基。經終止消化後離心(1800r/min)棄上清液,加入含血清的培養液。吹散沉澱細胞,同條件下離心,用10%血清培養液製成細胞懸液,置於37°C含5%CO2培養箱中。 心肌細胞分離 根據心肌細胞和非心肌細胞貼壁時間的不同採用2小時差速貼壁,分別獲得心肌成纖維細胞和心肌細胞。心肌細胞按1*106個細胞/ml種於50ml培養液中,培養的前2天在心肌細胞培養液中加入5-溴脫氧嘧啶核苷0.1mmol/l,以抑制非心肌細胞增殖,所有培養的心肌細胞均每2天換液一次。 1.3心肌細胞的無血清培養 當心肌細胞培養24小時後換無血清培養液(含DMEM培養液,胰島素10g/ml,鐵蛋白10g/ml,維生素C100g/L維生素B121.5µmol/L)繼續培養48小時,每隔8小時換液一次,儘量保持各添加成分濃度不變,最後收集細胞,進行測定。 2.實驗結果 本次實驗中新生大鼠心肌細胞培養最長存活時間為3天。實驗採取低濃度,短時間胰蛋白酶消化的方法。消化時間不同,所得到的細胞有不同的形態變化:消化3~5分鐘,高倍鏡下觀察心肌細胞大部分呈新月形,並可見細胞在培養液中呈頭尾相連的過程,呈動態變化。而消化5~10分鐘的心肌細胞捲曲呈圓形,密度低,活動能力差。細胞培養約8小時後向一處聚集,彼此鈎連呈現高密度區,這可能與細胞之間形成連接有關。由於某種不明原因,多次培養過程中心肌細胞中都出現不明微生物,致使細胞在3天後基本死亡。 3.實驗討論 有很多文獻報道新生大鼠心肌細胞的培養時間為10~12天,本次實驗的培養時間為3天,與之比較成活時間較短,但本實驗可以說明低濃度胰蛋白酶消化液(0.08%)比一般濃度(0.125%)的消化時間效果好,消化時間在3~5分鐘內可減少細胞死亡率.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細胞向一處聚集的現象和可見的連續的形態變化,可以說明體外培養心肌細胞重新連接成更大單位細胞團是可能的,它們可能通過形態的變化相互鈎連,連接成網。
參考文獻
- ↑ 心肌細胞所處的內環境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