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心陰 |
心陰虛證,中醫病證名。是指陰液虧損,心失滋潤,虛熱內擾,以心悸、心煩、失眠及陰虛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虛熱證候。常見於心悸、怔忡、虛勞、不寐等疾病中。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心陰虛證
外文名;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heart yin
其他名稱; 心陰虧虛證、心陰不足
治法; 滋養心陰
方劑; 天王補心丹加減
病因; 本證多因思慮勞神太過,暗耗心陰;或因溫熱火邪,灼傷心陰;或因肝腎陰虧,不能上養,累及心陰所致。
辯證要點
以心煩、心悸、失眠與陰虛症狀共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臨床表現
心悸,心煩,失眠,多夢,口燥咽干,形體消瘦,或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兩顴潮紅,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
症情分析
陰液虧少,心失濡養,心動失常,故見心悸;陰虛陽亢,虛熱擾心,神不守舍,則見心煩、失眠、多夢;陰虛失潤,故口燥咽干,形體消瘦;陰不制陽,虛熱內生,故手足心熱,潮熱盜汗,顴紅,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
治法
滋養心陰。
常用中藥
生地、玄參、麥冬、天冬、人參、茯苓、五味子、當歸、丹參、柏子仁、酸棗仁、遠志。
方劑
天王補心丹加減。
針灸療法
在「厥心痛」或「真心痛」屬心陰虛證時,可作為止痛治標的常用辦法。
1、針刺:取穴厥陰俞、心俞、膻中、內關等,採用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後,留針15-20分鐘,捻轉3-5次。
2、推拿:可按壓至陽穴(位於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相當於第五胸脊神經所支配區域),取穴方法是垂臂低頭由肩胛骨下角下緣,劃一水平線,相交於脊背正中線處為至陽穴,心絞痛發作時,可按壓該穴1一6分鐘。預防性按壓3-6分鐘可防止心絞痛發作。
常見病
1、心悸、怔忡 臨床表現為心中動悸不安,胸悶不舒,虛煩失眠,多夢,口燥咽干,舌紅少津,脈細數,甚者出現心中動悸不能自主,惕惕若驚,心痛陣作,五心煩熱,盜汗自汗,脈結代等症狀。勞倦所傷,陰血暗耗,心神失養,神無所附,故悸動怔忡不安,煩熱盜汗、舌紅、脈細數,陰虛症狀之所由生。治療上選用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柏子養心丸(《體仁匯編》)等加減。
2、虛勞 表現為心悸煩躁,氣短乏力,口乾,舌淡,脈細數無力等特徵,多由心陰不足,營血不充,內不能充養脈道,外不能榮潤面舌所致。治宜養陰補心,方用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和當歸補血湯(《內外傷辨惑論》)合方。
3、不寐 臨床表現為心悸,五心煩熱,不易入睡,舌紅,脈數等特點,多因腎陰不足,心火亢盛,遂致心腎不交引起。治宜滋陰清熱,方用交泰丸(《韓氏醫通》)或黃連阿膠湯(《傷寒論》)
預防調護
1、本證常因陰虛內熱,消灼津液,在厥心痛、真心痛等發作期中,要特別注意保持大使通暢,防止大便時用力過猛造成心氣暴脫而發生猝死。
2、心陰虛損病人,常因虛熱內擾而煩躁不寧,因此,病房要求環境幽靜,避免大聲喧鬧,房間的空氣不宜過乾燥,要保持一定濕潤為好。
3、在厥心痛或真心痛發作時,多在夜間較頻,或症狀加重。此時,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病房,可將病人床頭墊高,以減少靜脈回流從而減輕心臟負擔,常可防止意外情況發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