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恩,姓氏,多種起源,其中有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大夫成恩,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以及源於地名,出自唐朝時期嶺南恩州,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的說法。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大夫成恩,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風俗通》記載:"恩姓,陳大夫成恩之後。"
成恩,即成仲,字不恩,是春秋時期陳國陳哀公的庶子,後為陳國大夫。
周景王十一年(楚靈王七年,公元前534年)農曆10月間,陳國被楚靈王所滅。
後楚平王即位,為了暫時緩和與諸侯國的關係,於周景王十六年(楚平王前元年,公元前529年)復立陳哀公之孫陳吳為陳國君主,是為陳惠公,陳國由此復國。
復國之後,成恩建議陳惠公仍然追紀周景王十二年(公元前533年)為陳國本君元年,陳惠公在位二十八年,即以成恩所議記年。但是,陳國最終還是在五十年後的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十年,公元前479年)被楚惠王所滅。
在成恩(成仲不恩)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恩氏,讀音作yān(ㄧㄢ)。
第二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唐朝時期嶺南恩州,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秦朝時期,秦始皇為廣控南方,曾派任囂、趙佗率五十萬大軍南下嶺南地區,迅速攻占了古百越、百濮諸民族的世居之地。但不久,秦王朝即在楚、漢聯手之下被推翻,那數十萬秦軍在趙佗的領導下建立了南越政權,後稱南越國。
到了漢武帝執政時期,充分利用了秦朝時期的軍事與政治成果,在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利用南越國抗漢之機,派樓船將軍楊仆與伏波將軍路博德一舉擊滅了南越國。之後,劃出南海、象郡交界之地區設置了合浦郡,並將治所設在徐聞(今廣東海康),以轄治今合浦、浦北、北海、靈山、欽洲、博白、廉江、容縣、北流、邕寧、橫縣一帶地區。至此,大漢王朝的版圖才真正覆蓋了整個嶺南地區。
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高祖將嶺南有諸多少數民族居住之地的秦漢時期之合浦郡之地改稱為越州。到了唐朝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為有效地在嶺南地區推行懷柔羈縻政策,在政治上因地制宜,採取州郡、羈糜府州、藩屬國等多種形式;經濟上減免邊疆四夷的賦役,減輕對各族的壓迫和剝削,加強朝貢、互市等貿易活動;籠絡、優待四夷首領,重用蕃將,隨時採用宣慰、安撫、侍子、賞賜、封爵、和親等方式加強與四夷的關係,掌握四夷之上層;並在一定程度上尊重當地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等等,並將越州改稱為恩州,以示大唐王朝的恩御統治。
懷柔羈糜政策的有效實施,基本上打破了傳統的"夷不亂華"的封建統治思想,起到了消除民族界限、促進民族交流和融合的積極作用。
其後,有諸多民族的氏族家邦大人被任命為州郡、羈糜府州的土司首領,成為羈糜政策的受益者。在恩州的傣族、侗族、苗族、瑤族等民族的土司、宣撫使司官吏中,皆有以所處地名漢化為姓氏者,稱恩氏,讀音作ēn(ㄣ)。 [恩,讀音作yān(ㄧㄢ),亦可讀作ēn(ㄣ)]
郡望
合浦郡:合浦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素有"南珠故郡,海角名區"之美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置南海、桂林、象郡。今合浦縣境屬象郡轄地。漢朝初期,今合浦縣境屬南越國轄地,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劃出南海、郡交界地方置合浦郡,郡治徐聞(今廣東海康),同時設合浦縣。合浦縣轄地為今合浦、浦北、北海、靈山、欽洲、博白、廉江、容縣、北流以及邕寧、橫縣的一部分。東漢末期的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孫權派大將步騭任交州刺史,合浦屬孫吳轄地。三國時期的孫吳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分合浦以北歸廣州管轄,孫黃武七年(公元228年),合浦郡改稱官郡,同年劃出合浦縣南境設官縣,與合浦同屬珠官郡。孫吳太元二年至太平(公元252~258年)復稱合浦郡。孫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劃出合浦縣西北部設置昌平縣(今橫縣),隸屬合浦郡。晉朝時期太康元年(公元218年),撤珠崖郡併入合浦郡,同年劃出合浦縣東北部設盪昌縣(今容縣),晉建武元年(公元317年)以後,又析合浦縣地置新安縣。合浦郡隸屬交州,郡址在合浦縣城(今浦北縣舊州)。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合浦郡屬交州,南朝宋元嘉九年至大明八年(公元432~464年),劃出合浦縣東北部置臨漳郡。屬廣州。南朝宋秦始七年(公元471年),劃出廣州臨漳郡和交州的合浦、宋壽二郡,同時增設百梁、龍蘇、安昌、南流、永寧、富昌六郡,統稱越州。越州和臨漳郡駐地在今浦北縣泉水鄉境內。合浦郡管轄合浦、徐聞、盪昌、朱官、朱盧、晉始、新安六縣。郡治在合浦縣城。南朝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合浦郡治遷徐聞縣。合浦郡墨守成規徐聞、合浦、朱盧、新安、晉始、盪昌、朱豐、寧廣等九縣。南朝齊永明六年(公元488年),劃出合浦縣東北部置北流郡,屬越州。合浦郡駐地由徐妝遷合浦縣城,其時越州管轄的郡增至二十個。南朝梁天監元年(公元502年)以後,撤銷臨漳郡及其屬縣,並歸合浦縣。越州治所遷合浦縣城。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交合浦 郡併入越州。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越州必稱祿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祿州與合州(今雷州半島)合併,稱合州。同年合州必稱合浦郡,隸屬揚州,轄十一縣,其中,合浦、龍蘇、封山三縣在今合浦、浦北縣境內。郡址在合浦縣。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合浦郡改稱越州,同年析合浦縣部份轄地設置安昌、高城、大廉、大都四縣,與合浦縣同屬越州。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在今營盤鄉境內設珠池縣,劃出大都縣隸屬白州(今博白縣)。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越州改稱恩州。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撤銷安昌、珠當二縣並歸合浦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24年),廉州復稱合浦郡。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稱廉州,轄合浦、封山、蔡龍、大廉四縣。駐地在合浦縣城。五代十國時期,南漢乾亨元年(公元971年),在今常樂圩附近設置常樂州,並劃出合浦縣部分轄地,新設博電、零綠、鹽場三縣為其轄地,其時廉州轄合浦、封山、蔡龍、大廉四縣,治所在合浦縣。南漢大寶五年(公元962年),在海門鎮(今廉州鎮)設置媚川部,專管採珠。宋朝開寶四年(公元971年),撤銷媚川都。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將封山、蔡龍、大廉三縣併入合浦縣。同年撤銷常樂州,將其所屬博電、零綠、鹽場三縣合併置石康縣(縣城在今石康鎮境內),隸屬廉州,同年廉州駐地遷長沙場(今石康鎮順塔村)。宋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撤銷廉州,改設太平軍,駐地海門鎮。同年撤銷合浦縣,併入石康縣。太平軍僅轄石康縣。太平軍僅轄石康縣。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撤銷太平軍,復設廉州,稱廉州合浦縣。廉州合浦郡和合浦縣駐地均在海門鎮。廉州合浦郡轄合浦、石康二縣。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廉州合浦郡改為廉州路安撫司。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改為廉州總管府,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廉州路轄合浦、石康二縣,駐地在合浦縣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廉州路為廉州府,轄合浦、石康二縣,屬廣東布政司。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廉州府降為州,撤銷合浦縣,廉州轄石康一縣。明洪武四十年(公元1381年),廉州升為府,復置合浦縣,欽縣為復為州。合浦縣城為廉州府駐地。廉州府轄欽州和合浦、靈山、石康三縣。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將石康併入合浦縣。廉州府轄欽州和合浦、靈山三縣。清朝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廉州府轄欽州和合浦、靈山二縣,駐地合浦城,隸屬廣東行省。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欽州升為直隸州。廉州府轄合浦、靈山二縣。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984年)以後,劃出逐溪縣的潿洲島隸屬合浦縣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廉州府隸屬廉欽道。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農曆8月,將廉欽道改稱欽廉軍政府。廉州府屬欽廉軍政府,仍轄合浦、靈山二縣,駐地合浦縣城。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撤銷廉州府。合浦縣直屬欽廉軍政府轄。同軍欽廉軍政府改稱欽廉綏靖處(今欽州市)。合浦縣隸屬欽廉綏靖處,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撤銷欽廉綏靖處,改設欽廉道。合浦縣隸屬欽廉道。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撤銷欽廉道,合浦縣直屬廣東省。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合浦縣隸屬廣東省南區綏靖公屬(今茂名市)。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合浦縣隸屬廣東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在合浦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49年,合浦縣隸屬廣東省南路專區。1950年合浦縣改屬廣東省欽廉專區。1951年合浦縣隸屬廣東省欽州專區。同年5月10日將合浦縣轄的北海東鎮、西鎮、高德鄉、潿洲鄉設北海市。1952年合浦縣隸屬廣西省欽州專區。同年5月31日將合浦縣北部析置浦北縣。1953年欽州專署遷合浦縣廉州鎮。1955年欽州專區劃歸廣東省,改稱合浦專區,合浦縣屬合浦專區。1958年撤合浦專區,將所屬縣市併入廣東省湛江專區。合浦縣屬湛江專區。同時將北海市和浦北縣並歸合浦縣。1959年6月份設北海鎮(縣級),1965年復設浦北縣,同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專區。1970年欽州專區改稱欽州地區,合浦縣屬欽州地區。1987年7月合浦改隸北海市轄。1988年3月被國務院批准為治海開放縣。
歷史名人
恩茂:(生卒年待考),宛人(今河南南陽宛城區)。著名兩漢之際大臣、燕國侍中祭酒。
西漢燕國,是漢高祖劉邦在原春秋戰國燕國故地所設置的一個諸侯國,最早於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予開國功臣盧綰,後盧綰反叛被滅,逃降匈奴,燕國改封予劉姓家族。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立子劉建為燕王,都於薊城(今河北薊州)。漢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劉建逝世,因無後國除,改為燕郡。漢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呂后封呂通為燕王,同年高后逝世,呂通被殺。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80年)徒琅琊王劉澤為燕王,到漢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劉澤曾孫燕王劉定國(劉澤曾孫)因罪自殺,國除改為燕郡。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漢武帝立三子劉旦為燕刺王。
燕國在全盛時期,曾經自行發兵攻取真番、朝鮮,令其歸屬於燕國,並為朝鮮設置了官吏。恩茂,即為當時燕國的侍中祭酒,曾仕於燕刺王劉旦和其太子廣陽頃王劉建。
據史籍《漢書》記載,漢武帝末年,圍繞繼位問題的一場明爭暗鬥已經逐步展開。漢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漢武帝悉心培養的太子劉據因巫蠱之事被逼自殺,這場鬥爭就更趨於表面化。
漢武帝為了避免他死後政局發生變亂,抑制其子劉旦、劉胥、劉澤的勢力,遂將幼子劉弗陵立為太子,隨即將其母勾弋夫人處死,以絕母后專權之患。不久,又命畫工繪了一幅周公背負周成王的圖畫,賜予大將軍霍去病之子霍光,囑託霍光像當年周公姬旦輔佐年幼的周成王姬誦一樣地輔佐劉弗陵。
漢武帝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春,漢武帝病逝,霍光正式接受漢武帝遺詔,成為漢昭帝劉弗陵的輔命大臣,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輔佐朝政。從此,霍光掌握了漢朝政府的最高權力:"帝年八歲,政事一決於光"。
帝位的確定,不等於爭奪帝位的鬥爭的結束。相反,更引起了激烈的爭位之斗。霍光輔政後,首先遇到的就是激烈的政治鬥爭。而促使這場鬥爭趨向白熱化的,是與霍光同時輔政的上官桀,以及漢武帝之子燕刺王劉旦。
上官桀為了謀取大漢王朝的最高權力,依附於漢昭帝之姊盍長公主。他首先巴結公主之近幸丁外人,極力為丁外人求官進爵,得到了公主的寵幸,並與丁外人、公主等結成死黨,而後進一步通過公主將其年幼的孫女送入宮中,封為婕妤,意欲通過公主和孫女來取代霍光與漢昭帝的地位。
而燕刺王劉旦,則因年長於漢昭帝而不得嗣立,心懷不滿,決意奪位。另一位輔政大臣、御史大夫桑弘羊則自認在漢武帝時期制定過鹽鐵專營的政策,因而使國家富強起來,自己功勞莫與之比,不甘居於霍光之下,也產生了推翻現政權,由他與上官桀來主政的慾念,因此與燕刺王劉旦勾結起來。
由此,形成了以長公主和燕刺王劉旦為首的兩股政治勢力。他們估計到依靠各自的勢力還不足以推翻漢昭帝,只好暫時聯合,並與宗室劉長、廣陵王劉胥加緊勾結。按照上官桀的計劃,要先利用燕刺王劉旦的身份,發動政變,在政變成功之後,再除去燕王旦,由他來掌握朝政。這個暫時聯合起來的政治集團,自然要把矛頭首先指向阻礙他們奪取政權的霍光。
漢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5年)農曆8月,齊孝王孫劉澤謀反,欲殺青州刺史雋不疑,被霍光發覺,告以漢昭帝,劉澤伏誅。
漢始元六年(公元前80年),上官桀、燕刺王劉旦等人加緊了政變的準備工作。其時祭酒(學官尊長)恩茂勸劉旦:"主事應慎,上官不足事,當以王孫澤戒。"劉旦嫌他"嚕噪,斥令以教太子。"就是嫌他礙事,讓他只管去給太子劉建教書。
燕刺王劉旦將奪取帝位的賭注全部壓在上官桀身上,前後派遣十多人,帶了大批金銀珠寶,賄賂長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以求支持他奪取帝位。他們襲用"清君側"的故伎,令人以燕刺王劉旦的名義上書漢昭帝,捏造說:霍光正在檢閱京都兵備,京都附近道路已經戒嚴;霍光將被匈奴扣留十九年的蘇武召還京都,任為典屬國,意欲借取匈奴兵力;霍光擅自調動所屬兵力等等。並聲稱燕刺王劉旦為了防止奸臣變亂,要入朝宿衛。上官桀則企圖等到霍光外出休假時,將這封奏章送到漢昭帝手中,而後再由他按照奏章內容來宣布霍光的"罪狀",由桑弘羊組織朝臣共同脅迫霍光退位,從而廢掉漢昭帝。
但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當燕刺王劉旦的書信到達漢昭帝手中後,卻被漢昭帝"押壓"起來(留中不發),不予理睬。次日早朝,霍光上朝後,也已得知上官桀等人的舉動,就去站到張貼"周公負成王圖"的畫殿之中,不去朝見漢昭帝,以此要求漢昭帝表明態度。
漢昭帝見朝廷中沒有霍光,就向朝臣們打聽,上官桀乘機回答說:"因為燕王告發他的罪狀,他不敢來上朝了。"漢昭帝十分平靜,即召霍光入朝,果斷地對他說:"我知道那封書信是在造謠誹謗,你是沒有罪的。如果你要調動所轄兵力,時間根本就用不了十天,而燕刺王劉旦遠在北地,怎麼能夠知道呢!況且,你如果真的要推翻我,那也無須如此大動干戈!"
上官桀等人精心策劃的陰謀,被年僅十四歲的漢昭帝一語揭穿,所有的在朝大臣對漢昭帝如此聰明善斷無不表示驚嘆,霍光的輔政地位反而得到了穩固。
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揭穿之後,惶恐不安,於是乾脆赤膊上陣,準備發動武裝政變。他們計劃,由長公主設宴請霍光,然後命埋伏的兵士將霍光殺掉,廢除漢昭帝。
就在這危急關頭,長公主門下一名管理稻田租稅的小官吏,將上官桀等人的陰謀向史官司馬遷的女婿、大司農楊敞告發了,楊敞迅速轉告了諫議大夫杜延年,於是漢昭帝、霍光及時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武裝政變計劃,遂在這一政變未發動之前先發制人,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政變的臣子們一併捕獲,誅滅了他們的家族。
長公主、燕刺王劉旦企圖謀反的陰謀敗露後,在漢昭帝賜死詔下,自知不得赦免,先後自殺身亡。
事後漢昭帝下詔說:"燕王迷惑失道,前與齊王子劉澤等為逆。抑而不揚,望王反道自新,今乃與長公主及左將軍桀等謀危宗廟,燕王及公主皆自伏辜矣。其赦王太子建、公主子文信及宗室子與燕王、上官桀等謀反父母同產當坐者,皆免為庶人。其吏為桀等所詿誤,未發覺在吏者,除其罪。"
其後,漢昭帝改燕國為廣陽郡,廢黜了燕國,燕刺王劉旦的太子劉建被免為庶人。時燕國侍中祭酒恩茂以前諫免罪,仍服侍於劉建。
由於漢昭帝處置王朝內外措施得當,使得漢武帝後期遺留的諸如頻繁向外用兵、強行鹽鐵專賣等引發的許多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逐漸衰退的趨勢得以扭轉,史稱"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到漢宣帝劉病己執政之初的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再次更名廣陽郡為廣陽國,在原燕國侍中祭酒恩茂的建議下,漢宣帝推行仁政,敕封故燕刺王劉旦剩下的兩個兒子劉慶為新昌侯,劉賢為安定侯,又在當年農曆7月封故太子劉建為廣陽頃王,以籠絡劉氏宗親支持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