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動於中,寄於頑石(崔燕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情動於中,寄於頑石》是中國當代作家崔燕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情動於中,寄於頑石
《毛詩序》里說「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我們熱愛一個人、一個水果、一片風景,這些所有的熱愛都是「情動於中」。「情動於中」「形於言」,這個「言」就是我們用文字來表達我們的心情。因為熱愛,因為感動,我們的情感需要一個口子讓它宣洩出來,但是它的先決條件是「情動於中」,而詩歌就是文字或語言的形式,把它寫出來,唱出來。認識文字的人,是寫出來,比如我們在座的各位,於是,一首首詩歌就在我們的感動中誕生了。而不認識文字的人,他們可以唱出來,一些民歌就是他們感情的出口。如果沒有「情動於中」,那麼你再華麗的辭藻都沒有用,你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怎麼去感動其他人呢?為什麼會有作家,因為你想了。你想唱一首歌,你想寫一首詩,你想畫一張畫,你想寫一部小說,為什麼想?首要的條件是「情動於中」。
記得有一首晉北民歌《小曲兒一唱解心寬》:「高山上蓋廟還嫌低,面對面坐下還想你」,很通俗的語言,但是卻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相思深入骨骼,那種愛不是表層次的,而是想進了骨頭裡,這是很標準的「情動於中」。說到這裡,我想起了陳凱歌的電影《黃土地》。那個採集民歌的軍人找到主人公翠巧的父親,說是要採集民歌。翠巧的父親說:「也不悲,也不喜,唱什麼?」沒有「情動於中」,所以,他唱不出來。在電影的結尾,翠巧送他心愛的男人離開,愛而不得,所以,當男人的背影漸漸消失的時候,她就開始唱歌了:「黃河九十九道彎」,她愛那個男人,但是卻不能跟那個男人在一起,她無奈、鬱悶、悲苦,多種感情融合在一起,她只能唱出來,她才不會被感情摧毀。
這是我一直理解的詩歌。當我拿到田地的這本詩集《頑石》的時候,我從這些詩歌里看到了一個嚮往理想的靈魂被困囿於一方小天地的苦悶、掙扎和超脫。我看到好多次他對着月亮抒懷,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也有許多詩人無數次對着月亮抒發情感,比如李白、張若虛、蘇東坡。而田地應該是有無數個夜晚,面對窗外的月亮,無數次的放飛他的遐想。當然,每一次望月,他的感情又是不一樣的。面對蘆廟的月亮,他已寫出了很多首詩,這裡給大家誦讀兩首:
《蘆廟的月亮》
今夜,月亮是屬羊的
啃秋草的影子,猶如啃泛黃的經書
食古不化的城鄉結合部
散發着郊區的孤獨,被拆遷的孤獨
咩咩的叫聲喚醒同類
剛從鄉下的小河邊洗過臉
喜歡發芽的木頭
練習跳秋風舞,對[[生活]逆來順受
有些不合群的石塊,高高在上
盈虧自負
《蘆廟的月亮》
恍如童話,從挖掘機的世界
盜走羊毛和泉水
星光粘滿黃膠泥
種籽慢慢地睜開魚的眼睛
雪,贈予乾涸的池塘一頁稿紙:
詞語的星群即將來臨……
「他仍然堅持着最後的底線……」
在靈魂的深井裡,鑿着富礦和滿月
田地看着蘆廟的月亮在「啃泛黃的經書」,他是孤獨的,他對生活的追求和感情在詩歌里表達、抒發了出來。他要像草木一樣,「逆來順受」。即使是秋天,也要「練習跳秋風舞」,而他自己呢,又是一截「發芽的木頭」。即使是「不合群的石塊」,也要「高高在上」,「盈虧自負」。為什麼,因為他心裡充滿了詩意,充滿了詩情,這是他的超脫之處,在現實中默默奮鬥,在詩歌里抱着「盈虧自負」的心態,躬耕和仰望。這一種蒙太奇的表達味道,已經讓他從塵俗中拔離了出來,印證着這部詩集標題的含義:「頑石」。是一塊石頭又怎麼樣呢?平凡中透着不平凡的氣息,「高高在上」,「盈虧自負」。
當再一次面對蘆廟的月亮的時候,他把自己置身於另外一個世界,不管怎樣,他也要睜開慧眼,那是種子的眼睛,無論世界怎樣,依然看到「雪」一樣乾淨的世界,為什麼?因為他自己的心底也如雪一樣純淨,因為他靈魂的深處,住着詩歌,住着滿月,終有一天,他的理想也會和天上的滿月相互映照,他也將和自己的理想無限接近、通融。
正因為「情動於中」,所以田地才寫出了這麼優秀的詩歌,詩歌讓他單調乏味、波折坎坷的生活有了很多樂趣。我覺得,文學藝術最大的功能其實就在這裡,詩歌會使人覺得活着有意義,讓人感覺活着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1]
作者簡介
崔燕方,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登封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登封市朗誦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