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成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成人是指成年的人,即是已經完全發育成熟的人,與兒童相對。在大部份國家,成人的定義是年滿18歲或以上的人,因此,一旦當地居民達至18歲,就可以享有各種相應的權利。[1]

名詞解釋

「成人」在現代有二種意思。其一是一個小孩長大成人,就是年齡上的成人;其二是在父母心中孩子有能力獨自生活甚至可以養父母了,這是生理上的成人。[2]

1、.[perfect man]德才兼備的人。猶完人。

《論語·憲問》:「 子路 問成人,子曰:『若 臧武仲之知, 公綽 之不欲, 卞莊子之勇, 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1)「臧武仲之知」,《春秋.左氏傳.魯襄公二十三年》:齊侯(齊莊公)將為臧紇田,齊侯吊諸其室(吊,慰問),臧孫聞之見,齊侯與之言伐晉(晉,晉平公。齊侯自道伐晉之功),對曰:多則多矣,抑君似鼠。夫鼠晝伏夜動,不穴於寢廟,畏人故也。今君聞晉之亂,而後作焉(作起兵也)。寧將事之?非鼠如何?乃弗與田(唐孔穎達疏云:臧孫知齊侯將敗,不欲受其邑,故以比鼠,欲使怒而止)。仲尼曰:知(音智)之難也,有臧武仲之知(謂能避齊禍),而不容於魯國,抑有由也。作不順而施不恕也(服虔云:不順,謂阿季氏,廢長立少也;不恕,謂惡孟氏,立庶也),夏書曰:念茲在茲(杜預注云:逸書也,念此事,在此身,言行事當常念如在己身也)。

(2)「卞莊子之勇」,《韓詩外傳》:卞莊子好勇,母無恙時,三戰而三北,交遊非之,國君辱之。卞莊子受命,顏色不變。及母死三年(三年喪,二十五月畢),魯興師,卞莊子請從,至,見於將軍曰:前猶與母處,是以戰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沒矣,請塞責。遂走敵而鬬,獲甲首而獻之,請以此塞一北。又獲甲首而獻之,請以此塞再北,將軍止之曰:足。不止,又獲甲首而獻之,曰:請以此塞三北。將軍止之曰:足,請為兄弟。卞莊子曰:夫北,以養母也。今母歿矣,吾責塞矣。吾聞之:節士不以辱生。遂奔敵,殺七十人而死。君子聞之曰:三北已塞責,又滅世斷宗,士節小具矣,而於孝未終也,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大雅.盪)。

(3)「冉求之藝」,參見《春秋左傳魯哀公十一年》。

①唐 元稹《崔適翊麾校尉守左千牛備身制》:「爾等閥閱甚崇,教誨斯至,事我猶事父,畏法猶畏師。勿惰勿佻,以期無誨,斯可與成人並行於朝廷矣。」

②宋 陳亮《甲辰秋答朱元晦秘書》:「故 亮 以為學者,學為成人,而儒者亦一門戶中之大者耳。」亦謂成為完人。

③明 李贄《答周西岩書》:「且既自謂不能成佛矣,亦可自謂此生不能成人乎?」

2、[adult] 達到完全發育(尤其是在身材、體力或智力方面)的人,成年。

①《儀禮·喪服》:「未嫁者,其成人而未嫁者也。」 鄭玄註:「成人,謂年二十已笄醴者也。」

②唐 劉長卿《送姨子弟往南郊》詩:「別時兩童稚,及此俱成人。」

③清 周中孚《鄭堂札記》卷三:「即媵妾有子,距今八年,亦未成人。」亦指成年人。

④《史記·趙世家》:「今 趙武既立,為成人,復故位。」

3、造就人。

《魏書·儒林傳·常爽》:「 允 曰:『 文翁柔勝,先生剛克,立教雖殊,成人一也。』」

4、成器,成材。

①明 施耐庵《水滸》第十七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我一力抬舉你成人,怎敢做這等不仁忘恩的事!

②《紅樓夢》第八一回:「如今論起來,你可也該用功了。你父親望你成人,懇切的很。」參見「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

中國禮儀

冠(笄)之禮是古時我國漢民族傳統的成人儀禮,是漢民族重要的人文遺產,它在歷史上,對於個體成員成長的激勵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其實它對我們生命過程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當今流行的所謂「成人儀式」。華夏先祖對於冠禮非常重視,所謂「冠者禮之始也」,《儀禮》將其列為開篇第一禮,絕非偶然。

先民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舉行這一儀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禮者:從此將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變為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踐孝、悌、忠、順的德行,才能成為合格的兒子(女兒)、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對於過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輩,成為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稱得上是合格的社會成員人。因此,冠禮就是「以成人之禮來要求人的禮儀」。在繼承傳統冠禮對青年人負責、仁義、孝廉等正面激勵價值的基礎上,我們更應積極尋求通過適當方式,在冠(笄)之禮中啟發青年人愛國、進步、理性、奮進等應有的精神品格。

笄禮

笄禮作為漢族女孩的成人禮,象男子的冠禮一樣,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種儀式,在舉禮的程序等問題上大體和冠禮相同。但也有許多問題需要另行強調明確。

一.行禮的意義

笄禮的古義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礎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顯的時代烙印,笄禮的古義,是女子訂婚(許嫁)以後出嫁之前所行的禮。明顯將女子的社會責任縮定在狹小的範圍內;不過,我們不應該以時代的限制為由就放棄儀式本身的神聖和象徵作用,實際上,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賦予時代的新意。我們會發現,笄禮的象徵意義和冠禮一樣重大,同樣是對人生責任、社會角色的提醒——當然,這個社會責任的內涵是根據時代的進步調整了的。女子需要獨立、自強,不過女子的自強不需要以男人強大的方式來湮滅自己的柔美。關於這二者之間的矛盾,我們其實已經走了誤區,女子要「平等」,舉手投足間向男人看齊,沒有了優雅,多了幾分粗魯……所以,在女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教她如何正確認識美麗和自強的關係,是一種很有意義的事。我們必須承認,笄禮的行禮方式帶有女性特有的柔美:一頭長髮,一根發笄,細心梳成一個秀美的髮髻,鄭重簪上發笄……這一過程體現了女性的柔美,暗示了女子將以與男子不同的方式支撐起我們這個世界。

二.行禮年齡

《周禮》及古代習慣,都是十五歲左右行笄禮,最遲二十歲。考慮到時代發展、笄禮意義的調整,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樣要讀書,完成學業。所以,這個時間放在高中畢業18歲為宜。

三.行禮日期

關於這個日期,前面冠禮部分已經詳述,故不加追述,只追加一個日子:農曆三月三-女兒節(上巳節)。這是發源於兩千多年前的節日。所以,建議在這一天進行笄禮,不僅是傳統禮儀的事,同時對民族節日復興也有重要的意義。

四.注意問題

笄禮的儀節及用服,文獻缺乏記載。但綜合各種資料來看,整個行禮程序,笄禮與冠禮基本相同,只在幾處細微方面略有差異。

1.賓、有司、贊者等參禮者宜由女性擔任。行禮地點宜於堂室。

2.加笄:古禮女子笄禮同男子冠禮一樣,也有三加、二加等。冠笄盛於盤中,上面蒙以帕,由有司執之。男子三加分別是巾、帽、幞頭,女子也有紛繁的釵冠。條件許可下,可分別加笄、簪、鳳冠。考慮到現今的實際情況,簡化舉禮時只一加即可——即由正賓鄭重地為女子梳頭,加笄。髮簪、髮釵這些東西在今天依然很流行,所以比起男子的首服,要容易得多。笄禮用服,文獻幾無記錄,所以,下面的關於笄禮的儀程,我基本上是參考男子冠禮來的。

3.關於頭髮長短:有許多女孩子習慣留短髮的,這和儀式的方式直接衝突,不能不說是一個問題。關於這個我們還沒有特別好的建議,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五.笄禮的簡明操作儀程

準備活動

1.筮日:即定日期。定在成人者生日(公曆農曆皆可)或對其有重要意義的日子。不過,春節、中秋節、清明節不適合行禮——春節、中秋,家人團聚的日子,不宜請人來參加;清明主祭祀,主題不相符,家廟無法兩用。

2.筮賓、戒賓:即確定參禮人員,並以請帖或各種通訊方法邀請.對於正賓,宜由父母提前三日(最遲一日)登門邀請。

參禮人員:

笄者;

主人——一般為笄者的雙親;

正賓——有德才的女性長輩;

有司1人——為笄者托盤的人;

贊者1人——協助正賓行禮,一般為笄者的好友、姊妹;

觀禮者若干。

3.器物陳設:場地、服制、禮器、音樂等。

場地:古時笄禮在「家廟」之中進行,並且在正堂東邊還需搭建設施,稱為「東房」。建議在莊嚴肅穆、安靜開闊、文化氣息重的場地。如孔廟、學校等。

[服制]

1.采衣:采衣即未行禮之前穿的童子服。根據冠禮的資料:樣式是短褂褲,緇(黑)布為衣,朱紅色的錦邊——不知道女童是不是也是黑色?但建議可以穿明麗一些的色彩。穿普通的布鞋。梳雙鬟髻。

2.初加:發笄和羅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衣緣沒有文飾,腰帶用普通的細布帶。

3.再加:髮簪、曲裾深衣。

4.三加:釵冠。正式的大袖長裙禮服,上衣下裳制。佩綬等飾物。

衣服的擺放:按順序分別疊好、衣領朝東,由北向南依次置於席上,席置於場地東側;要加的髮飾,由有司捧在盤裡,立於場地西冊,面朝南,從東到西排開,依次是:發笄、髮簪、釵笄。

說明:三次加笄的服飾,分別有不同的蘊義,象徵着女孩子成長的過程——采衣色澤純麗,象徵着女童的天真爛漫;色淺而素雅的襦裙,象徵着豆蔻少女的純真;端莊的深衣(尤其是曲裾的),是公認的最能體現漢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飾,象徵着花季少女的明麗;最後隆重的大袖禮衣則反映了漢族女子的審美取向——雍容大氣,典雅端麗。

[禮器]

①醴酒1杯:可用普通的較平和的白酒代替,建議用古樸造型的酒杯。

②飯1份:可以用淺盤或小碗象徵性地鋪一層米飯即可,備竹筷一雙。

③小几一個:作為置醴酒席的几案,上面放醴酒1杯,飯1份

④蓆子3張:1張置於場地東側,用來放置要穿的三套漢服。另2張並列置於場地中央偏西側,放座墊(是用來跪坐的)。

⑤盥1個:用普通的盆加水,備毛巾及溫和的洗手液即可,置於放漢服的蓆子北側。

⑥香爐,香

⑦國旗掛圖1張

⑧觀禮者座墊若干。

[音樂]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華夏的禮樂文明是一個整體,禮樂不可分。整個儀程中當然少不了絲竹管弦。但希望選擇高雅的古曲,如《高山》《流水》等。琴、箏等樂器最好。

笄禮儀程

1.迎賓:主人立於東面台階位等候賓客;有司托盤站在西面台階下;客人立於場地外等候;笄者(沐浴後),換好采衣采履,安坐在東房(更衣間)內等候;音樂演奏開始。

2.就位:有嚴格的順序。正賓來到,父母親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規揖禮後入場,主賓落坐於主賓位;客人就座於觀禮位;賓客都落坐後主人才就坐於主人位。

3.開禮:主人(父親)起身,簡單致辭,可以說:今天,小女某某行成人笄禮,感謝各位賓朋佳客的光臨!下面,小女某某成人笄禮正式開始!稍頓片刻,說,請某某入場拜見各位賓朋!

4.笄者就位:贊者先走出來,以盥洗手,於西階就位;笄者走出來,至場地中,面向南,向觀禮賓客行揖禮。然後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贊者為其梳頭,然後把梳子放到蓆子南邊。

5.賓盥:就是正賓洗手做準備。正賓先起身,主人隨後起身相陪。正賓於東階下盥洗手,拭乾。相互揖讓後主賓與主人各自歸位就坐。

6.初加:笄者轉向東正坐;有司奉上羅帕和發笄,正賓走到笄者面前;高聲吟頌祝辭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然後跪坐下(膝蓋着席)為笄者梳頭加笄,然後起身,回到原位。贊者為笄者象徵性地正笄。笄者起身,賓向笄者作揖祝賀。笄者回到東房,贊者從有司手中取過衣服,去房內更換與頭上幅盡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7.一拜:笄者着襦裙出房後,向來賓展示。然後面向父母親,行正規拜禮。這是第一次拜。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養育之恩。

8.二加:笄者面向東正坐;正賓再洗手,再復位;有司奉上髮釵,正賓接過,走到笄者面前;高聲吟頌祝辭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贊着為笄者去發笄。正賓跪下,為笄者簪上髮釵,然後起身復位。贊者幫笄者象徵性地正髮釵。賓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東房,贊者取衣協助,去房內更換與頭上發

笄禮儀式

參加「笄禮」儀式的女子叩拜正賓

4月15日,中國古代的女子成人儀式在西安重演,60多名網友身着各式各樣的傳統漢服齊聚仕女館參與此項活動。三名年輕女子身着白衣、長裙就位,上香、祭拜軒轅黃帝。

在儀式舉行現場,一副華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畫像在中間擺放。10時20分,笄禮開始,全體肅穆,三名將要受禮的年輕女子身着白衣、長裙就位,上香、祭拜軒轅黃帝,施行笄禮的一名正賓在兩位有司(相當天助手)的協助下淨手,開始為三名女子分別梳頭,簪上一枚紅木發笄,三名受禮的女子要飲第一杯酒,向來賓拜禮,爾後更衣,穿上第一套服飾「襦裙」,三人身着大紅色、粉紅色緞面漢服,向來賓展示。這一套程序就是古代所稱的「一加」,一加後,雙鬟變成一個髮髻。緊接着,「二加」、「三加」……「三加」中,從笄到簪釵,象徵着女性成長過程中美麗的變化。

日本禮儀

在日本年節後,另一個頗值得玩味的節日是「成人節」。

成人節是日本在一年中重要的節日之一。在每年的一月十五日,政府機關會發給年滿二十歲的男女一張證書,表示他們從今天開始已成為成年人,以後必須獨立生活、擔負起社會責任和義務。日本相當重視成人節,因此在這一天,都會舉行祝賀儀式。以前,祝賀儀式大都在家裡舉辦,但現在,不少人的成人禮是在公司、學校或公共機關渡過的。在這一天,這些年滿二十歲的人的父母、同事、主管、同學、親戚及朋友,都要向他們表示祝賀、並贈送禮品,而當事人也要表達感謝之意及發表未來的計劃及理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