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西征:橫掃歐亞三西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成吉思汗西征:橫掃歐亞三西征,古代戰爭故事。[1]
故事內容
蒙古西征之戰是公元13世紀上半期蒙古帝國征服中亞和東歐的戰爭。成吉思汗和他的繼承者以驃悍的武功征服了歐亞地區,以蒙古為中心,建立起由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組成的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
蒙古族是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長期過着原始的遊牧生活,到12世紀時,在長城以北、貝加爾湖以南、東到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的廣大地區,形成了許多蒙古部落。隨着蒙古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始公社制度逐漸解體,私有制產生,12世紀末和13世紀初,蒙古各部落面臨着迫切的統一問題。孛兒只斤部落的首領鐵木真在統一蒙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後打敗了塔塔兒、克烈、乃蠻、蔑兒乞諸部,統一了蒙古各部。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領在斡難河(今鄂嫩河)畔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家。蒙古國建立後,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貴族不斷發動掠奪戰爭,用兵的主要方向是南下與西征,南下攻擊的主要目標是南宋和金朝,西征則是征服中亞東歐各國。蒙古西征共有3次,第一次是1217年至1223年成吉思汗西征,第二次是1234年至1241年拔都西征,第三次是1253年至1258年旭烈兀西征。
成吉思汗在中都(今北京)附近停留期間,中亞大國花剌子模沙(國王)阿拉烏定?摩訶末(穆罕默德)派遣以巴哈?阿丁?吉剌為首的使節晉見成吉思汗,其目的是為了了解蒙古征服金國後的真實情況。成吉思汗盛情款待了使團成員,並表示:朕為東方的統治者,沙就成為西方的統治者吧。我們雙方保持和平友好的關係,要讓商人自由通行(阿奇爾譯小林高四郎《成吉思汗》)。1216年,成吉思汗派使者和商隊回訪花剌子模國(居今黑海東、威海西,錫爾河南)。1218年春,花剌子模沙在布哈拉接見了蒙古使者,同意成吉思汗的提議,雙方締結了和平通商協定。
可是事後不久,雙方就發生了兩起傷害友好關係的事件。第一件是邊界糾紛和武裝衝突。速別額台消滅以忽都為首的篾兒奇惕殘餘勢力,正待勝利回師時,遭到花剌子模沙的追擊,一直追到謙謙州(今葉尼塞河)。速別額台前去勸說花剌子模沙,希望雙方不要交鋒。但花剌子模沙不聽其勸告,仍然襲擊蒙古軍,挑起武裝衝突。在衝突中,花剌子模沙險些被俘,幸被札蘭丁護救脫險。此後,當哲別受命消滅西遼時,花剌子模又搶先占領了直到訛答剌(在錫爾河上游)為止的原屬西遼的領地,挑起了兩國間的邊界糾紛。
再就是1218年蒙古大商隊被害事件。成吉思汗根據蒙古和花剌子模兩國達成的通商協議,派出由450人組成的大商隊,用500峰駱駝馱着金、銀、絲綢、駝毛織品、海狸皮、貂皮等貴重商品,帶着成吉思汗給花剌子模沙的信前往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在信中寫道:吾人應使常行的和荒廢的道路平安開放,因之商人們可以安全地和無約束地來往(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商隊行至錫爾河上游的訛答剌城後,因守將亦納勒出黑(號海兒汗)貪財,將商隊扣留,並派人報摩訶末說,商隊中有成吉思汗的密探。摩訶末在沒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況下,便下令處決商隊成員,並沒收其全部財物。亦納勒出黑遵照摩訶末的命令,殺害蒙古商隊成員,其中只有一人從牢里逃出,得以倖免,向成吉思汗報告了商隊被害經過。
成吉思汗發誓要為死者報仇。但他還是希望雙方能夠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於是,派以巴合剌(西域人)為首的3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索取肇事者。使者向摩訶末國王轉達了成吉思汗的原話:君前與我約,保不虐待此國任何商人。今遽違約,枉為一國之主。若訛答剌虐殺商人之事,果非君命,則請以守將付我,聽我懲罰,否則即備戰。摩訶末對此置若罔聞,不僅殺害了巴合剌,而且將兩名副使的鬍子剃光趕回。這些不足取的作法是產生事端,引起惡感及仇報、猛襲的原因,使和平安寧遭到破壞。
成吉思汗覺察到兩國關係已無法用和平方式解決,決定親率大軍向花剌子模問罪,令其弟斡赤斤留守蒙古。1219年,蒙古大軍從克魯倫河畔出發,越阿爾泰山至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畔度夏。朮赤、察合台、窩闊台、托雷及大將速不台(一寫速別額台)、哲別、大斷事官失吉忽圖忽等隨行。畏吾兒、阿力麻里、合剌魯皆出兵,惟西夏拒絕出兵。總計兵力10至15萬,成吉思汗對外號稱60大軍。1219年秋,經別失八里、不剌(今新疆博羅市),通過鐵木兒懺察(亦稱松關,今名果子溝)至阿力麻里,西行渡伊犁河,經海押立向花剌子模挺進。當時,鐵木兒懺察是非常難行的隘口。蒙古大軍通過時,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理石開道,並且砍木修橋,共修築48座。橋的寬度,可容兩輛車並行。
蒙古大軍到達花剌子模邊堡訛答剌城後,兵分四路:察合台、窩闊台率師圍攻訛答剌;朮赤率師征氈的、養吉干諸城;塔孩率5000騎兵征戰忽氈(今納巴德)等城;成吉思汗與托雷取中路,渡錫爾河,向西南橫渡紅沙漠直逼布哈拉城。1220年,朮赤等三路軍馬全部占領了錫爾河兩岸的城市,成吉思汗的中路軍也占領了伊斯蘭教的文化中心布哈拉城,完全切斷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主要城市)和舊都烏爾根奇(今土庫曼尼亞城市,漢籍曾寫為兀龍格赤)之間的交通。隨後,蒙古四路大軍在撒馬爾罕城下會師,合圍撒馬爾罕。經過6天的苦戰,才得以攻克撒馬爾罕城。當時撒馬爾罕城守軍約11萬。城破之前,花剌子模沙已從城內逃跑,成吉思汗遂命耶律阿海留守城內,哲別、速不台率3萬騎兵追擊阿拉烏定?摩訶末;窩闊台率朮赤、察合台進攻兀龍格赤;成吉思汗和托雷向阿富汗推進,進攻巴里黑(今阿富汗馬札里沙夫西)、塔里寒(今阿富汗塔利甘)等地。
1220年,窩闊台率領的5萬兵馬攻打烏爾根奇。城內守將是忽馬爾,統帥着11萬大軍,日夜堅守。該城防衛工事十分堅固。蒙古軍在城周圍安營紮寨,一面遣使召諭居民投降,一面忙於做攻城前的準備。待攻城的器械齊備後,蒙古軍立即向城內發動了全面進攻。於當日破城,進入街區後,士兵到處燒殺,由於居民的頑強抵抗,蒙古軍不得不轉入巷戰。襲擊阿姆河橋的3000蒙古兵,無一生存。經過7天的激烈戰鬥,才占領了全城。根據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記載,烏爾根奇的11萬守軍,全部陣亡。工匠和婦女、兒童被當作俘虜,運送到蒙古。烏爾根奇(兀龍格赤)的失守,使河中地區全部被蒙古軍占領。
札蘭丁是摩訶末的長子,阿拉烏定.摩訶末臨終前將王位繼承權交付於他。札蘭丁遵循其父旨意,在烏爾根奇繼位,但受到部分大臣的反對,並圖謀害他。所以,在蒙古軍圍攻烏爾根奇之前,他已逃往巴里黑、塔里寒一帶,最後跑到哥疾寧(今阿富汗加茲尼),籌集幾萬大軍,準備抵抗蒙古軍隊的來犯。
成吉思汗和托雷率軍南下,先後攻占了那黑沙、忒耳迷(今烏茲別克斯坦的卡兒施、貼爾美茲)和巴里黑。托雷帶領一支由萬人組成的精銳部隊,由巴里黑出發,向呼羅珊諸州(今阿姆河以南,興都庫什山脈以北地區;呼羅珊分巴里黑、馬魯、也里、你沙不兒4個城區)進軍。成吉思汗轉向塔里寒。由於塔里寒城堡軍民的英勇抵抗,使蒙古軍久攻不克,直到托雷率大軍增援,塔里寒才被占領。
成吉思汗得知札蘭丁消滅貼格出千人先鋒隊的消息後,遂派失吉忽圖率3萬騎前去攻打札蘭丁。雙方在八魯灣川(今阿富汗查里卡東北)激戰,蒙古軍戰敗,損失過半。於是成吉思汗親自率軍火速迎擊札蘭丁。在途經古兒疾汪(今阿富汗境內)、范延時,遭到當地人民的頑強抵抗。在攻占范延的戰鬥中,察合台的長子木圖干中流矢陣亡。成吉思汗為了報仇,將范延城內的居民全部殺戮,並把該城取名為卯危八里(意為歹城)。當成吉思汗率軍來到哥疾寧城時,札蘭丁已於15天前離開該城,向申河(今印度河)方向逃遁,企圖在北印度建立據點,繼續抵抗蒙古軍,以收復失地。
成吉思汗命窩闊台鎮守哥疾寧,親率大軍追擊札蘭丁。1221年,兩軍在申河北岸相遇,經過激戰,札蘭丁的六七萬大軍全部覆沒,札蘭丁縱馬入河,游至對岸,僅剩4000餘名跟隨者逃往印度。1221年冬,成吉思汗在不牙迦圖兒駐營,休整部隊。第二年春,到白沙瓦(今巴基斯坦北部)取原路返回。巴剌率領的蒙古軍繼續追擊札蘭丁餘部,一路未見其蹤跡,再加上時值炎夏,難以適應北印度的氣候條件,就於1223年撤回,在巴魯安與成吉思汗會師。1225年回到土拉河行宮。
成吉思汗占領花剌子模國後,命長子朮赤鎮守,並在各城設置達魯花赤(督官)。烏爾根奇城的牙老瓦赤、馬里忽惕(屬忽魯木石氏)父子二人向成吉思汗提出了管理城邑的辦法,得到允准,遂派馬思忽惕同達魯花赤共同管理布哈拉、撒馬爾罕、烏爾根奇等中亞城市,派牙老瓦赤管理中都(今北京)。
公元1234年,太宗窩闊台召開諸王大臣會議,決定繼承成吉思汗的事業,繼續西征。窩闊台派兵分別攻打波斯(今伊朗)和欽察、不里阿耳等部,基本上征服了波斯全境。公元1235年,由於進攻欽察的軍隊受阻,窩闊台決定派強大西征軍增援,朮赤之子拔都、察合台之子拜答兒、窩闊台之子貴由、拖雷之子蒙哥以及諸王、那顏、公主附馬的長子參加這次遠征,由拔都總領諸軍。次年,諸軍會師西征,進攻位於伏爾加河中游的不里阿耳,大將速不台征服不里阿爾。公元1237年,蒙古諸軍進攻欽察,蒙哥斬殺其大將八赤蠻,裏海以北地區被蒙古軍隊占領。
拔都率軍大舉入侵俄羅斯,公元1237年底對占梁贊、莫斯科等14城,公元1238年攻陷弗拉基米爾,次年又攻陷基輔。公元1240年,蒙古軍隊進攻孛烈兒(今波蘭)、馬扎爾(今匈牙利)。公元1241年,蒙軍攻占克拉科夫、里格尼察等城,大掠摩拉維亞等地。拔都親統三路大軍大敗馬札兒軍,其國王逃走,蒙古軍隊攻掠亞得里亞海東岸及南歐各地。這年年底,窩闊台死訊傳到軍中,拔都率軍從巴爾幹撤回伏爾加河流域。拔都率本部以撒萊為都城,在伏爾加河畔建立了欽察汗國。
公元1253年,拖雷之子旭烈兀率軍第三次遠征,蒙古軍隊進軍西亞。同年秋天,烈兀率兵侵入伊朗西部,進抵兩河流域,目標首先指向了木剌夷國(今伊朗境內)。旭烈兀率軍攜帶大批石弩和火器,途經阿力麻里、撒馬爾罕、到波斯碣石城,告諭西亞諸王協同消滅木剌夷。
公元1256年,旭烈兀統帥蒙古大軍渡過阿姆河,到達木剌夷境內。蒙古先鋒將領怯的不花攻占木剌夷多處堡寨,給予了沉重打擊。木剌夷首領魯克那丁在蒙古大軍壓境的形勢下,派遣他的弟弟沙歆沙向旭烈兀求和,旭烈兀要求魯克那丁親自來投降,但魯克那丁遲疑不決。旭烈兀命令蒙古軍隊發起猛攻,魯克那丁被迫投降。蒙古軍隊占領其都城阿剌模式堡(今裏海南)。1257年初,魯克那丁被蒙古軍隊殺死,他的族人也都被處死,木剌夷被完全平定。
公元1257年,駐守阿塞拜疆的拜住來到軍中,旭烈兀偕同拜住等繼續西征,直指黑衣大食首都巴格達。當時阿巴斯王朝哈里發漠思塔辛執政,既直接統治黑衣大食,又管轄整個伊斯蘭教世界,是兩河流域的強國。公元1257年冬,旭烈兀、拜住等率軍三路圍攻巴格達,第二年初,三軍合圍,向巴格達發動總攻,蒙古軍隊用炮石攻打巴格達城,城門被炮火擊毀。謨思塔辛哈里發率眾投降,旭烈兀攻陷巴格達,蒙古軍隊在城中大掠七天,謨思塔辛被處死,阿巴斯王朝滅亡。旭烈兀率軍繼續西進,兵進敘利亞,直抵大馬士革,勢力深入到西南亞。由於蒙古軍隊被埃及軍隊打敗,旭烈兀才被迫停止了西進,留居帖必力思,建立了伊利汗國。
從公元1217年至1258年的近半個世紀中,蒙古帝國以蒙古大汗為中心,通過三次西征,先後征服了今鹹海以西裏海以北的欽察、花剌子模和東起阿爾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遼、畏兀兒,建立察合台汗國;鄂畢河上游以西至巴爾喀什湖的乃蠻舊地,建立窩闊台汗國;伏爾加河流域的梁贊、弗拉基米爾、莫斯科、基輔等公國,建立欽察汗國;兩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敘利亞,建立伊利汗國;形成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國。
達魯花赤是代表成吉思汗意志的軍政、民政和司法官吏,以《札撒》為根本,結合當地統治慣例行施其統治權。馬思忽惕遵照成吉思汗的旨令,尊重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尤其對伊斯蘭教徒施行寬容政策。經過二十餘年的治理,到13世紀60年代,中亞的州縣社會經濟已恢復繁榮景象。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親自率領其子朮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和大將速不台、者別,會集畏兀兒、哈剌魯、阿力麻里等部兵馬攻打花剌子模。蒙古軍隊在額爾齊思河流域分進合擊,察合台與窩闊台率兵圍攻花剌子模商城訛答剌城,朮赤進攻氈的城,成吉思汗和拖雷統帥大軍直逼其都城布哈拉。公元1220年春,蒙古軍隊攻占布哈拉,又攻陷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馬爾罕,訛答剌與氈的城也相繼被攻陷。此後,成吉思汗命朮赤、察合台與窩闊台共同圍攻烏爾根奇,命大將者別和速不台越過阿姆河追擊西逃的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打敗俄羅斯和欽察突厥,繞道裏海北岸回軍。摩訶末後來在裏海一個小島上病死,其子札闌丁在呼羅珊組織抵抗。公元1221年,成吉思汗渡過阿姆河,占領塔里寒城,派拖雷進攻呼羅珊,相繼攻陷你沙不兒、也里城,回師塔里寒城與成吉思汗會師。察合台與窩闊台攻陷烏爾根奇後,也到塔里寒城會師。成吉思汗親統諸路大軍追擊札闌丁,在印度河擊敗其餘眾,札闌丁隻身逃跑,花剌子模滅亡。蒙古軍隊越過高加索進入頓河流域,出兵歐洲。公元1223年在迦勒迦河決戰,大敗突厥與俄羅斯聯軍,俄羅斯諸王公幾乎全部被殺。此後蒙古軍隊班師而回。
蒙古西征的勝利,主要原因是在戰略上採取由近及遠、相繼占領的策略,以蒙古大漠為中心,向外一步步擴張。在戰術上注重學習漢人的軍事技術,用漢人工匠製造大炮,提高了戰術優勢,西征時集中優勢兵力,如拔都西征就全是長子,窩闊台認為「長子出征呵,則人馬眾多,威勢盛大」。驃悍的蒙古騎兵適合遠距離作戰,戰鬥力相當強大。
而封建社會的歐亞各國則是分裂獨立,如俄國當時分裂為許多小公國,相互爭鬥,不能一致對外,花剌子模雖是大國,但分兵守城,消極防禦,不能集中兵力迎敵。因此,在蒙古軍隊進攻下相繼滅亡。
視頻
蒙古鐵騎VS歐洲十萬鐵騎,成就成吉思汗不朽傳奇
參考資料
- ↑ 成吉思汗西征:橫掃歐亞三西征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