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闸口(秦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我与闸口》是中国当代作家秦臻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与闸口
对于闸口,我能写的,只是我的记忆和印象。
闸口曾经是这座小城运河上繁华之地,与我有一段温暖难忘的相处。运河环抱小城缓缓流淌,从远古流到今,闸口上运河人家总也少不了是是非非的故事。
闸口桥老而别致,桥两侧那圆圆的石柱肃然地站着,以一个亘古不变的姿式,迎来送往着一年年的春夏秋冬。桥面上那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仿佛在述说着运河人家的岁月沧桑。
一
河街上一只大黑狗蹲在人群不远处不明就理地向天狂吠。这个夏天出奇的热,一大早,知了把嗓门扬的高高的,知—知—知…叫得让人心烦意乱。门外河街上的人们,三人一伙五人一堆地窃窃私语,小孩们急急向南奔跑,我感觉有稀奇事了,便悄悄地跟在一伙人后边。城南顺河村麦场屋后挤了一大群人,几棵高大的普桃树上时不时落下块块暗红的普桃,似片片血痂。
事情终于在你一言我一语中理清。原来场屋里上演了一场爱情悲剧,坠入爱河的男女,遭到女方父母坚决反对,原因有二:一是男孩家贫,二是成份高,在那个特殊年代成份高可是大事,开会挨批,干活扫大街,子女上大学当兵没门。女孩被父母关起来,一把大锁把屋门锁牢,怎奈女孩把爱情看的比命重要,拼命砸窗而逃,同男孩相约场屋喝药以死相抗。男孩被看场人发现及时救活了,女孩却死了。男孩活了,男孩父母深知大祸临头,连夜携家带口逃之夭夭。
女孩家在村里族大势大,族家几位头面人物跺脚的跺脚,发狠的发狠,说一个外姓富农敢欺负咱,这还了得吗。于是把女孩尸体埋在了男孩家居住的堂屋里。几年后,男孩家屋顶坍塌,一棵梧桐树慢慢越过屋顶。常有一对鸟儿在枝叶间凄惨地鸣叫,邻人、河街上行人多为之动容骇然。
二
最吸引我的杂货铺站在闸口东头桥上,就是个简易的趴趴屋,屋小货却不少,运河人家生活用的盐、火柴、煤油杂七杂八的全有。吸我眼球的是柜台前几只大玻璃罐,因为罐里时常装有螺丝糖,红的、绿的、蓝的,常引的小孩们瞪着眼直流口水,有事没事站在柜台前不愿离去。因此,我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父亲让我去铺里买东西了,余钱买几块糖藏衣兜里,含嘴里一块小心漱着。
杂货铺斜对面桥北一间大屋是赵二的理发店,赵二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理发匠,理发店打一早开门就一天到晚不断人,赵二是个话匣子,边给人推头边不住嘴,张家长李家短,趣闻奇事,天下国家,大事小事,他自已叨叨,也听别人叨叨,屋里闲坐人也时不时地插上两句,赵二的店就成了招人喜欢的地儿。赵二眼大而凸,大背头贼亮,蚊子站上去保不住会劈腿。赵二干活干净利落,伸手扯过墙上掛的皮带,剃须刀啪啪几下蹭得飞快,手上那个利落劲,那叫一个功夫。赵二动一下坐椅让客人头后仰,弄个热毛巾捂住客人嘴巴片刻,三指捏住剃刀嚓嚓几下,一拍客人肩膀,好了!好了?客人舒舒服服站起来掏钱,赵二说算了下回给吧,虽然这都是客套,可让人听了心里舒坦,客人明白理发哪有欠钱的。
我常去赵二店还有个原因,那就是赵二店可以钓鱼。赵二店有个后门,打开后门是一块长长的石板,赵二绳系水桶扔去河里拉上大半桶水给客人洗头,这就是当初盖屋建一块石板的妙用。我发现赵二每次把水桶扔河里总有一群鱼围上来,于是我弄一竹杆,找一缝衣针揻个钩,再系上线,钩上面疙瘩,站在赵二店后门的石板上,把钓钩抛出去,马上就有一群红背黑尾拃把长的小鱼围上去,我猛一拉,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就被钓上来,空杆很少,没多会就钓上几十条鱼,小鱼叫鲹条,稍用盐麻下,煎食香满口。
几年后,我随父母落实政策回到小城,父亲领我去奎星楼理发,我十分惊奇给我理发的竟是赵二。原来赵二的店已换地方。
又过些年,偶然一回和赵二同桌吃饭,发现赵二当了村干部,不光背头梳得贼亮,而且皮鞋也亮得晃眼,一身西服有板有眼,真有些干部派头。
多年后,偶然听人说赵二死了,说不想活就自已死了。我心里唏嘘不已好久。
闸口桥的西头还有一处茶水铺,沿河边近桥玉米杆搭的棚子,专烧开水卖,却叫卖茶。烧开水的是位矮个老太太,背驼年龄大,动作迟缓,看上去呆滞滞的。
茶铺烧水的炉灶很有些特点,应是大块泥砖砌的一排灶台,一个挨一个,一溜五六个灶眼,灶眼相通,一个灶眼一把壶。第一个灶眼砌有添炭灶口,添上一铲炭风箱一拉,火苗呼下窜去老远,火苗顺着灶眼相连的洞窜,这样,当第一个壶水烧开时,第二把壶半开,其余壶也会有些温度了。壶水开了,老人把水倒进来买水人的壶中,然后,再灌满壶放去最后一个灶眼,其余壶挨个往前排,老人每天就从事这样的活计。一般上午来买水的少,老人就用乏碳压上炉灶,挨墙小眯一会。
茶水铺用的风箱要比家庭用的大,拉时要用两手抱住拉杆使足劲,这样让火苗一下从头窜到末尾,让炭火作用发挥最大。茶壶与灶眼间有缝隙,风箱一拉烟尘便从壶腚下飞出,日积月累,整个茶铺熏得黑黑的,老人是黑的,茶棚是黑的,灶台水壶是黑的,白的只有三样,老人的牙齿,烧开的水和买水人扔进钱罐里的硬币。
三
夏天午时最是酷热难耐,高墙外小巷显得闲寂而悠长,偶而一声冰糕了——冰糕——的叫声甜美悠远,时而如风时而如箫撞入小院、钻入耳中,让我心如脱兔般不宁,渴望的目光一次次瞟向漠然无语的父亲。
卖冰糕的叫刘西胡,大背头宽边墨镜背个箱子走街窜巷叫卖冰糕,本来天热的喘不过气,他却把衣服扣子扣的严严的。西胡卖冰糕不光吆喝,还不时用木块啪啪砸箱子,这在小城卖冰糕者中独此一人,多年后我在扬州发现这种卖法以为奇。运河人家大都知道西胡原来在某矿上干工,不知因为嘛一下被打成了右派,丢了饭碗,被开除回家,于是精神出了毛病,为嘛成右派就不清楚了。
西胡卖的冰糕一只仅卖2分钱,那时家里都穷,大人很少舍得给孩子买,2分钱可买一盒火柴呢。孩子们吃不到冰糕,却不放过捉弄刘西胡的机会。小巷里一但传来西胡的声音,小孩们不约而同呼啦围上去,西胡喊冰糕了——冰糕——,小孩们也一齐喊冰糕了——冰糕!西胡知道小孩们光喊不买,气得西胡嚷嚷着滚滚。孩子们哪个听他的,西胡见惹不起孩子们,抬腿就走,小孩们却接着喊:“刘西胡老迂磨,拾了粪做糊涂喝。”西胡弯腰拾起坷垃,小孩们轰一下跑开,西胡跺脚做出追赶动作,攥手里的坷垃瞄向小孩,并不真的抛。每次西胡来到闸口,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多年后,我在小城党史部门工作。有一天,刘西胡突然开门闯进来,三步两步到我跟前,我猛一惊,一下想起眼前这个人是我儿时常戏耍的西胡。不等我说话,他歪头瞪眼问我,又涨工资了吗?他问的莫名其妙,办公室有认识他的说别理他。其实,别人哪里知道多年前我就认识西胡了。西胡仍然梳着大背头,许是用水梳过的缘故,背头上沾了一层尘土,衣扣系得板板正正,面相却丝毫不显老。西胡看没谁愿意和他闲聊,于是说有没有信纸信封给我点,我叫人给西胡找,西胡接过信纸咯吱窝一挟扬长而去。后来又遇见过几次,每次都问涨工资了吗?拿上信纸走人。
小城藏不住事,几年光景,又有人给我说了许多西胡的事。说西胡得奖了,县里评孝星西胡是第一个,西胡和母亲相依为命,几十年如一日给母亲梳头、洗脚、喂饭,母亲活到九十多,西胡身体也一直棒棒的。我想这是天佑善心人呀。
四
傍晚,如盆的太阳哐嚓一声坠入云中,于是燃起大火,把西天影壁照得火光一片。
清可数鱼的运河水缓缓向南而去,从城西湖畔东行入城中再调头南行,这运河水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的,只有偶尔从湖里上来一条小船,渔民摇桨的欸乃声和桨翻起的片片水花,算是打破运河的平静。
运河的傍晚常有渔民摇着小船来到闸口撒鱼。渔民边摇船边观察水花,发现有鱼情,停下船撑开网便撒上两网。这时岸边常有人远远地看着,一边欣赏西天火烧云魔幻一般的奇观,一边享受看人捕鱼的乐趣。船上捕鱼人扯起网衣猛一用劲来个天女散女,岸上观众也会在心里喊声撒的好!稍停片刻,捕鱼人蹲在船头两手捯换着小心翼翼往回拉网绳,岸上人也跟着屏住呼吸,耐心等待鱼网出水时瞬间的惊喜。鱼很警觉,不等网衣露出水面,鱼就拼命扑楞,捕鱼人轻轻一提鱼被请到船上。岸上人把手掌拢靠嘴边,仰脸喊:“有鱼吗?几条?多重?”“两条,斤半个”。岸上人知道这时逮的大都是鲤鱼,斤半巧个正当时,是当地人送人食用最喜欢的个头。捕鱼人撒到鱼岸上人同样跟着兴奋。捕鱼人若连着几网不上鱼就摇船再换地方。船往前走岸上人也屁颠屁颠往前跑。
鲤鱼属于警惕性强且善跳的品种,有时渔民摇船而过,鱼觉得有人要逮它们,猛然间就跳起老高,然后“啪”激起一片水花。让岸上人激动的是鲤鱼们像是接到命令,一个跳起,两个跳起,紧接又有几个跳起,此起彼伏,像是在比赛。更让捕鱼人高兴的是还有个别鱼儿主动往船舱里跳。这精彩的场面常常让岸上人也蹦跳起来,那同跳的人中时常有我一个。
五
而今,往日的闸口早已物是人非,一座崭新的水泥桥横跨运河两岸,新闸口和默默的运河水,承载和述说着运河人家新的故事。[1]
作者简介
秦臻,男,1961年12月生人,祖籍山东郓城。山东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