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房間 (2003年電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房間
圖片來自adaymag

房間是一部2003年美國獨立愛情電影,由湯米·維索編劇、執導、製片和主演。該片主要講述了一段通俗劇式的三角戀愛關係,維索飾演銀行職員強尼,他的女友麗莎(茱麗葉·丹尼爾飾演)和他的好友馬克(葛瑞·賽斯特羅飾演)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發展了感情關係。

影片將大量時間花費在一系列與主題無關的次要情節上,這些情節大多都有配角參與,而且都因影片反覆無常的敘事結構而無果而終。

據維索介紹,《房間》這一片名的寓意是說一個房間是好事和壞事都有可能發生的場所。賽斯特羅佐證了這一說法,指出本片的原著舞台劇劇本就是以一個房間作為唯一的場景。他同時稱,本片帶有半自傳性質,目的是「對交友的危害作出勸誡性的警示」[1]

美國電影人兼電影學者羅斯·莫林在接受《娛樂週刊》採訪時將《房間》形容為「爛片界的《大國民》」。該片最初公映時僅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幾間戲院放映,但其怪異且反常規的敘事以及技術和情節上的諸多缺陷使其迅速成為了一部邪典電影。雖然維索後來聲稱《房間》其實是一部黑色喜劇,但觀眾普遍認為它只是一部水準糟糕的劇情片,甚至參演該片的一些演員也認同這一觀點。

2010年,美國電子遊戲網站Newgrounds發行了改編自《房間》的房間 (電子遊戲)。賽斯特羅在2013年出版了名為《災難藝術家》的回憶錄,詳細講述了《房間》的製作過程;詹姆斯·法蘭科執導並主演了由該書改編的同名電影,該片於2017年12月公映。

劇情簡介

強尼是舊金山的一名從事銀行業的成功人士,他和未婚妻麗莎生活在城裡的一間公寓裡。麗莎對她的生活和強尼心生不滿,於是引誘強尼最好的朋友馬克,開始與他秘密交往。隨著強尼和麗莎的婚期臨近,強尼的事業遭遇了不順。麗莎在家人與朋友面前對強尼的描述搖擺不定,一面謊稱強尼對她實施了家庭暴力,一面卻又在親友批評強尼時為之辯解。與此同時,強尼偷聽到麗莎向母親承認自己有外遇,於是將一個磁帶錄音機連到了公寓的電話上,試圖確定麗莎的外遇對象。

丹尼是強尼的鄰居和朋友,也是強尼資助的大學生。丹尼與持槍毒販克里斯-R發生了爭執,但強尼和馬克將後者制服並送往執法部門。丹尼同樣對麗莎抱有慾望,也最終向強尼坦白了自己的心跡。強尼的精神狀態逐漸轉差,並叫來了他與馬克共同的朋友,心理學家彼得。彼得時而為麗莎辯解,時而將她評定為反社會人格。對外遇一事心懷內疚的馬克在被彼得拆穿後一度試圖將他殺死。

在一場為強尼舉行的驚喜派對上,他的一位朋友在其他人都已離開房間時撞見了麗莎和馬克在屋內接吻,隨即質問麗莎。強尼向賓客們宣布他和麗莎即將迎來一個孩子,但麗莎告訴賓客們這是她向強尼說的一個謊。在派對接近尾聲時,麗莎向強尼公然炫耀自己與馬克的關係,強尼和馬克發生了撕打。

派對結束後,強尼把自己鎖在洗手間裡。麗莎給馬克打電話,想要離家去找他。強尼從洗手間出來,拿出了錄音機中的磁帶,聽到了麗莎和馬克的親密談話。他精神崩潰,砸爛了公寓裡的物品,並飲彈自殺。聽到動靜後,麗莎、馬克和丹尼先後來到公寓,發現了強尼的屍體。馬克和丹尼都怪罪麗莎讓強尼自殺,馬克也棄她而去。丹尼要求麗莎和馬克離開公寓,但他們選擇留在房間,相互安慰,直到警察到達現場。[2]


創作靈感

《房間》的主要情節是基於維索本人的生活經歷,包括強尼來到舊金山的過程、與麗莎的感情經歷,以及與馬克間的友誼和背叛等。賽斯特羅在書中轉述維索的話稱,麗莎的原型是維索真實生活中認識的一位年輕女性,他曾用一隻價值1500美元的戒指向她求婚,但之後多次遭她背叛,最終導致二人分手。

賽斯特羅推測,鑑於維索對電影《天才雷普利》產生的強烈情感共鳴,他很可能是按照主角湯姆·雷普利的特點來為麗莎加上了陰險而愛算計的特質,並讓《房間》中的三位主要角色分別對應《天才雷普利》的三名主角;此外,維索的本意也是要以飾演雷普利的演員麥特·戴蒙來命名馬克這一角色,但卻錯把「麥特」聽成了「馬克」。維索在創作中還參考了田納西·威廉斯的室內劇,他在戲劇學校時就非常喜歡表演這些劇中情緒充沛的段落,《房間》的很多宣傳材料也明確指出了該片與這些室內劇的相似之處。

維索在導演和表演時有意模仿了克林·伊斯威特奧森·威爾斯詹姆斯·狄恩[3],甚至從他們的電影中直接引用了台詞——《房間》中的經典對白「你快要把我撕裂了」即出自狄恩主演的《阿飛正傳 (1955年電影)》。

參考文獻

  1. Sestero, Greg; Bissell, Tom. The Disaster Artist: My Life Inside The Room, the Greatest Bad Movie Ever Made 精裝第一版. 紐約: Simon & Schuster. 2013-10. ISBN 9781451661194 (英语). 
  2. Barton, Steve. Motion Picture Purgatory: The Room. Dread Central. 2009-12-10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9) (英语). 
  3. Xiao, Madelyne. ‘The Room’ director talks new sitcom project, directorial influences. The Stanford DailyThe Stanford Daily. 2015-04-07 [2017-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