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樓聖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拆樓聖堂位於峨眉山市桂花橋鎮拆樓村,自1852年建成至今,她歷經風雨走過了160個年頭。
環境清幽的聖堂前,兩排挺拔的綠樹依房而立,花壇、盆景點綴其間,寓意和平的天使與白鴿、象徵貞潔的玉簪花躍然牆上,金黃的十字架矗立於塔樓項端,一股濃濃的歌特式建築風情撲面而來。聖堂的現任神父熊華雲告訴筆者:「1822年,拆樓聖堂始建於桂花橋鎮拆樓坎。眼前的玫瑰聖母堂是1850年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汪神父組織拆遷重建,當地教友出工出力,歷時2年完成的。整座聖堂占地面積4300多平方米,較多可容納800多人。」
「拆樓聖堂是目前樂山市範圍內保存較完好的法國歌特式天主教堂,1988年被樂山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於歷史原因,當年在拆遷重建時,設計者參考中國近代的建築特點,以稀有楠木為材料,採用了中式傳統木結構與歐式教庭風格相結合的方式加以建造。現今經堂四周木壁上的手工雕花就是較好的印證。」隨行的峨眉山市文物管理所所長代成剛介紹。
曾經的過住已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如今的拆樓聖堂依然傳承着「平等、自由、博愛」的教義,救贖信徒、廣施善行,無愧於當地教眾心中的天主教聖地。
文物保護
保護範圍:東至鐘樓牌坊外延120米,南至教會辦公房外延45米,西至經堂外延50米,北至女子學堂外延22米。占地面積2.732公頃。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向東外延71.5米,向南外延80米,向西外延50米,向北外延76米。占地面積8.720公頃。
哥特式風格
哥特式建築的風格是多種傳統的風格融合而成,飛扶壁[1]是哥特大教堂革命性的建築技術之一,使教堂擺脫厚重的牆壁也能高聳入雲,讓教堂的高頂的重量通過飛扶壁而傳遞到地面,使得大面積的玫瑰窗[2]可以在牆壁上出現,牆壁的承重減輕,大教堂整體也更加堅固。飛扶壁上也滿是精美的雕刻,中世紀的工匠們內心最在乎的是,讓上帝看見他們的用心。
參考文獻
- ↑ 【哥特建築:飛扶壁】,新浪博客,2014-05-30
- ↑ 哥特建築之精髓 ——玫瑰窗 (the rose window)║牆紙知識 ,搜狐,201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