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拉弗稅收思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拉弗稅收思想是中國的一個學術用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拉弗是供給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一生重要著作不多,但拉弗的思想非常開闊。70年代初,曾設想通過擴大供給的方式來代替擴大需求以增加就業的凱恩斯方案,即摒棄當時占支配地位的凱恩斯理論,主張回歸到古典經濟學一向重視供給的傳統理論。這是拉弗最基本的觀點。

基於此種設想,拉弗和他的摯友《觀察家》周刊記者萬尼斯基合作擬定了一個以擴大供給理論為指導思想的政治綱領,其主旨主要是為了推動經濟成長,以擺脫當時西方經濟的「滯脹」局面。拉弗等人認為,無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或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其立論點主要分布在對日益縮小的經濟餡餅進行再分配的基礎之上,而拉弗則認為擴大供給才能擴大經濟餡餅。萬尼斯基經常利用他的《華爾街日報》社論撰寫人身份到華盛頓拉攏一些支持者,得到政府顧問諾爾曼·提尤耳的支持。於是,拉弗、羅伯茨和提尤耳等組織成為一個鬆散的三人小組,通過吸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蒙代爾重視供給的理論,建立起供給學派。作為供給學派的另一個突出的理論或政策要求是減稅以刺激生產。這也是拉弗賴以成名的觀點。即提出了以減稅為核心的拉弗曲線。

關於拉弗曲線

拉弗曲線最初是阿瑟·拉弗(Arthur Betz Laffer)於1974年12月一個夜晚在華盛頓的一家餐廳里與兩位福特總統助手飲酒時,為兜售自己的觀點而在餐桌上用餐巾紙為福特總統助手切尼所畫的一條繚草的曲線,主要表明稅率過高反而會造成政府稅收減少,而當時美國的稅率正處於拉弗曲線中的陰影部分,即「禁區」內,由此而發展為著名的「拉弗曲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