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撚翅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撚翅目
原圖鏈接

撚翅目,(Strepsiptera),亦稱捻翅目,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有顎亞門(Mandibulata)昆蟲綱(Isecta)有翅亞綱(Pterygota)下的ㄧ目。微小,雄體自由生活,前翅退化成棒狀,後翅寬大扇形,雌體幼蟲狀,無足無翅,營內寄生生活的昆蟲。通稱。內寄生於其他昆蟲。世界已知約300種,中國記載13種。雌雄異型,習性特殊。

捻翅目微型昆蟲,雄蟲有一對後翅,前翅則演化為偽平衡棒,觸角呈齒狀。雌蟲則終生為幼態,通常寄生於葉蟬飛虱等體內且終生不離寄主。交配方式很有趣,成熟雌蟲在寄主體壁咬開一小口,然後將其生殖孔露出與雄蟲交配。寄而在寄主體內產卵,幼蟲孵出後鑽出寄主體外尋找新寄主。人們常利用來它們來消滅害蟲。

通稱捻翅蟲或煽。寄生性昆蟲,體小形,雌雄異型。部分種類寄生在農林害蟲,是天敵昆蟲類群之一,少數寄生於蜜蜂則有害蜂業生產。[1]

外觀特徵

在外觀形態上,若是與一般飛蟲相比,捻翅目的雄性成蟲別無二致。硬硬的頭殼,頭頂兩側有複眼、有觸角,下方是口器咀嚼式;分為3節的胸部,每節下腹部都各長1對足,胸背部有翅;腹部細長柔嫩,共分10節,無尾須。但是,作為單獨一個目的捻翅蟲,其形態的生物學特徵也存在許多與其他昆蟲不同的差異性。

捻翅蟲的體形微小。雄成蟲複眼大,無單眼;觸角多為櫛齒狀或扇狀;口器為十分退化的咀嚼式口器,不用於取食,但變化為具感覺功能的構造。胸部後胸寬大,也只有後胸背部有1對翅,翅寬大呈扇狀,而中胸背部的前翅,則特化為1對平衡棒;這與雙翅目的昆蟲相反,雙翅目的成蟲是前翅保留,後翅特化為平衡棒。而捻翅目的雌成蟲呢?它們終生幼態、蛆狀,寄生於寄主體內;頭小,常與胸部癒合;口器退化;無觸角、無複眼、單眼;無翅、大多數種類也無足。腹部柔嫩、袋狀、分節不明顯。[2]

雄體小,長1.5~4毫米,色暗,頭橫寬,複眼大而小眼面分散,缺單眼。口器退化,不取食。前翅特化成棒狀(擬平衡棒),後翅膜質寬大如扇,縱脈數條如扇骨。

雌體長2~30毫米,色淡,大部膜質而柔軟,在寄主體內,形狀常不規則。無翅,無足;亦無觸角和眼,口器退化。少數自由生活的雌體節分明,有觸角、複眼和3對足,形狀像臭蟲。

寄主以膜翅目(蜂、蟻)和同翅目(葉蟬、飛虱)為主,而半翅目(蝽、土蝽)、直翅目(蚤螻、螽嘶)、螳螂目蜚蠊目以及個別雙翅目昆蟲均發現有寄主。原寄生於低等昆蟲纓尾目(衣魚),其雌蟲營自由生活。被寄生的昆蟲體內外出現畸形,特別是生殖系統發育不全而不能繁殖,因此能抑制部分害蟲的數量而對農林業有益。[1]

參考資料

  1. 1.0 1.1 捻翅目. 百科知識 (中文). 
  2. 捻翅蟲的生物學. 每日頭條. 2018-07-2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