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脸海番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斑脸海番鸭 |
中文学名: 斑脸海番鸭 |
斑脸海番鸭[1](学名:Melanitta fusc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是中型水鸭,身长51-58厘米,翼展79-90厘米,雌鸭体重1100-1250克,雄鸭体重1200-2000克。寿命13年。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深色矮扁型海鸭。属于潜水鸭类。雄鸭全身披黑褐色羽毛,上嘴基有红、黄、黑色的肉瘤;眼后有一新月形白色斑。雌鸟头、颈棕黑色;上嘴基及耳部有一淡白色块斑;无肉瘤。下体色泽较淡;胸部中央和腹的两侧白色。极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行走就显得笨拙,除繁殖期外多见于海洋中,主要以贝类为食。
外形特征
斑脸海番鸭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深色矮扁型海鸭。雄鸟通体黑色,具紫色光泽,翼镜白色;颏、喉、前颈和下体稍棕,眼下及眼后有白点,嘴灰但端黄且嘴侧带粉色,脚深红色。
雌鸟烟褐,眼和嘴之间及耳羽上各有一白色点块斑,羽端棕色,嘴甲和上嘴大都淡紫色,嘴峰、上嘴边缘黑色;脚深红色。飞行时,次级飞羽白色易别于黑海番鸭,脚色浅。虹膜-雄鸟白而雌鸟褐;嘴-雄鸟嘴基有黑色肉瘤,其余为粉红色及黄色,雌鸟近灰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1500-1700克,雌性1200-1600克,体长480一610毫米;嘴峰雄性37-50毫米,雌性41-50毫米;翅雄性269-293毫米,雌性243-266毫米;尾雄性84-91毫米,雌性72-83毫米;跗跖40-52毫米,雌性38-48毫米[2]。
生活习性
习性:可以在水下潜行相当大的距离,深达5至10米,有时甚至更多。喜聚群,常集小群飞行,一般作短距离的迁徙,不在冰冻海域过冬。在欧洲出现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北海,英吉利海峡和北部的大西洋沿岸。也出没于东地中海,特别是黑海。飞行能力很强,拍打翅膀的速度相对缓慢。
白天活动。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期间和冬季,常集成大的群体,偶尔也见有单只活动。游泳时尾向上翘起,潜水时两翅微张,常频繁地潜水。
食性:斑脸海番鸭主要通过潜水捕食。食物主要为鱼类、水生为昆虫、甲壳类、贝类、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也食眼子菜和其他水生植物。觅食主要在白天,几乎整天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潜水捕食。相对安静。雄鸟求偶时大声尖叫,雌鸟为粗重的karrr声。以动物源性食物为主。
叫声:相当安静。雄鸟求偶时大声尖叫,雌鸟为粗重的karrr声[3]。
栖身环境
斑脸海番鸭在春季和夏季活动于北部山区的冰川湖泊、沿海海滩、内陆淡水河湖和湖沼地区。在苔原筑巢。冬天会流连于湖泊和河流或寻找海洋沿岸的边缘庇护。
生长繁殖
通常二龄达到性成熟。对的形成主要在冬季末期和春季迁徙期间的路上,到达繁殖地时基本上已结合成对。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在有低矮树木或灌丛的草地上,一般距湖泊、水塘与河流等水域不远,也有离水域2-3公里远的。巢由干草和绒羽构成。每窝产卵6-10枚。卵颜色为乳白色或皮黄色,大小为64-77×45-52毫米,平均71× 48毫米,重92克。雌鸟孵卵。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即离开雌鸟,同别的雄鸟一起到换羽地换羽。孵化期26-29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就能跟随亲鸟活动,大约经过60-80天的雏鸟期生活后,雏鸟即具飞翔能力。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北半球。亚洲种群越冬于朝鲜及日本海域。
分布状况:亚种stejnegeri为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及四川南充地区的罕见冬候鸟。迁徙时见中国东北,尤其是北戴河。香港有两次记录[4]。
亚种分化
序号 | 中文名称 | 学名 | 分布 |
1 | 斑脸海番鸭指名亚种 | Melanitta fusca fusca | 斯堪的纳维亚东部到俄罗斯的叶尼塞河,西伯利亚中部。 |
2 | 斑脸海番鸭西伯利亚亚种 | Melanitta fusca stejnegeri | 西伯利亚,从叶尼塞河流域东部到堪察加半岛,南到蒙古。 |
3 | 斑脸海番鸭阿拉斯加亚种 | Melanitta fusca deglandi | 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东至哈得逊湾。 |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视频
斑脸海番鸭的视频
参考资料
- ↑ 斑脸海番鸭(附图),快资讯,2019-09-28
- ↑ 斑脸海番鸭的外形特征,鸟类_百问中文,2016-05-05
- ↑ 斑脸海番鸭的生活习性,鸟类_百问中文,2016-05-05
- ↑ 斑脸海番鸭的地理分布,鸟类_百问中文,2016-05-05
- ↑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