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斷橋上的愛情試驗(劉世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斷橋上的愛情試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斷橋上的愛情試驗》中國當代作家劉世芬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斷橋上的愛情試驗

白色紙板上赫然寫着「千里姻緣一線牽,你願做我美麗的新娘嗎?」

某種意義上,我們快樂着年青人的快樂,幸福着年青人的幸福。儘管,有時,我們也會忽略着他們的煩惱。

這張照片令我久久玩味,經常在閒時翻看,一直想寫點什麼卻不得要領。它之所以將我觸動,是因為照片上這位「玩家」畢竟不同於隨意遊蕩在斷橋上的遊人,遊人只是西湖里接天蓮葉中的一枝,風景構成也泛泛,而他卻像寶石山上瘦削別致甚至有點另類的保俶塔,在西湖諸景中獨一無二。

這張照片拍攝於2008年8月底,照片記錄的時間是200808311056,當時我正從斷橋去往孤山,跨上橋身的剎那,驚見這一幕。周圍滿是安閒踱步的遊人,當我迅速瞄一眼周圍的遊人,發現這小伙子的舉動尚未引起某種異樣,只有極少遊人對他投以漫不經心的注目,大多旁若無人。有那麼一瞬,我的心嘭嘭地跳,臉也「騰」地燒起來,似乎比正「秀」着自己的小伙子還緊張,可是又不願被人覺察到自己的少見多怪和孤陋寡聞,故意顯得隨意,卻終未逃脫他面前那張紙板的吸引,略停腳步,悄悄地,匆匆地,拍下這個瞬間。

他表面的鎮靜,是否掩藏着內心野性的狂瀾?想必,小伙子既然擺出這架勢,一意吸引別人的關注,或者,按照慣常思維,也許他正希望更多的人對他圍觀從而形成某種效應?但當我舉起相機時,仍有所猶疑,擔心窺私之嫌,拍攝的動作稍有倉促,心下湧上些許歉意,來不及調整光線,於是紙板上的字因反光模糊一片。

光天化日,何「私」之有?能夠證明小伙子此舉驚世駭俗的,也只有這張紙板——「千里姻緣一線牽,你願做我美麗的新娘嗎?」

紙板上這句話,被我在關閉相機走下斷橋時迅速記在筆記本上。忍不住回頭,那小伙子一直保持這個埋頭閱讀的姿勢,是對自己這一舉動的猶疑不定,抑或羞澀,焦慮,期待?他斷定遊人會看向他,遂以書為道具,以此鎮定自己?

再回頭的時候,心下悄悄期待這麼一幕:一個與男孩一樣青澀的女孩,無論高矮美醜,忐忑地,或者坦然地,走到男孩面前,面帶羞澀,也許落落大方,誰知道呢,總之女孩與之攀談,哪怕交談未果她再離開,然後,又有一個女孩走向他……

當然,這是我在自己的腦際構築的自認為圓滿而美好的畫面,我離開後它是否出現不得而知,但我並不反感我的這種臆想。

後來的日子,這幅畫面一直斷斷續續閃現着,品味着當事人的心緒。這個小伙子的舉動不可謂不大膽,因這畫面,我開始留意身邊的「行為藝術」,以及他這個「人」。他仍在校?本科?碩士或者博士?剛剛參加工作?他此舉以某種標籤向世人昭示的「彈幕」:以高等教育為背景,思想開化,視野闊達,無所羈絆,如此,才可以面對公眾,旁若無人,行「出位」之舉。我在內心隱隱欣賞着他的個性,他是人群中的這一類:嚮往出奇出新,鄙視陳規陋習,願以自我行為準則行事,而另一方面,浪漫、多情、夢幻的性情也流淌在他的血液里。舊式的媒妁之言令他鄙之嗤之,曾經的同桌的你、旅途邂逅、紙上徵友、網絡傳情、網婚……被他斥為俗套,站在百米水塔信誓旦旦或面朝大海地宣誓非你不娶,也為他所不屑,那麼,如何獲得精美絕倫的愛情,就成為哈姆雷特式的「問題」。

理工科能否如此勇氣十足?他是否人文學科的「另類」?於是才來這斷橋畔擺出一幅「披卷破帙」的姿勢。人文與自然固然不能涇渭分明,但其思維特徵與行為方式無疑存在巨大差異,許多整出驚世駭俗的「藝術動作」之人大多在人文學科行列,他們在決定此舉之前不會搞那些數字分析和邏輯推理,也不會引經據典,他們會在某種衝動的思維支配下不計後果,於是在現代社會為他們提供了無數種相遇的情況下,愛情仍舊是一種煩惱,於是才製造另一種屬於自己的邂逅。

慶幸的是,現代社會為他們提供了無限張揚、叛逆的空間,於是,浪漫之人的浪漫之舉也顯得頗為考究。他為何不選在北京上海?那裡的國際化程度以及人口密度,特別是艷遇幾率,都遠遠勝於杭州。可是,京滬的浪漫指數怎及杭城?浪漫之人必選浪漫之都,杭州的浪漫早已成為其數張名片之一,其製造愛情的超強能力,如梁祝、白蛇、蘇小小早已成為杭城的浪漫招牌。西湖,這一杭州的盈盈美目,其魅力早已「電」及全球,斷橋,更似西湖這道明眸之上的蛾眉微蹩,小伙子想必是要在這裡遇見他的「白娘子」了。

幸福真的就是適度貧困麼?每當玩味這張照片,總是會心一笑,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種幸福感。為這個情感泛濫的時代里這一點可愛的「情感貧困」,為面對這一幕沒有大驚小怪、依然一派氣定神閒的遊人,為身處的這個風氣清明、包容開化的時代。試想,時光推回十年、二十年,如此大庭廣眾之下的行為藝術秀,彼時的我們有否這樣的膽量?儘管也不排除賺取噱頭或譁眾取寵的可能,但他的行為本身畢竟留給人們注目和思忖的空間。也許照片當事人的身份並不重要,他的斷橋艷遇的「壯舉」是否還有序幕和結局也並不值得關心,重要的是,他給這個世界的情感狀態提供着越來越多樣性的樣本。

顯然,這張照片給予現代人的,遠遠不止照片本身。 [1]

作者簡介

劉世芬,筆名水雲媒,黨校教職,業餘寫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