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坎德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斯坎德培(阿尔巴尼亚语:Gjergj Kastrioti Skënderbeu,希腊语:Γεώργιος Καστριώτης Σκερντέμπεης,1405年-1468年1月17日),原名乔治·卡斯特里奥蒂,15世纪阿尔巴尼亚军事统帅,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
斯坎培德出身阿尔巴尼亚贵族家庭,早年被父亲送往奥斯曼宫廷作为人质,研习军事知识,并得到“阿纳夫特鲁·伊斯坎德·贝伊”的称号。1443年乘机逃回阿尔巴尼亚,占领迪勃拉、克鲁亚,重建阿尔巴尼亚公国。
1444年,联合各地公爵组成联盟,开始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同时极力争取那不勒斯王国、威尼斯共和国和罗马教皇的支持。此后相继在托尔维奥勒战役及三次克鲁亚战役中击败苏丹穆拉德二世、穆罕默德二世所率的优势兵力的进攻,保证了阿尔巴尼亚的独立。1468年,斯坎德培因疟疾在莱什逝世,享年63岁。
在斯坎德培的领导下,阿尔巴尼亚获得半个多世纪的独立,他因此被阿尔巴尼亚人民尊为民族英雄。当代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国旗上的黑色双头鹰,便沿自斯坎德培的印章。[1]
为质时期
据奥斯曼编年史作者的描述,乔治身材高大,为人灵敏,得到了宫廷的瞩目。穆拉德二世让他改信伊斯兰教,进入近卫军军事学校进行军事训练。在学校毕业时,他的成绩优良。1426年间,乔治曾经回到阿尔巴尼亚。在这段时间内,他的主要活动是参加奥斯曼帝国与威尼斯、塞尔维亚的战争。
因出色的表现,他于1438年被穆拉德二世任命为克鲁亚的苏巴什(长官);1440年被授予“阿纳夫特鲁·伊斯坎德·贝伊”(Arnavutlu İskender Bey)的称号,意为“阿尔巴尼亚的亚历山大老爷”,将其与亚历山大大帝相提并论(一般认为,“斯坎德”为伊斯兰教名,“培”系军衔)。该称号在阿尔巴尼亚语中表述为“Skënderbe shqiptari”,其后成为他最常用的名字“斯坎德培”。
虽然斯坎德培深得苏丹信赖,被任命为指挥5000骑兵的将军,统治克鲁亚,但是他仍然与阿尔巴尼亚当地的贵族以及威尼斯共和国和拉古萨共和国等基督教国家暗中保持联系,以寻找斗争的机会。
1440年,斯坎德培离开克鲁亚,被任命为迪勃拉的桑扎克贝伊。在桑扎克,他继续自己的事业,并同匈牙利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取得了联系,同时等待者反抗奥斯曼帝国的时机。
奋起抗争
斯坎德培利用匈牙利仍在继续进攻的有利条件,于1443年12月占领了阿尔巴尼亚中部的彼特莱拉、彼特拉巴、斯旦卢希和托尔那奇、斯凡蒂格勒等要塞。为壮大抗击奥斯曼军队的力量,斯坎德培决定联合阿尔巴尼亚各地的王公。1444年3月2日,他联合各地公爵在威尼斯控制下的莱什召开了大会,决议建立反对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巴尼亚联盟”(参见莱什大会),斯坎德培本人被推举为统帅。
该联盟的建立,被认为是“(阿尔巴尼亚)同土耳其的斗争中的重要转折点,是中世纪阿尔巴尼亚政治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因为随着它之从被奴役国转变为自由国,也为从封建割据过渡到统一的集中的国家创造了条件”。
斯坎德培熟悉土军的优缺点,于是力求建立起一支有纪律的、训练有素的、意志力顽强的阿尔巴尼亚新军队。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在1444年6月,阿尔巴尼亚军队已经扩充至8000至10000人,其中约3000人组成了斯坎德培的亲卫部队。他们的战斗员几乎只由农民补充,武器则为传统的马刀、箭和标枪。
屡挫强敌
1444年6月,阿里帕夏指挥土军25000人自迪勃拉方向入侵阿尔巴尼亚境内。6月29日,斯坎德培指挥军队迎击。面对数量占优的敌人,他佯装失败,将土军引入被丛山和森林包围、地形狭窄的托尔维奥拉平原,随后发动伏兵,全歼土军。托尔维奥拉战役的胜利,唤起了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热情,并引起欧洲各国宫廷,特别是匈牙利的注意。波兰国王兼匈牙利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1424-1444,1434-1444在位)同斯坎德培联系,希望阿尔巴尼亚能加入匈牙利对奥斯曼的攻势。
1444年11月,匈牙利、波兰和瓦拉几亚联军大举进攻奥斯曼帝国,直逼保加利亚的瓦尔纳。斯坎德培也派一部分军队向保加利亚方向进攻,以扰乱奥斯曼帝国后方。11月10日,联军惨败于瓦尔纳战役,几乎全军覆没,瓦迪斯瓦夫三世阵亡。于是,阿尔巴尼亚的抗奥形势愈加严峻。1445年10月10日,斯坎德培在木克拉原野击溃入侵的土军。1446年9月27日,又在迪勃拉附近的奥托涅特再次击退土军。
阿尔巴尼亚公国的统治日益牢固,斯坎德培的威望也不断提高,这引起了威尼斯共和国的担忧。威尼斯人担心阿尔巴尼亚一旦联合,将收回威尼斯侵占的阿尔巴尼亚的沿海城市。因此,它决定使用离间、挑衅手段,企图颠覆斯坎德培的政权。1447年秋,在达尼雅城领主、阿尔巴尼亚联盟成员列克·扎卡里亚(无嗣)死后,威尼斯不顾联盟间接收城市的约定,擅自派兵夺取了达尼雅。于是,阿尔巴尼亚与威尼斯的战争爆发。
斯坎德培派兵进攻达尼雅和被威尼斯占据的沿海要塞,很快便收复领土,将威尼斯人困在各个要塞中。威尼斯的离间计也以失败告终。但因缺乏大炮,直到冬季,阿尔巴尼亚军都未能攻取各要塞。
正在双方僵持之际,1448年春,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率军再次发动对阿尔巴尼亚的战争。6月,土军包围边境要塞斯凡蒂格勒,企图在占领这个要塞后,继继续向克鲁亚推进。土军的进攻使阿尔巴尼亚腹背受敌。斯坎德培决定先削弱威尼斯,再对付奥斯曼人。于是他在斯库台开始了针对威尼斯人的闪电战,并在当地起义农民的帮助下,于1448年7月23日在德林河战役击溃了威尼斯军。在留下侄儿哈姆萨·卡斯特里奥蒂率领少部分军队警戒后,斯坎德培奔赴斯凡蒂格勒,对抗土军。尽管守军顽强抵抗,且斯坎德培也不时发动骚扰作战,但土军最终还是攻陷了斯凡蒂格勒要塞。此时,匈牙利重新对奥斯曼帝国开战,迫使穆拉德二世放弃进攻克鲁亚的想法,回到埃迪尔内。趁此机会,斯坎德培在1448年10月4日与威尼斯订立和约,以放弃达尼雅的条件,要求威尼须每年支付1400金杜卡特的赔偿。
按照与匈牙利的协议,斯坎德培本打算率军前往科索沃,与匈雅提会师,攻击奥斯曼帝国的后方。但塞尔维亚君主杜拉德·布兰科维奇(1377-1456,1427-1456在位)不允许阿尔巴尼亚军队过境到科索沃,于是10月17日至20日的科索沃战役发生时,斯坎德培却还在途中,无法援助溃败的匈牙利军。
1450年,穆拉德二世集结了约10万军队,决意对阿尔巴尼亚发动决定性的进攻。面对土军的强大攻势,斯坎德培发动了总动员,在数日内征集了约18000人的志愿军。他把这支军队分成三部分:
康特·乌拉纳指挥约1500人坚守克鲁亚要塞;斯坎德培亲率8000人分布在克鲁亚以北的都美尼斯蒂山,从此处可以进攻土军兵营;
一部分被编为几支行动迅速的小股军队,负责在斯库姆毕河流域埋伏,骚扰土军行动,切断其补给线。
1450年5月14日,在沿途中遭受不小损失的土军抵达克鲁亚附近,并对要塞形成了包围。但最终被斯坎德培击败。此后,他力图争取那不勒斯王国、威尼斯和罗马教皇的支持,曾承认那不勒斯王国的宗主权。1463年与威尼斯结盟。
1467年4月,斯坎德培击溃围困克鲁亚近一年的十五万奥军,并击杀其统帅巴拉班帕夏。7月,再度击退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亲征和围困。
逝世
在他死后,奥斯曼帝国终于在1478年第四次克鲁雅围攻战中取得了成功。到1501年,奥斯曼帝国终于重新征服了阿尔巴尼亚。一部分阿尔巴尼亚人逃散到意大利南部,而剩下的人被迫皈依伊斯兰教,到1912年阿尔巴尼亚独立之前,再也没有大规模反抗过奥斯曼帝国。
主要影响
1443年后,斯坎德培发展武装,在阿尔巴尼亚的山区中坚持对奥斯曼帝国进行游击战。1450年、1457年、1467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二世、穆罕默德二世三度围攻克鲁亚城,但始终都未能成功(参见克鲁亚保卫战)。在他的领导下,阿尔巴尼亚获得半个多世纪的独立。
视频
斯坎德培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斯坎德培——号称亚历山大大帝转世,曾率八千人马打破十万大军,个人图书馆,2016年11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