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派經濟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古典派經濟學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名詞解釋
新古典派經濟學在經濟學中是作為對經濟理論的學派名詞,在中國,由於翻譯上的原因並未能完全對應英語中的學派分類。在一般的經濟學文獻中,對應於中文的新古典派經濟學是兩類不同的學派分類。
對應於早期的,俗稱第一代新古典派經濟學(Neoclassical Economics)。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國劍橋大學的馬歇爾,他在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中,繼承了19世紀以來英國庸俗經濟學的傳統,兼收並蓄,以折衷主義手法把供求論、生產費用論、邊際效用論、邊際生產力論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以完全競爭為前提、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相當完整的經濟學體系,這是繼密爾之後庸俗經濟學觀點的第二次大調和、大綜合。
馬歇爾用均衡價格論代替價值論,並在這個核心的基礎上建立各生產要素均衡價格決定其在國民收入中所占份額的分配論。他頌揚自由競爭,主張自由放任,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可以通過市場機制的自動調節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新古典經濟學從19世紀末起至20世紀30年代,一直被西方經濟學界奉為典範。
參考文獻
- ↑ 中國發現距今8000多年的古老文字,考古專家:中華文明再添三千年,搜狐,2022-08-12
- ↑ 書法|詳解隸書發展的歷史,搜狐,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