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康德主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康德主义

 

 

 

新康德主义(德文:Neukantianismus 英文:Neo-Kantianism),是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之一。19世纪下半叶产生于德国,后广泛流行于德国、俄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它包括许多分支和流派,但主要代表是柯亨和那托普创建的马堡学派和以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为首的海堡学派。

在哲学方面,他们一面以“回到康德去”为口号,一面否定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继承和发展了其中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在伦理学方面,它认为在社会中起基本作用的是道德和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原则,历史的进步就是道德观念的进步,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差别实质上是道德观念的差别。它主张建立一种以康德伦理学说为基础的“伦理社会主义”,认为这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但它作为信仰的对象存在于“彼岸世界”中,人类只能通过道德上的不断完善来追求它、接近它,但永远不会达到。 [1] 因此,新康德主义的信奉者都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和伦理学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注意经济关系,忽视了伦理的社会。这些观点后来被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用来批评和“修正”马克思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新康德主义进行了批评

理论简介

1865年,奥托·李普曼在《康德及其模仿者》一书的每一章都以“回到康德去”为结论,这部书使得当时德国哲学家对康德哲学的热情再度高涨,标志着新康德主义的开始。新康德主义是学院哲学,在世纪之交,德国几乎所有的大学教授都被新康德主义占有。

这一运动要求重新返归康德,并要求的哲学。对人文科学的效用理论以及政治科学的哲学理论建构的兴趣是新康德主义的特点。新康德主义的马堡学派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在20世纪初的俄国哲学中新康德主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成为沟通东正教神秘玄学与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桥梁。

理论形成

康德哲学在19世纪末德国唯心主义的强势下淡入背景。在这一时期尚默默无闻的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在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的首版中对康德认识论作了批判性和开创性的分析。在黑格尔逝世一年后,贝内克(Friedrich Eduard Beneke)以《康德和我们时代的哲学任务》(Kant und die philosophischen Aufgaben unserer Zeit,1832)迈出了重新发现康德的第二步。怀泽(Christian Hermann Weisse)在1847年做了题为《我们现在在何种意义上必须使德国哲学重返康德》(In welchem Sinne die deutsche Philosophie jetzt wieder an Kant sich zu orientieren hat)。

新康德主义的正式兴起是与这几个名字紧密相连的:赫尔姆霍茨(Hermann von Helmholtz)、李普曼(Otto Liebmann)、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策勒(Eduard Zeller)。朗格在《唯物主义史》(Geschichte des Materialismus,1866)中对这一观点做出了详尽的批判。李普曼在其《康德与后继者》(Kant und die Epigonen,1865)中则用四个大段分别对唯心主义(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现实主义(赫尔巴特)、经验主义(弗里茨)以及先验哲学(叔本华)等给予批判,并且在每一个章节的末尾用类似战斗口号的方式写到:“必须重返康德”。

新康德主义这一术语大约在1875年前后被用于专业文献。该学派的代表是马堡学派(die Marburger Schule)和西南学派(Südwestdeutschen Schule,又称海德堡学派)。除此之外尚有一些相对独立的哲学家被归入“批判主义”(Kritizismus)的名下。

早期发展

李普曼、朗格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新康德主义在重新解释康德哲学的过程中,只强调康德的理论哲学,不重视康德的实践哲学。在对康德理论哲学的解释中,他们一般都采取心理学或生理学的观点,即用认识主体的心理或生理的结构说明知识的问题。李普曼把康德所谓的先验性解释为意识的生成组织。朗格把康德所说的先天的认识形式归结为先天的生理结构,从而抛弃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使康德哲学彻底唯心主义[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