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芍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疆芍藥 |
中文名稱:新疆芍藥 拉丁學名;Paeonia sinjiangensis K. Y. Pan 科;毛茛科 屬;芍藥屬 種;新疆芍藥 |
新疆芍藥(學名:Paeonia sinjiangensis K. Y. Pan):為毛茛科、芍藥屬多年生草本,全體無毛。主根垂直,多分枝,分枝圓柱形,直徑0.3-1.5厘米。莖高40-80厘米,基部具幾枚鞘狀鱗片。葉為一至二回三出複葉,葉片輪廓寬卵形,小葉成羽狀分裂,裂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全緣。花單生莖頂,直徑5-9厘米;苞片3-5,線形至披針形,萼片5,卵形;花瓣9,紅色,倒卵形,長3-5厘米,寬1.5-3厘米。蓇葖卵狀,長約2厘米,直徑約1厘米,無毛;種子黑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產中國新疆北部阿爾泰山區。生長於海拔1200-1850米的針葉林下。(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信息
英文名稱:Xinjiang Peony Root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分布區域:新疆北部阿爾泰山區
命名者及年代:K. Y. Pan,
形態
新疆芍藥多年生草本,全體無毛。主根垂直,多分枝,分枝圓柱形,直徑0.3-1.5厘米。莖高40-80厘米,基部具幾枚鞘狀鱗片。葉為一至二回三出複葉,葉片輪廓寬卵形,長7-15厘米,寬11-15厘米;小葉成羽狀分裂,裂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3.5-10厘米,寬0.5-1.7厘米,頂端漸尖,全緣;葉柄長1-5厘米。
花單生莖頂,直徑5-9厘米;苞片3-5,線形至披針形,長5.5-10厘米,寬0.3-2.1厘米,綠色,不分裂;萼片5,卵形,長2-2.5厘米,寬0.6-1.1厘米,淡綠色,有時帶紅色;花瓣9,紅色,倒卵形,長3-5厘米,寬1.5-3厘米;心皮4-5,少有2或3,無毛;蓇葖卵狀,長約2厘米,直徑約1厘米,無毛;種子黑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1]
生長環境
分布於中國新疆北部阿爾泰山區。生長於海拔1200-1850米的針葉林下。
主要價值
塊根:活血化瘀,解毒消腫。
近種區別
該種外部形態與窄葉芍藥(P. anomala)相近似,但主根垂直,分枝圓柱形,與窄葉芍藥有顯著區別。新疆芍藥的形態和根的形狀,又與川赤芍(P. veitchii)相似,但單花頂生,心皮無毛,也易區別。
藥用價值
性味:根呈圓柱形,稍扭曲,直徑0.5~4cm。表面灰褐色,皺縮,可見鬚根痕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有時可見栓皮脫落形成的片狀斑痕。質硬而脆,斷面黃白色、淡紫色;皮部窄,有時與木部分離,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有時木部的放射狀紋理間有裂隙。氣香、昧微甜、澀。[2]
成份: 含芍藥甙(paeoniflorin),另含少量的羥基芍藥甙(oxypaeoniflorin)、芍藥內酯甙(aibiriorin)及苯甲酸。本品在新疆作赤芍用。
加工採集:新疆芍藥的根。春、秋挖根,去淨殘質後曬乾。
藥理作用:
能擴張血管壁,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氧供應。動物實驗證明赤芍的水煎劑明顯增加冠脈血流量和心肌營養性血流量。赤芍的水提酒沉澱製劑和酒劑可增加機體對缺氧的耐受力。赤芍的水提酒精沉澱製劑以及芍藥甙均對誘導血小板的聚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也有較強的延長特異性血栓形成的時間。此外,芍藥甙還具有鎮靜,鎮痛,鎮痙,抗炎等作用。[3]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吐血衄血、經閉腹痛及冠心病心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