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西兰国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西兰国旗

中文名称:新西兰国旗

外文名称:

所属国家:新西兰

产生:

长宽之比:3:2

正式形成时间:1947年

新西兰国旗,旗面呈长方形。深蓝色旗面。左上方为英国国旗,表明同英国的传统关系。右边有四颗镶白边的红色五角星,表示南十字星座,也象征独立和希望。[1]

国旗含义

新西兰国旗旗地为深蓝色,左上方为英国国旗,右边有四颗镶白边的红色五角星,四颗星排列均不对称。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国,"米"字图案表明同英国的传统关系;四颗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同时还象征独立和希望

国旗历史

航海旗时期,新西兰国旗是英国国旗;新西兰国旗最早是在设计新西兰航海旗的图案标志时做为设计创意而出现的,成为现在的国旗的最早雏形。

两年后的1869年10月23日,新西兰航海旗上"NZ"字样被一块白色圆盘状的底色将四颗红星星座图案围住替换,新西兰航海旗只能使用于海上的政府船上,不能用内陆。

1899年新西兰航海旗在旗子原来南十字星座的地方去掉白色圆盘状的底色,并将代表南十字星座的四颗星放大一倍置于旗面右侧。

1902年3月24日,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King Edward VII)批准了《新西兰国旗议案》(New Zealand Ensign Bill)议案(1907年,成为英国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受英国控制)。新西兰政府在6月12日发表公告,将原来是航海旗的南十字星座旗取代英国国旗,

1947年自制共和国成为主权国家,同时为英联邦成员,自制共和国国旗成为主权国家国旗作为新西兰的正式国旗使用至今[2]

国徽

新西兰国徽的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五组图案;四颗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象征新西兰麦捆代表农业代表该国发达的畜牧业交叉的斧头象征该国的工业和矿业三只扬帆的船表示该国海上贸易的重要性。盾徽右侧为手持武器的毛利人,左侧是持有国旗的欧洲移民妇女;上方有一顶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典礼时用的王冠,象征英国女王也是新西兰的国家元首;下方为新西兰蕨类植物,绶带上用英文写着“新西兰”。

国歌

新西兰有两首地位等同的国歌:《天佑新西兰》(God Defend New Zealand)与《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国歌改为《天佑国王》(God Save The King)。《天佑女王》是英国的国歌及英联邦的皇室颂歌。《天佑女王》一般不作为国歌演奏,而作为皇室颂歌使用。新西兰国歌前半部分为毛利语,后半部分为英语,有关新西兰国歌的应用,由新西兰文化及传统部负责管理。[3]

国鸟

国鸟几维鸟(kiwibird)又名奇异鸟,学名为鹬鸵。几维鸟是新西兰独有的珍禽,并被选为该国的“国鸟”。新西兰最早的居民毛利人将这种叫声为“keee-weee!”的鸟命名为奇异鸟。这种不会飞的鸟大小有如母鸡,有一个细长的喙和细如毛发的羽毛。其力量惊人,可以将同类踢出1.5米远。[3]几维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易危(VU)。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Ⅱ:一级保护动物。

国树

国树四翅槐(Fourwings Sophora),是新西兰的国树之一,因其在新西兰分布较多,而又原产于新西兰,则被命名为国树之一。多见于山谷、路旁、村落附近。喜光,深根性,生长较迅速。木材坚硬,有弹性,供造船舶、车辆、器具和雕刻等用;花蕾和果实入药,花蕾称“四翅槐花”或“四翅槐米”,性凉、味苦,功能凉血、止血,主治肠风、痔血等症。[4]

国花∕ 国树

国花∕ 国树银蕨(fern,koru)既是新西兰的国花,也是国树。在毛利传说之中,银蕨原本是在海洋里居住的,其后被邀请来到新西兰的森林里生活,就是为着指引毛利族的人民,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从前的毛利猎人和战士都是靠银蕨的银闪闪的树叶背面来认路回家的。[3]只要将其叶子翻过来,银色的一面便会反射星月的光辉,照亮穿越森林的路径。银蕨因其具有坚韧的生命力而成为新西兰的国树。新西兰人认为,银蕨能够体现新西兰的民族精神,故此这种植物便成了新西兰的独特标志和荣誉代表,无论在人们胸前的襟章,或是产品和服务的卷标,举国上下都可找到银蕨的图样。[5]

国石

国石绿石,又称绿玉,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的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3]绿石被雕刻成的工艺品,被新西兰人视为护身符,而将绿石定为国石。

新西兰简介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译纽西兰,是一个政治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混合英国式议会民主制的国家,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

新西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银行将新西兰列为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国家之一 ,其经济成功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自由市场经济 。鹿茸、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 。

新西兰也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拥有3项世界遗产、14个国家公园、3座海洋公园、数百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 。[6]

首都

惠灵顿(Wellington)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是世界上处于最南端的首都。城市面积266.25平方千米,市区人口近20万,大区人口近50万。平均气温夏季16℃左右,冬季8℃左右。

饮食

新西兰的“环太平洋”料理风格是受到欧洲、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玻利尼西亚、日本和越南所影响。全国各地的咖啡馆和餐厅都提供这种结合各地特色的料理。想品尝地道的新西兰风格,可点羊肉、猪肉、鹿肉、鲑鱼、小龙虾、布拉夫牡蛎、鲍鱼、贻贝、扇贝、甘薯、奇异果和树番茄(tamalillo)等烹制的菜品,还有最具代表性的新西兰甜点“帕洛娃”(pavlova),这是以白奶油和新鲜水果或浆果铺在蛋白霜上制成的。除了大城市里少数高级豪华餐厅之外,现代潮流走向更轻松的咖啡――酒吧式餐饮风格。异国料理包括日式、印度式、清真式、意式、墨西哥式、中式、马来西亚式和泰式。全新西兰共有900多家亚洲料理餐厅。

礼仪

新西兰人见面和告别均行握手礼,习惯的握手方式是紧紧握手,目光直接接触,男士应等候妇女先伸出手来。鞠躬和昂首也是他们的通用礼节。初次见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称呼姓氏,并加上“先生”、“小姐”等,熟识之后,互相直呼其名。

新西兰人的时间观念较强,约会须事先商定,准时赴约。客人可以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对主人的尊敬。交谈以气候、体育运动、国内外政治、旅游等为话题,避免谈及个人私事、宗教、种族等问题。会客一般在办公室里进行。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作客,可送给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给女主人一束鲜花。礼物不可过多,不可昂贵。

新西兰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比较悠闲。开放的市场和丰富的商品给不同的阶层的人以很大的选择余地,但从总的消费水平来讲,新西兰人追求商品的高档化,购物趋向名牌、时新。

新西兰人性格拘谨,即使观看电影,也往往男女分场观看。对酒类限制很严,经特许售酒的餐馆,也只能售葡萄酒,可售烈性酒的餐馆,客人必须买一份正餐,才准许喝一杯。

民俗

新西兰400万人口中约15%是毛利后裔,或是属于某个部落。毛利人藉由华卡帕帕(whakapapa,系谱图)可追溯到乘着瓦卡(waka,独木舟)横渡辽阔的太平洋而来的祖先。毛利人有着丰富又活泼的文化,保留了他们长久以来与精神和自然世界的连结。他们以自己特别的“米希”(mihi,问候)方式透过来传承自己的家世。毛利人在米希中说出他们的“芒加”(maunga,山)、“阿瓦”(awa,河)、“玛雷”(malae,会堂)、“瓦卡”、“尹维”(iwi,部落)和“提布那”(tipuna,重要的祖先)的名字。

毛利人有一种独特的舞蹈,被称为“哈卡”(Haka),这种舞蹈来源于古毛利土著武士的站舞,男女舞蹈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新西兰国家橄榄球队在每次开场比赛前,总是集体表演这种舞蹈,用以鼓舞士气。

旅游

新西兰最美丽的地方是岛屿湾,那里主要城市有:派西亚,拉塞尔和怀唐伊。拉塞尔曾经是新西兰的第一个首都,派西亚属于岛屿湾中间位置,有更多的酒店。怀唐伊,1840年,毛利人和欧洲人在怀唐伊的条约屋(TreatyHouse)共同签署了《怀唐伊条约》。这所房子至今仍屹立在开阔、祥和的公园之内。这里的其它重要景点有雕梁画栋的毛利会堂(MaoriMeetingHouse)、毛利人最大的战舟、旅游中心和艺术馆。怀唐伊在新西兰人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对新西兰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必到”之处。

新中关系

双边政治关系

中国与新西兰自1972年12月22日建交后,双边关系发展顺利,两国领导人保持频繁互访与接触。

双边经贸关系与技术合作

自197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新经贸关系一直稳定、健康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双边贸易增长较快。1991年至1999年间,据中国海关统计,双边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达12%。1997年8月,新西兰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中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市场准入问题达成协议。2004年4月,新西兰政府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