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佩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或章節內容可能是從某個來源處複製後貼上, (2019年5月11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5月11日) |
H·施佩曼(Hans Spemann,1869-1961)德國實驗胚胎學家,是一個出版商的兒子。1869年6月27日生於斯圖加特,1941年9月12日卒於弗賴堡。他中學畢業後曾一度從事出版業工作,後在海德堡慕尼
黑大学攻读医学。读完医科的前期课程之后到维尔茨堡大学攻读动物学、植物学和物理学。在就学期间接受T.H.博韦里建议,研究猪蛔虫的胚胎发育(博士论文),就此打下坚实的形态学基础。毕业后,1894~1908年在维尔茨堡大学动物研究所工作。1908~1914年任罗斯托克大学动物学教授,1914~1919年任威廉皇家生物研究所第二所长,1919~1936年任弗赖堡大学动物学教授。
施佩曼畢生從事兩棲類胚胎早期發育的研究。當蠑螈受精卵分裂為二細胞(即二分裂球)時,他用初生小兒的頭髮在兩個分裂球之間加以結紮,結果每個分裂球都發育成一個完整的胚胎;如果在較晚時期──原腸期結紮,則兩半各自發育為半個胚胎,這意味着在早期和晚期之間發生了某種過程,使胚胎各部分的「命運」確定下來。他把這一過程叫做「決定」。以後,他又通過異位移植實驗,發現在原腸形成之前,如果使外胚層的任何部分與中胚層接觸,都能發育為神經組織;但如將原來要發育為神經組織的外胚層移到不與中胚層接觸的部位,便不能發育為神經組織,從而首次接觸到精確控制胚胎某一部分發育方向的機制問題。他又根據把受精卵結紮為背腹兩半、只有背方一半能產生出正常胚胎的情況,說明背方含有形成整個胚胎所必需的物質。由此出發,他建議H.曼戈爾德在早期原腸胚上把背唇移植到將來產生腹唇的部位,結果在宿主腹方產生出第二個胚胎,於是施佩曼把胚胎的背唇區域稱為組織者。這一發現使他獲得了193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此外,他還研究了眼球與晶體之間的誘導作用,發現缺乏眼泡便不能形成晶體,這裡眼泡是「誘導者」。關於誘導作用的機制,他早期傾向於重視「誘導者」的作用──「誘導者」決定產生出什麼器官。但後來的研究發現,把青蛙的胚胎組織移植到蠑螈胚胎,蠑螈的「誘導者」雖作用於青蛙組織,但仍產生出青蛙的器官,反之,把蠑螈的胚胎組織移植到青蛙宿主,仍產生出蠑螈的器官。這表明被誘導組織所產生出的器官的種屬特性,取決於它自己內在的(遺傳的)組成。這使人們對於誘導和反應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施佩曼非常注意具體結構和器官的發育。剛進入20世紀,施佩曼就開始研究蛙眼晶狀體的發育過程,晶狀體是從外胚層發育來的,與產生腦組織的視杯外側相鄰。施佩曼是顯微解剖大師,他利用他首創的胚胎移植方法證明,視杯的存在與晶狀體的形成有着直接的關係。他發現,如果在視杯組織與外胚層接觸之前移開視杯,那麼在外胚層中便不會發育出晶狀體;如果將分化的視杯組織移植到正常情況下不能發育出晶狀體的外胚層區域,則這一區域竟發育出了晶狀體。施佩曼由此得出結論:視杯能夠引起任何與它接觸的外胚層區域分化成晶狀體。他將這一過程稱為誘導,誘導作用並不是一種簡單的機械作用,而是一種複雜的生化作用。施佩曼認為,在複雜器官的發育過程中,是一系列誘導過程在起作用,例如,中胚層誘導腦的形成,腦的中間區域又誘導了視神經和視杯的形成,而視杯又誘導了晶狀體的形成,前一步的被誘導組織成了下一步的誘導組織。
施佩曼進一步提出,在發育過程中,一定存在一種能夠誘導以後反應的基本誘導物,他後來稱之為「組織者」。他與他的學生進行了一個實驗試圖證實「組織者」理論。他們從一個早期胚胎的某一區域移植了一塊組織到另一早期胚胎的不同區域,結果誘導該區域發生了變化。當他們將位於胚孔的原口唇部分移植到宿主胚胎時,產生了一種新的胚胎,於是施佩曼認為原口唇區域可能充當了組織者的角色。可是施佩曼還不能解釋「組織者」本身的性質及誘導的機制,他只是猜測,組織者可能是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
施佩曼的工作受到同行的讚賞,他因實驗胚胎學的成就,於1935年獲得諾貝爾獎。但到了30年代後期,他的組織者理論逐漸失去了吸引力。一些胚胎學家(主要是在美國)開始注意將胚胎學與當時新興的學科——遺傳學結合起來。
旋佩曼的成就來自他對實驗設計的周密思考,使實驗結果能明確地回答所提出的問題。此外,他根據實驗要求自製工具和他精巧的操作技術也起了很大作用。
施佩曼是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名譽博士以及20多個國家的科學院的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