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施国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施国祁,字非熊,号北研浙江归安人。家贫,早年在外经商,是布店掌柜。与同里张凤苞皆为廪膳生,肄业于西湖诂经精舍,与邢典杨凤苞称“南浔三先生”[1],好学不倦,寓居北浔之时,经理棉花店,设有吉贝肆,有楼名曰“吉贝居”,读书著述于其中[2]。曾读《金史》十馀遍,撰成《金史详校》十卷,住处曾“毁于火灾,著述多烬”[3],后再依记忆补缀成书,已非初稿[4]。卒年七十多岁,无子。另著有《礼耕馆诗文集》、《外集》、《丛说》、《金源札记》三卷、《元遗山集笺注》十四卷。

元好问集笺注例言十四则

是集,元刻为严忠杰中统壬戊本,张德辉类次。诗文共四十卷,前有李冶、徐世隆二序,后有杜仁杰、王鹗二引,书佚不得见。考徐序有“评乐府”语,则《新乐府》五卷,当并入刻,

或别自为卷。至明刻,乃削去。《文渊阁书目》,十二册,《菉竹堂目》同。《绛云楼目》,全集。《内阁藏书目》四十卷。《季沧苇目》、《传是楼目》、《简明目》,俱同,储氏《附录》一卷,内诗十四卷,文廿六卷。案,国史《经籍志》云,五十二卷,乃耳食之说,不足据。 明刻为李叔渊宏治戊午本,诗文仍四十卷,有储瓘、李叔渊二序。集中二十二卷,元阙两页。外《附录》一卷,乃储氏从《中州》等集采诸赠言订入者。何燕泉云“《遗山集》今刻河南”者,即此本也。是书刘疏雨眠琴山馆有之,借校笺本。如一卷出京诗注:“史院得告归嵩山寺下。”“ 寺”,此作“侍”。又《丰山怀古》句:“自古南邻雄。”“邻”,此作“都”。又二卷《移居》句:“运瓮古城隈。”“瓮”,此作“甓”。又句:“自信颇相悫。”“相”,此作“亦”。又二十八卷《大丞相碑》:“谗夫之媒孽。”此“谗”上有“辨”字。又三十三卷《邓州仓记》:“差人之劳,不能给二人之食。”“差”,此作“十”“二”此作“一”。又三十一卷《藏云墓表》:“再略蒲鲜。”“鲜”,此作“ 解”。集中藉以订正者,不可枚举,略指一二,不备载。

国朝刻为华希闵康熙庚寅本,诗文仍四十卷,古赋四首,五古一百二十九首,七古七十八首,杂言三十六首,乐府四十八首,五律八十四首,七律二百九十三首,五绝二十五首,六言四首,五七言一首,七绝五百八十二首。共一千二百八十首。大抵祖中统而祢宏治者,仍载《附录》一卷,及李、徐、杜、王四《序》、《引》,削去李、储两《序》,而弁以魏学诚大字《序》,外增附录诗五首。此刻盛行,传是楼所藏,查初白所评,赵容江所易,赵云松所说,皆是。甲辰岁,从杨拙园夙好斋乞得,即小笺底本也。 眠琴山馆又藏元刻曹益甫至元庚午本,有段成已序。止诗二十卷,无文,其诗亦一千二百八十首,续采八十一首。五古十二首,七古四首,杂言三首,乐府二首,五律八首,七律三十三首,七绝一十九首。此张德辉类次所遗者,三刻皆无。今并依类收入各卷后。即校笺本,如三卷《觅古铜爵》句:“应是杜康祠下得”,“是”,此作“自” 。又四卷《赠答张仲文》句:“疑作金荃怨曲栏畹辞”,“栏”,此作“兰”。又《天涯山》句:“断岸何缘此天姥”“此”此作“比”。

金史

金史》为元朝脱脱等撰之纪传体金代史,共135卷。包括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1卷,记述了从女真族的兴起到金朝建立和灭亡。后附《金国语解》1卷。清朝施国祁有《金史详校》10卷。

金史》纂修始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中统二年(1261年),议修辽、金二史。灭宋后又议修辽、金、宋三史。但终因体例无法确定而不能成书。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诏修辽、金、宋三史,以中书右丞相脱脱为都总裁官,翰林学士欧阳玄等六人为总裁官,主持修纂。五年十月,辽、金、宋三史告成。元人修《金史》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有金代实录,包括完颜勖所撰《始祖以下十帝实录》三卷,以及《太祖实录》、《太宗实录》、《熙宗实录》、《海陵实录》、《世宗实录》、《章宗实录》、《宣宗实录》等。唯卫绍王无实录,现存的材料是由王鹗多方收集而来。金末的事迹则多取材于元好问的《壬辰杂编》和刘祁《归潜志》、王鹗《汝南遗事》、杨奂《天兴近鉴》等。由于《金史》依据比较完整的《实录》,经元好问、王鹗等补充,元初以来又经几度修撰,实际上是经营已久,与宋辽二史仓卒成书不同,故在三史之中号称最善。传记中有关诸人参预的同一事件,则在首要人物的传中详见事实本末,其他传中则旁参侧见,避免重述。但是,《金史》也存在一些记事互相矛盾、重叠,史实错误、疏略,年次颠倒脱舛,人地名混乱和记述战事则扬胜讳败的现象。清人施国祁著《金史详校》十卷,校勘和考订《金史》四千余条。

金史》于元至正年间刻成。明代有南北两监本、清有武英殿本。乾隆间,四库馆臣校勘武英殿杰将地名、人名等译名任意改译,造成混乱。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衲本《金史》,是以元至正刊一百三十五卷本(其中八十卷是初刻,五十五卷是后来的复刻本)影印的。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金史》标点校勘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并与监本、殿本参考,又参考有关史料进行校勘,吸取了前人的考订成果,是目前较好的版本。

注释

  1. 周子美《南浔丝业小史》说:“邢家清初居于南浔西栅,称仓桥邢氏。邢典,字书城,积学能文,但家赤贫,与施国祁、杨凤苞称南浔三先生,终身以授徒为业。”
  2. 施国祁:〈吉贝居暇唱自序〉,同治《南浔镇志》卷二四
  3. 清史稿》卷四八六
  4. 《清代学人列传·施国祁》:“今所存者,大半出自记忆补缀,故现刊《详校》止十卷,盖非其初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