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无粥不欢(杨华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无粥不欢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无粥不欢》中国当代作家杨华玉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无粥不欢

早秋时节,市场上已经有早熟的玉米粉出来的玉米面,买了二斤,早餐便添了一碗黄橙橙金灿灿的玉米面粥了,一碟小菜,便可以吃的贴心暖胃,心满意足。金黄的玉米面粥散发着原始玉米的香味,让人回味悠长。一碗简简单单的粥,在氤氲着的香味中,不知不觉又将我带回到久远的岁月里。

算起来,我与粥的渊源记忆在年幼时便开始了,那时候喝粥,和养生药用什么的没有半点关系,喝饱肚子才是关键,一锅热气腾腾的大碴子粥在清贫年代里足以支撑起食物的半边天。因为父母不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所以他们一直不太喜欢喝这种大碴子粥,但这丝毫不妨碍母亲熬出一锅好粥的技艺,一个土灶,一口大铁锅,一抱木头绊子,半盆泡好的大碴子和大豆,就足以成就一锅香喷喷的粥了。这种大豆不是黄豆,是从老了的豆角里扒出来的豆,老百姓都管这种豆角叫苏联翻白眼,外皮花溜溜的,有深色,有浅色,煮熟了又香又面,它们与大碴子掺和在一起那就是绝配,少了哪一种,煮出的粥便会索然无味。火候也是一锅好粥的关键,火候大了,煮出的粥粘稠无汁,变得粥不粥,饭不饭,火候不到,便会清汤寡水,不香不糯,而只有恰到好处的火候,才能煮出一锅香滑软糯的好粥,母亲恰好将这一火候问题掌握得炉火纯青。

到了饭点的时候,只要你去看,家家的烟囱缭绕着袅袅炊烟,家家的饭桌上都少不了大碴子粥。灯光温暖,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每个人眼前一碗大碴子粥,大葱蘸酱,玉米面饼子或者馒头,吃的其乐融融,而馒头是不能经常登上饭桌的,太奢侈了,有时候则是煮一锅高粱米粥,但正宗的东北人的饭食上是绝对少不了大碴子粥的。母亲会经常变换点花样,秋天用窝瓜与大米煮粥,又香又甜,也用窝瓜与玉米面合在一起煮,有时会煮小米粥,还有小米面粥,但更多的还是大碴子粥,对于从小就爱喝粥的我,这些粥是百喝不厌的。

一碗粥,伴随着我度过了童年少年的时光,及至长大了,仍然爱喝粥,爱喝母亲煮的粥,一直到母亲老去,再也不能为我煮一顿粥的时候,我恍然惊醒,今后的日子里,我只能喝自己煮的粥了。而今,人到中年,一日三餐中,粥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少了粥仿佛是少了一份独守的清欢。玉米面粥,大米粥,小米粥,高粱面粥,南瓜粥,红豆粥……虽然少了柴火与大锅,用小锅,用电饭锅,用燃气煮出的粥,细细品味,味道上与柴火和大锅煮出的粥还是有些许差别,只是对于爱喝粥的我来说,这些许差别浑然不知。这么多年了,却已经很少煮大碴子粥,也说不出是不想喝了,还是再也煮不出母亲的味道。

在古代,最早对粥的描述和定义的是儒家经典之一的《尔雅》,“粥者”,米与水成糜之稀者也。北宋文人张文潜写的《粥记》中所阐述的食粥养生法:“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腔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而粥始作药用价值的是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养生,各种养生粥也登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而我爱喝的,仍然是一碗家常粥,仍然百喝不厌,乃至无粥不欢。

[1]

作者简介

杨华玉,聊城人,中国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