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草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曬草灣 |
---|
|
曬草灣(Sai Tso Wan),又名茜草灣,是香港九龍觀塘區茶果嶺及藍田之間的海灣,其毗鄰白泥山亦被稱為曬草灣。藍田站興建在白泥山山坡內,藍田站D出口穿過山坡直接到達白泥山滙景花園第17座旁匯景道及茜發道步行前往滙景花園及麗港城。
曬草灣跟「曬草灣」有別,雖然粵語發音相同,但因為繁體字彙中的「晒」字,字意跟「曬」不同,前者意解「全」、「都」的意思[1]。曬草灣意思為「長滿草的海灣」。
歷史
香港開埠初期,九龍一帶盛行採石業包括茜草灣、牛頭角、茶果嶺和鯉魚門,合稱為九龍四山。
20世紀初,曬草灣一帶主要是垃圾堆填區之用,所以當時又名垃圾灣。
到了香港日治時期,曬草灣曾被稱為塵芥灣,當中的「塵芥」在日文中有垃圾的意思。
1947年,亞細亞火油公司購入曬草灣地段,並填海興建油庫,位置大約在偉發道一帶,現在的麗港公園。
1978年,香港政府在曬草灣建立現代化的垃圾堆填區,稱為曬草灣垃圾堆填區,面積約9公頃,堆放逾160萬噸廢物。厚度最深達65米。
1980年,堆填區關閉,其後空置十多年,至1997年始進行修復工作。當中的2.8公頃土地,於2004年改建成曬草灣遊樂場,乃香港第一個建於已修復堆填區上的永久康樂設施。
1990年代,地產商購入曬草灣地段興建兩個大型私人屋苑:近海的麗港城和白泥山上的匯景花園,基本上現在整個曬草灣已經作住宅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