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爾加托里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普爾加托里猴普爾加托里猴生存於古新紀。這種哺乳動物通常被認為體型較小,有着棕色皮毛而且有一條濃密的尾巴。普爾加托里猴的重量只有1.3盎司,這就使它的體型大約只有存活的最小靈長類馬達加斯鼠狐猴的尺寸。這種哺乳動物有許多牙齒,包括齒冠相對較低的臼齒,這些臼齒或許也食用其它的食物但是專門用於食用水果。2012年10月,研究人員推斷人類最古老祖先酷似松鼠。
科目詳細
原猴類(prosimii):現生的低等靈長類,包括狐猴(lemuroidea)、瘦猴(lorisoidea)、眼鏡猴(tarsiidae)3大類和一些已絕滅的化石類群,構成靈長目中的原猴亞目。其早期代表曾繁盛於第三紀初(距今約6000萬年)。早期的靈長類生活的時代從晚白堊世到晚始新世,其中產自北美的普爾加托里山的普爾加托里猴屬(pur-gatorius)被認為可能是最早、最原始的靈長類。
靈長目是哺乳綱的1目。靈長類為雜食性,具五指型四肢和靈活的手指,手指前端具指甲而無爪或蹄。眼增大,雙眼前視,腦較發達。牙齒也不特化,臼齒方形,上、下臼齒均呈四尖型,齒式為2、1、3、3或2、1、2、3。靈長類不是高度特化的哺乳動物,保留着較多一般性的真獸類的特徵。靈長類與食蟲類有很多近似之處,尤其是早期的和較低等的種類。靈長目最引人注意之處是人類自己在生物學分類系統中也被置於靈長目中。因此,靈長目的化石對研究人類起源將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時,由於靈長目動物的樹棲習性,使其化石較少,更增加了少量靈長類化石的身價。至於人類化石由於直接關係到人類的起源及人種的起源等敏感問題,就更為引人注目。靈長目的分類有不同的標準。
研究進展
2012年10月,耶魯大學一位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也是研究的合著者斯蒂芬-切斯特說道:「踝骨化石表明它擁有同今天居住在樹上的靈長類動物一樣靈活的踝關節。這種靈活性能夠讓它的腳向不同的方向轉動來適應不同角度的樹幹和樹枝。」切斯特補充道:「它也表明最古老的靈長類並不具備現在存活的許多靈長類動物那種伸長的腳踝,伸長的腳踝被認為與跳躍行為有關。」與他一起進行這項研究的同事包括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喬納森-布洛赫、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退休教師兼大學古生物學博物館館長威廉-克萊門斯。
在分析了這些化石之後,研究者認為普爾加托里猴的專業踝骨在早期靈長類動物的成功進化中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雖然對於普爾加托里猴仍然存在無法解答的問題,這項研究和其它的研究正在更深入的了解這種動物。它的名字是以首次發現它的普爾加托里山命名。
研究者認為,「普爾加托里猴和類似的哺乳動物似乎像是松鼠一樣的樹棲動物,擁有巨大的爪子和濃密的尾巴。」包括飛狐猴和樹鼩在內的這些動物都與靈長類動物有關,但是哪一種最親近卻難以判斷。弗利格爾表述,基因分析能夠用於評估活着的群體之間的生物關係,但是只從化石了解的這些古老動物就無法評估。未來的研究有希望揭開這種神秘動物更多的信息,而且最近的發現是非常有希望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