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暖地泥炭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暖地泥炭藓(学名:Sphagnum junghuhnianum Doz. et Molk.)是泥炭藓科、泥炭藓属丛生藓类植物。植物体较粗大,高可达10厘米,淡褐白色,或带淡紫色,茎直立,薄壁,具大形水孔,中轴黄棕带红色。茎叶大,呈长等腰三角形,上部渐狭,先端狭而钝,具齿,枝丛强枝,倾立。枝叶大形,下部贴生,呈长卵状披针形,渐尖,顶端钝,具细齿,具狭分化边,雌雄异株。雌苞叶较大,卵状披针形;孢蒴近球形;孢子散发后具狭口,赭黄色,具粗疣。

暖地泥炭藓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浙江、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西藏、云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尼泊尔、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地区及日本均有分布。多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暖热地区,沼泽地,潮湿林地,树干基部及腐木上。有时也与其它泥炭藓混生在一起。

暖地泥炭藓在湿地修复、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应用价值。

形态特征

丛生藓类。植物体较粗大,高可达10厘米,淡褐白色,或带淡紫色,干燥时具光泽。茎直立,细长,表皮无色细胞特大,薄壁,具大形水孔,侧壁具纵列小水孔;中轴黄棕带红色。茎叶大,呈长等腰三角形,长约1.8毫米,基部阔约0.7-0.85毫米,上部渐狭,先端狭而钝,具齿,上部边内卷,狭分化边向下不广延;无色细胞狭长菱形,位于叶上段的细胞壁密被螺纹及水孔,基部疏被螺纹,背面多具成列之半圆形对孔,腹面具多数大形圆孔。枝丛4-5,2-3强枝,倾立。枝叶大形,下部贴生,先端背仰,呈长卵状披针形,渐尖,长1.5-2毫米,宽0.8-0.9毫米,顶端钝,具细齿,具狭分化边,上段内卷;无色细胞长菱形,具多数膜褶及稍突出的螺纹,腹面基部及边缘有多数大而圆形的无边水孔,背面具半椭圆形厚边成列的对孔及大而圆形的水孔;绿色细胞在叶片横切面观呈三角形,位于叶片腹面,背面完全为无色细胞所包被。雌雄异株。雌苞叶较大,卵状披针形;无色细胞阔菱形,往往有多次分隔,无纹孔。孢蒴近球形;孢子散发后具狭口;孢子呈四分孢子形,赭黄色,具粗疣,直径约19-21微米。

主要价值

暖地泥炭藓的生产效益虽没有泥炭藓与多纹泥炭藓高,但在湿地修复、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应用价值。[1]

产地生境

暖地泥炭藓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浙江、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西藏、云南(彝良、大关、昭通、贡山、福贡、中甸、鹤庆、腾冲、大理、漾濞、昆明、安宁、寻甸、双柏、屏边、景东、凤庆等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尼泊尔、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地区及日本均有分布。多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暖热地区,沼泽地,潮湿林地,树干基部及腐木上。有时也与其它泥炭藓混生在一起。

生长习性

孢子体发育过程:4月下旬,孢子体开始形成。从最初的孢子体形成到大部分孢子体成熟、孢子释放,为期近两个月。4月末孢子体开始形成时,孢子体在雌孢叶中由翠绿色透明状球体到黄绿色、淡褐色、褐色、深咖啡色球体,最后呈深咖啡色圆柱体和喇叭状,总共历时50天。前4周孢子体在雌孢叶中生长,孢蒴由翠绿色透明状球体到黄绿色孢子悬浮孢蒴内,再到淡褐色,蒴柄长仅5厘米左右。第5周孢蒴伸出雌孢叶,蒴柄生长加快,一周长了10厘米,是前四周增长速度的8倍,说明前四周配子体的物质与能量主要用于孢蒴内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与孢子发育,第5-6周是新形成的孢子个体生长,第7周孢子成熟,蒴盖打开,孢子飞出,孢蒴由球形变成圆柱形和喇叭形。观察实验发现孢蒴由最开始的透明状到半透明,第三周表现为2/3以上部分呈黄色,以下部分为透明状,说明孢子主要在孢蒴2/3以上发育。暖地泥炭藓成熟孢子体呈橙黄色粉末,四面体结构清晰,极面观呈圆三角形,赤道面观呈扇形。孢子体均出现三裂隙结构,唇状,稍细,长为极半径的2 /3,裂隙表面布满疣状颗粒物,近极端的三个面凹陷无褶皱分布少量的疣状颗粒物,远端面不平整,布满疣状颗粒物。孢子个体在孢蒴间散乱分布,大小存在差异。

繁殖方法

采自池边的暖地泥炭藓生长旺盛,厚度达10厘米。采集15厘米×30厘米的小样方,整块搬移,植于花盆(长35厘米、宽17厘米、高20厘米),进行室内培植。花盆底部放置1-2厘米的土壤。第一次浇水将盆内土壤全部浸湿,以后每周对每个花盆浇450毫升水(采用自来水,pH7.05,铵离子浓度0.36毫克/升)。温度在17℃-26℃间,湿度保持在85%左右,采取自然光线,不受阳光直射,光照强度在0-5300勒克斯之间。暖地泥炭藓孢子体生长率51.2%,其中有31.3%配子体上生长1个孢蒴,22.8%的生长3个孢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