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曹邦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曹邦輔
出生 1502年
菏澤市定陶區
逝世 1575年
職業 官員、軍人、作者

曹邦輔(1502~1575),字子忠,號東村,菏澤市定陶區冉堌鎮曹樓村人 ,明嘉靖年間抗倭名將,有《軍機事宜》、《名將方略》流傳於世。他曾歷任元城(今河北大名)及南和(今屬河北)知縣、雲南道御史、陝西巡按、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恃郎、南京戶部尚書等職。 [1]

曹邦輔體恤民間疾苦,敢於抨擊權貴,秉公執法。在元城任知縣期間,"歲減里甲,輕徭薄賦,"又放千金賑濟貧困百姓,使他們度過了難關。在雲南道御史任上,他彈劾腐官,豪強畏服。在巡視河東鹽政時,他核查鹽丁私人通商,營私舞弊後,創立經商機制,於是河東鹽業大興,每年的捐稅收入倍於常年。 [2]

在陝西巡按任上,他考核吏治,對宗室殺人反誣治於人者極為憤慨。幫輔秉公執法,不畏權貴,核實案情,平冤昭雪,使受誣陷者多以辯明,制止了邪惡,申張了正義,百姓呼為真御史。

隆慶二年(1568),升任南京戶部尚書。萬曆元年(1573),自陳年高,乞告引退,四次上疏方准。明萬曆三年(1575),病逝於家中,終年75歲,贈太子少保。[3]

簡介

曹邦輔(1502~1575)字子忠,號東村,山東菏澤市定陶區王雙樓鄉曹樓村人。抗倭名將。

1532年進士,先後任元城(今河北大名)及南和(今屬河北)知縣、雲南道御史、陝西巡按、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恃郎、南京戶部尚書等職。體恤民間疾苦,敢於抨擊權貴,秉公執法。

巡按應天時,倭寇作亂,進犯南京等地,邦輔親披甲冑率兵追至蘇州,後又以火槍火炮擊毀敵船,殺敵600餘人,倭寇大敗。著有《軍機事宜》、《名將方略》等書。

曹邦輔體恤民間疾苦,敢於抨擊權貴,秉公執法。任元城知縣期間,"歲減里甲,輕徭薄賦",又放千金賑濟貧困百姓。在雲南道御史任上,彈擊奸邪,豪強畏服。巡視河東鹽政時,核查鹽丁私人通商,革除占窩營私舞弊,創立經商機制,河東鹽業大興,每年的捐稅收入倍於常年。

在陝西巡按任上,他考核吏治,對宗室殺人反誣治於人者極為憤慨,秉公執法,不畏權貴,打擊邪惡,百姓呼為真御史。

曹邦輔還是一位著名的抗倭將領。任考察院左都御史巡按應天時,適值倭寇登陸劫掠擾亂。倭寇聚柘林、犯南京、破漂水、抵宜興、進據陶宅,百姓深受其害。

邦輔親披甲冑,督軍擊剿,令副使王崇古圍困倭寇。倭寇大敗,退入太湖。邦輔麾軍抵進,追至蘇州滸墅關,一日七戰七捷,斬獲390餘名,生擒74名。邦輔身不解甲,又督軍餉,帶水兵防禦水溝。時值副將何卿師潰,邦輔率師增援,命人以神槍火炮搗毀敵船,前後俘斬600餘人。

侍郎趙文華聞倭寇被圍,日夜兼程,欲搶奪邦輔功勞,行至楊家橋,寇已盡殲。邦輔捷書先奏。趙文華因邀功不成而懷恨在心,反誣奏邦輔"避難擊易",虛報軍情。總督楊宜亦奏邦輔"故違節制"。他們均以私怨誣邦輔三戰三敗。

給事中夏?、孫?為此鳴不平。趙文華還京奏言:"賊易滅,督托非人,致敗。臣昔論邦輔,遂媒孽臣,東南塗炭何時解。"世宗不察虛實,不辨是非,遂下詔逮系邦輔,謫戌朔州。時論憤惋不平,吳人立生祠祭祀,以表敬意。

邦輔善領兵,諳兵法。1567年(明隆慶元年),為左副都御史,協理院事,進兵部侍郎後,理戎政。未幾,轉左侍郎兼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京師京營士兵驕豢已久,邦輔在治理宿弊的同時,"又疏城外紮營之失,守城八戰之法",士卒無不佩服。

成就

曹邦輔一生著有《軍機事宜》、《性說》、《樽俎對談》、《說物寓武》、《防秋小議》等書。 邦輔從政廉潔,居官40年,家無餘資。邦輔在任河南副使時,曾領兵鎮壓柘城一帶師尚詔為首的農民起義軍。

1568年(明隆慶二年),升任南京戶部尚書。1573年(明萬曆元年),自陳年高,四次上疏乞告引退。1575年(明萬曆三年),73歲的邦輔卒於家中。死後贈太子太保。

小說人物

《綠野仙蹤》小說人物

明史曹邦輔傳

曹邦輔,字子忠,定陶人。嘉靖十一年(1532)進士。歷任元城、南和知縣,以廉潔幹練著稱。提升為御史,巡視河東鹽政。巡按陝西,彈劾總督張珩等人冒功,他們都謫戍邊關。調任湖廣副使,補職河南。

柘城叛賊師尚詔造反,攻陷歸德。檢校董綸率民兵巷戰,手刃數賊,與他的妻子賈氏都戰死。敵賊又攻陷柘城,劫獲舉人陳聞詩做主帥。陳聞詩不聽,斬其隨從來要挾他。陳聞詩哄騙他們說:"一定要我同行,就不要殺人,不要放火。"敵賊許諾,將他擁上馬。

他三天絕食,到鹿邑自縊而死。敵賊包圍太康,都指揮尚允紹與他們在鄢陵交戰,被敵賊打敗。尚允紹又在霍山攻擊敵賊,被敵賊包圍,官兵沒有敢前進的。曹邦輔將走在最後的士卒斬首,士卒就競相前進。敵賊大潰,被擒斬的敵人有六百多人。

師尚詔跑到莘縣,被擒。敵賊起兵四十多天,攻破一府、八縣,殺戮十多萬人。曹邦輔與敵人急戰,將他們殲滅。皇帝下詔令賞賜銀幣,升曹邦輔為山西右參政,遷浙江按察使。

三十四年(1555)拜封為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倭寇聚集柘林。他們的黨徒從紹興逃竄轉掠杭、嚴、徽、寧、太平,接着侵犯南京,攻破溧水,抵達宜興。被官軍追逼,逃奔滸墅。副總兵俞大猷、副使任環多次在半路上攻擊他們,但柘林的余賊已經進據陶宅。

曹邦輔督副使王崇古包圍他們,僉事董邦政、把總婁宇協助剿敵。敵賊逃跑到太湖,被官軍追上,並被全部殲滅。副將何卿的軍隊被敵人打敗,曹邦輔援助他們。用火器攻破敵賊戰船,前後俘殲六百多人。侍郎趙文華想竊取他們的功勞。

曹邦輔的報捷之書先奏上皇帝,趙文華非常厭恨。既而趙文華與浙江巡按御史胡宗憲會同曹邦輔進攻陶宅的敵賊,諸路營軍都被敵人擊敗。敵賊撤退時,曹邦輔進攻他們,又被打敗,被剝奪俸祿。趙文華上奏告曹邦輔避難擊易,致使戰敗,總督楊宜也奏曹邦輔故意違抗節制。

給事中夏木式、孫..為曹邦輔抗爭,曹邦輔沒有獲罪。趙文華回到京城,上奏余賊已掃盡,而巡按御史周如斗又奏失敗的情況,皇帝很懷疑趙文華。

趙文華因而說":敵賊容易殲滅,督撫的人員不當,致使戰敗。我過去論告曹邦輔,夏木式、孫..卻生事誣衊我。東南塗炭何時能解除啊。"於是逮捕拘囚曹邦輔,將他謫戍朔州。

隆慶元年(1567),楊博治理吏部,起用曹邦輔為左副都御史,協助處理院事。晉官兵部右侍郎,管理軍政。不久以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他說修治邊牆並非上策,應當緊急練兵;兵練成之後才能謀議邊事。

用給事中張滷的話,召曹邦輔為右都御史,掌管院務。皇帝因京營事重,改協理為閱視,將京營交給懂得軍事的大臣,遂以左都御史召還任職。之後,聽從恭順侯吳繼爵的話,又改閱視為提督。

不久,轉為南京戶部尚書。上奏督倉主事張振選不聽管束。吏部因而說:"過去執政喜歡別人取悅自己,屬下的官吏依靠它來作為奧援。構陷朝堂上官員,以至於屈身降意,倒置名份。在外的巡按御史也曲庇進士推為知己,監司賢與不肖出自他的口吻。

禍害政治沒有比這更厲害的。"穆宗深深感到這些話是對的,於是貶黜張振選,整治內外諸司,但終不能改變。

曹邦輔多次乞求退休,皇帝不聽。萬曆元年(1573)獲准去京師,又因病請求離去,並且說辛愛有非分的企圖,應當謹慎防備他。於是引退離去。過了三年,死去。贈太子少保。

曹邦輔廉潔剛直。在吳中被逮時,有司送上所儲俸錢,被揮之出去。做官四十年,家裡沒有餘錢。巡撫、巡按向皇帝報告這個情況,皇帝下令派遣右評事劉叔龍為他營造墳墓。

參考來源

  1. 曹邦輔 ,定陶區歷史人物介紹網
  2. 曹邦輔 ,定陶區歷史人物介紹網
  3. 曹邦輔 ,定陶區歷史人物介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