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有孔蟲類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有孔蟲類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有孔蟲類是原生動物肉足蟲綱根足蟲亞綱的一種單細胞動物。


簡介

有孔蟲類 Foraminiferida,Foraminifera

為原生動物肉足蟲綱根足蟲亞綱的單細胞動物。現在的地球上所有的海域雖均有分布,但在生物學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化石種類很多,不少是標準化石或示相化石(facies-fossil)(參見貨幣蟲類)。從地層中獲得許多個體,根據其群體特徵進行分帶和對比。有浮游的和底棲的,根據對水溫、鹽類濃度、深度、海底等環境敏感的種類,可以有效地推測地層沉積情況。古生代的紡錘蟲類、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大型有孔蟲類和浮游性有孔蟲類的分帶,是國際對比所使用的著名例子。古生代以後的種類,記錄已達1萬種以上。由構成身體原生質的分泌所形成的殼具有多數小孔,或一端有一大的開口,原生質從孔或開口伸出殼外形成偽足,用以攝取食物或進行運動。身體大小一般為1毫米左右,大型的約達厘米。殼常分許多室,形成螺旋狀、旋渦狀、同心圓等,同一種類有球形和微球形,前者是從後者經無性生殖而來,後者是前者通過有性生殖產生的,顯有世代交替現象。

評價

有孔蟲都是單細胞的,它們身體柔軟,平時將身體藏在殼裡,只伸出絲狀的假足,用來捕捉細菌和單細胞藻類。有孔蟲的族群數量之豐富,令人大開眼界。它們的繁殖能力很強,既可以有性繁殖也可以無性繁殖。但大多數種類的有孔蟲都會進行有性生殖,生殖時間約為二到三天。小的種類,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同時進行,時間較長,需要一到兩個月完成一次生殖周期。但是,不論是有性生殖還是無性生殖,最終是以母體的死亡而終結。一個母體在一個繁殖周期內,可以產出上千個子體。因而,深海探測者們分析,有孔蟲應該是除了細菌之外,海洋中數量第二多的生物。


有孔蟲還會產生外殼,它們會分泌碳酸鈣或者硅酸鹽,將身體包裹起來,形成外殼。有孔蟲經常會群體聚集在一起,當大量的有孔蟲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它們分泌的硬質外殼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碳酸鈣岩石。有孔蟲死去之後,就會在這些岩石中遺留下大量的孔洞,這也是為什麼叫它們叫有孔蟲的原因。也不是所有的有孔蟲都能分泌硬質外殼,在深海里,隨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可供有孔蟲製造外殼的鈣質越來越少。所以在海底的最深處,人們發現的大多數都是只有一層軟殼的有孔蟲。這些有孔蟲死後,沉降到海底,它們是是海底泥土的重要來源。


有孔蟲絕大多數都是海生動物,它們對海水的鹽度要求非常高,只有海洋這種鹽度較高的地方才符合有孔蟲的生存要求。當然,在一些鹽度較高的內陸鹹水湖,或者入海口等地也會發現有孔蟲的身影。這和有孔蟲的身體結構有關,有孔蟲的細胞質鹽度非常高,只有在鹽度較高的水中,有孔蟲才能維持體液平衡。在淡水中,有孔蟲的身體會因為吸水過度發生膨脹,並致其死亡。


有孔蟲是所有海洋生物中抗壓能力最強的,它們可以抵禦比自身細胞質壓力強兩千多倍的水壓。在世界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這裡的深度比珠穆朗瑪峰還深,其壓力是海平面的一萬多倍。沒有任何的大型動物能夠承受如此強大的壓力,所以這裡非常地荒涼。然而,在進行深海探測時,人們驚奇地發現,這裡生活着大量的軟殼有孔蟲。在馬里亞納海溝最深的挑戰者深淵,這裡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人們發現,這裡幾乎到處都可以找到有孔蟲的身影。有孔蟲生命力之頑強,也是它們為什麼能夠在地球上生存了五億年的時光卻不滅絕的重要原因。


有孔蟲對環境的反應特別敏感,溫度、海水深度、海水的鹽度都會影響有孔蟲的分布。一般來說,溫度越高,海水鹽度越大,有孔蟲的生命力越旺盛,海水深度越深,有孔蟲的生命力越不活躍。這一點可以從有孔蟲的蟲殼硬度得到印證,溫度高鹽度大的海域,往往能找到大量的硬殼有孔蟲,而在海水深度最深的地方,鹽度和溫度都較低的地方,往往生活着大量的軟殼有孔蟲。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