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異功能的娘(王秀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有特異功能的娘》是中國當代作家王秀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有特異功能的娘
娘是一位小腳女人。她沒文化,15 歲嫁入我們王家,就此開啟了養育子女、侍候公婆的平凡人生之旅。然而,娘卻有着一些看似「特異功能」的非凡之處,也正因如此,她在平凡之中又顯得極不平凡。
娘的眼睛仿佛有着 X 光般的穿透力。在不點燈的漆黑夜晚,娘竟能自如地紡線。紡線可是個技術活,紡線前搓軲錐時,就得保證大小接近、粗細一致、鬆緊相同、密度均勻,而正式紡線的要求更為嚴苛。開始時,右手搖轉把手帶動紡車,左手拇指與食指捏住軲錐,讓其接觸紡線軸子的螺旋尖,快速旋轉的軸子將鬆軟的棉花纖維捻成線,隨即右手倒轉紡車,左手回抽軲錐,紡出最初那段線後,右手再把順時針搖轉的紡車倒轉一下,線便纏繞在紡線軸外套的轆浮褲上,接着就正式開始紡線了。紡車轉速必須與軲錐抽拉的快慢巧妙配合,右手紡車轉得快、左手裡軲錐抽拉得慢,線就會纏成一團;右手紡車轉得慢、左手捏的軲錐抽得快,線則會斷掉。所以左右手必須協同運作,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通常得雙眼緊緊盯着各個部位,心中還得小聲念叨:「左手拉,右手轉,不急不慢紡好線,右手快了纏,左手快了斷,心靈手巧來紡線。」稍有差池,紡出的線就粗細不均,稍一疏忽便會前功盡棄,只能重新再來,既費功夫又耗材料。而這一切,一般都要靠眼睛觀察與大腦指揮。可娘在黑夜裡卻僅憑手中感覺,就能自然順暢、得心應手地紡線。白天娘忙着全家人的吃喝,一有空就紡會兒線。我常騎在娘腿上玩耍,看着棉花軲錐在娘手中像變魔術般變成細線,線軸上的線穗子如魔法加持般不斷變大變胖,我興奮不已,搖頭晃腦地隨着紡車節奏唱道:「李大娘,王大娘。一條繩子絆脊樑,頭大腰細雙腳小,嗡嗡叫着把線紡,紡出好線織好布,織成好布做衣裳。」與嗡嗡的紡車轉動聲交織成一曲美妙的協奏。白天娘極為忙碌,紡線大多在晚上進行,那好聽的紡車嗡嗡聲常伴我入眠。
娘常說,晚上紡線好處多,一來能讓白天有時間做其他重要活計,二來干擾少,能坐得住,出活多。娘成年累月地紡線,自家夠用後便拿去售賣,賣線換來的錢用來購置土地,使得原本貧困的家庭過上了相對富裕的日子。我曾問娘,別人紡線都點燈,為何你不點?娘說:「天天晚上紡,若點燈得耗費多少洋油啊,省了錢給你交學費買書不好嗎?」我又追問,嬸子大娘都夸娘紡的線最好,牽機合線的織布師傅也說周圍十幾個村就數娘紡的線出色,在漆黑一片中,娘是如何紡出來的呢?娘不但不回應,反而問我:「瞎子吃飯會吃到鼻子裡去嗎?」我答不會。娘問為何,我眨着眼睛直搖頭。娘輕撫我的頭認真說道:「只要功夫深,鋼樑磨成繡花針。熟能生巧罷了!」娘這話,對我日後的學習與做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娘好似一台永動機,能連續一個多月不好好睡覺。那時我家有 9 口人,娘一人承擔起做吃做穿、推磨推碾、餵豬餵雞、照顧我們兄妹 5 個以及伺候年老體弱爺爺奶奶的重任。一些小活我們孩子能幫襯點,但主要事務皆由娘操持。常言道,三春不如一秋忙。一到秋天,娘愈發忙碌。30 多天裡,娘就像永動機般,日夜不停運轉。有次深夜,娘去街上推碾,時任村支書的叔叔開會回來路過,便停下打招呼:「嫂子,這麼晚了還推碾呀?」叔叔只見碾子不緊不慢地咕嚕咕嚕轉着,卻未聽到娘回應。於是靠上前去,趴在娘耳邊大聲「餵」了一聲,把娘嚇得一哆嗦:「俺那個娘啊,嚇死我了!我正做着夢呢。」
推完碾,娘回家又推磨,磨出煎餅糊子後接着攤煎餅。天快亮時攤完煎餅,娘直起腰,又忙着做菜。東邊天上朝霞剛泛紅,昨日下午上坡採回的新鮮地瓜葉就變成了一鍋可口的豆沫。疊好煎餅,切上一碗拉疙瘩鹹菜條,再切好蔥、姜和辣椒並拌好。一家人一天的飯菜準備妥當,一切井井有條,忙而不亂,那般自然流暢。
其實娘有好些時候是合着眼做事的,動作大多是條件反射,靠的是身體的本能。太陽爬上東山,露出孩童般的笑臉,忙碌的一天又拉開帷幕。
娘的耳朵仿佛是靈敏的雷達。娘能在很遠之處聽到我的聲音,精準定位我的方位。一天中午,娘正與大娘嬸子在街頭樹底下納鞋底,眾人有說有笑,談論着家長里短。娘突然一聲驚叫,把手中的活計一扔起身就跑。嬸子大娘齊聲問道:「怎麼了?」娘喊道:「俺家小三兒喊娘呢!……」娘聽得沒錯。早飯後我跟着一群大孩子去南山上捕蝴蝶、逮螞蚱,突然飛來一隻拉腿大黃蜂在我頭上狠狠蜇了一下。我疼得厲害,大聲呼喊着娘往家跑,不一會兒跑不動了,只能發出疼痛的呻吟。相隔三里多路,沒想到娘竟能聽得到。
多虧娘及時聽到,喊來父親把我送往醫院,我才得到及時救治。幾乎每次我一聲呼喚,哪怕處於孩童打鬧的喧囂聲中,母親總能敏銳捕捉。那是一種神奇的聽覺,仿佛在她與我之間,有一條無形的聲波專線,我的聲音是此專線中唯一能被接收的信號。
娘還能「未卜先知」。有時,娘比鑽到我心裡還明白,且能在事情發生前就有所預料。我 15 歲那年,小學升初中考試取得全區第一名的佳績。在滿懷信心與一片讚揚聲中,我卻未被錄取,只因姥娘家是地主。我痛苦萬分,連續多日鬱鬱寡歡。時而想上山修道,時而想破罐子破摔,甚至一度想輕生。娘早有預見,特意為我做好可口飯菜,讓我吃好睡好。夜深人靜時,娘對我耐心勸導,告知我人生不會永遠順遂,要經得起大風大浪才是真漢子。娘的話,撫慰了我受傷的心靈,讓我懂得人生,接受挫折,克服衝動,避免了悲劇發生,助我安然度過人生首次危機。
如今娘已 90 多歲,耳不聾,眼不花,記憶力良好,思維也頗為敏捷。一次老伴釘扣子,怎麼也穿不上針。娘說:「看現在你們這些年輕人呀!來,我替你縫。」老伴連忙給娘拿老花鏡,娘卻說不用。片刻工夫,娘就輕鬆愉快地縫好了幾個扣子。
如今我漸漸領悟,娘的「特異功能」實則並非超自然現象,它不過是愛的別樣呈現。娘用心感知世界,用愛編織生活的每一處細節。感恩母親,她那獨特而深沉的愛撐起了一個家。娘的特異功能是善良,是勤勞,是愛,是奉獻,更是那特定歲月與環境下最動人的奇蹟。[1]
作者簡介
王秀貴。筆名琇貴,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人。臨沂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