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级驱逐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朝日级驱逐舰(日语:あさひ型护卫舰,英语:Asahi-class destroyer,预算代号25DD)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平成25年(2013年)拨款新建的通用护卫舰,为海上自卫队成立以来第二次使用之舰名。
简介
朝日级的舰体设计由19DD(秋月级)为基础衍生研发[1],替换1980年代生产的初雪型护卫舰,不续产功能完整的秋月级而启动新计划主要考量有二;其一是秋月级在内部设计仍大量承袭1990年代研发的高波级,在设计上已不符合近代需求;再者秋月级造价持续上扬,决定增加舰队舰艇编装数的海上自卫队难以在执行其它造舰计划的同时负担造舰成本有增无减的秋月级,因此需要更低价的同级产物。
同前所述,朝日级的设计由秋月级衍生;她保留了秋月级舰体、但重新设计了上层结构及动力系统、配备最新型号的反潜侦搜装备,但其它配备予以简化;受惠于严格的成本控制,在平成25年编列预算时仍控制在701亿日币。
设计细节
动力系统
朝日级的轮机是海上自卫队首度在现役战舰上运用燃气涡轮复合电动推进架构,动力设计在飞鸟号实验舰上操作十多年后始成熟化,推进系统包含两具LM-2500ICE(Integrated Engine Controls)燃气涡轮主机与两部2.5MW级电动推进马达。涡轮喷射引擎在低速环境下的燃料耗费效率较差,既往解决方案是搭配柴油引擎,让不同引擎输出由变速箱整合动力之柴燃联合动力方式,COGLAG则是将电力需求增长而日趋高功率化的柴油引擎发电机输出电力同时运用在电动马达推进上;在低速时由电动马达承担输出,高速时燃气涡轮引擎借由变速箱合并驱动,该架构同样在飞鸟号实验舰上操作。相较于海上自卫队既往和美军同步运用之全燃气涡轮复合动力架构,燃料费用上较能节省,但因保持了机械变速箱,作业维持费用上节省较不明显。由于两具LM-2500ICE的总推力可能低于原本秋月级的四具SM-1C燃气涡轮,因此本舰的高速性能可能略有降低。
侦搜设备
相较秋月级功能较为全面,朝日级优先控制成本的目标下被牺牲功能,其中最显著的为防空能力;朝日级的雷达代号OPY-1,虽然外观上与秋月级运用之FCS-3A相同,但实际上为射控系统简化的FCS-3A,称为OPY-1,为C/X波段整合运作之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但拔除了荷兰研发的间断连续照明波(ICWI)装置,换用日本自行研发之连续波照明装置,相关软件控制功能直接整合至CDS之中,如此可以节省购置硬件的经费,但同时以ESSM导弹接战的目标数量有所降低。虽然同样可导引ESSM,但效率上较秋月级差,防空能力只限单舰防空,无法比照秋月级之僚舰防空水准。
朝日级的主要优势在反潜架构,本级舰装备的OQQ-24舰艏声纳与OQR-4拖曳阵列声纳在搜索精度及灵敏度上均优于前代,未来将增设和P-1海上巡逻机搭载之HPS-106搜索雷达相同硬件架构之水面搜索雷达,采用四面式架构。
本级舰雷达的再上一层安装有东芝开发的“潜望镜探测雷达”的阵面[2]。
雷达
原本秋月级将四组FCS-3A阵面分置于前、后两个上层结构顶部,而本舰则将四组OPY-1 C/X波段阵面集中在舰桥上方的构造物中 ;四个雷达阵面集中后,后端信号处理单元就可以布置在距离天线较近的位置,可降低信号传输布线的复杂度 ,此外应也能简化输配电布置;当然,此种设计对于舰艇生存性必定有所牺牲,上部构造遭命中时四部阵面全数瘫痪的可能性增加。此外。 原本秋月级向后的雷达天线放在上层结构末端的机库顶,视线内没什么阻碍物,而本舰则将这两部天线前移到舰桥上部,但为了避开后方的烟囱、机库等构造物,将后部两座OPY-1雷达阵面的安装位置加高。
武装
朝日级虽然承袭秋月级的舰体,规划设计时受制于成本,虽然保留有4组(32管)Mk 41垂直发射系统的容积,但只配备半数(16管);后来建造时还是恢复配备4组(32管)但只有配备(16管)的武器装备 ,其中混合搭载07式垂直发射反潜火箭(VLA),与RIM-162 ESSM导弹。其余武装同秋月级,配备舰艏MK-45 Mod4 五吋62倍径炮5吋舰炮、8枚90式反舰导弹、2座方阵MK-15 Block1B近迫武器系统(CIWS),及直升机库。
舰载机
朝日级一般配备一架SH-60K直升机,机库与秋月级护卫舰大小相同,机库最大可容纳2架直升机。
视频
朝日级驱逐舰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朝日级驱逐舰|电力|秋月|朝日,新浪网,2019-07-23
- ↑ “朝日”级驱逐舰细细品来! ,搜狐,201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