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木欖 |
中文學名:木欖 拉丁學名:Bruguiera gymnorrhiza (L.) Savigny 別稱:五梨蛟,五腳里,雞爪欖, 大頭欖,枷定,剪定,雞爪浪,包羅剪定 拼音:mulan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桃金娘目 科:紅樹科 屬:木欖屬 |
木欖 (Bruguiera gymnorrhiza (L.) Savigny)紅樹科木欖屬喬木或灌木;樹皮灰黑色,有粗糙裂紋。葉橢圓狀矩圓形,長7~15厘米,寬3~5.5厘米,頂端短尖,基部楔形;葉柄暗綠色,長2.5~4.5厘米;托葉長3~4厘米,淡紅色。花單生,盛開時長3~3.5厘米,有長1.2~2.5厘米的花梗;萼平滑無棱,暗黃紅色,萼裂片11~13;花瓣長1.1~1.3厘米,中部以下密被長毛,上部無毛或幾無毛,2裂,裂片頂端有2~3(~4 )條刺毛,裂縫間具刺毛1條;雄蕊略短於花瓣;花柱3~4稜柱形,長約2厘米,黃色,柱頭3~4裂。胚軸長15~25厘米。花果期幾全年。產廣東、廣西、福建、台灣及其沿海島嶼;生於淺海鹽灘。分布於非洲東南部、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澳大利亞北部及波利尼西亞。模式標本采自印度。本種在我國分布廣,是構成我國紅樹林的優勢樹種之一,喜生於稍乾旱、空氣流通、伸向內陸的鹽灘。[1]
形態特徵
株:喬木或灌木,高達6米。
葉:葉橢圓狀長圓形,長7-1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葉柄長2.5-4.5厘米,托葉長3-4厘米,淡紅色。
花:花單生,盛開時長3-3.5厘米。花梗長1.2-2.5厘米;萼平滑無棱,暗黃紅色,裂片11-13;花瓣長1.1-1.3厘米,中下部密被長粗毛,上部無毛或幾無毛,2裂,裂片先端有2-3(4)條刺毛,裂縫間具剌毛1條;雄蕊稍短於花瓣;花柱3-4稜柱形,長約2厘米,黃色,柱頭3-4裂。
果:胚軸長15-25厘米。
產地分布
分布:非洲東南部、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澳大利亞北部及波利尼西亞。
產地: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廣西南部、福建南部及其沿海島嶼,生長於淺海鹽灘,多散生於秋茄樹的灌叢中。
主要價值
經濟:材質堅硬,色紅,很少作土工木料,多用作燃料。樹皮含單寧19-20%。
觀賞:木欖在中國分布廣,是構成中國紅樹林的優勢樹種,樹葉翠綠,胎生植物,能形成自然穩定的生態植物景觀。可作為熱帶、亞熱帶濱海城市以及景區的灘涂、海堤綠化植物,可用於沿海生態景觀林帶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