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木樨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木樨科

中文学名: 木犀科

拉丁学名: Oleaceae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 纲: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目: 捩花目 Contortae

亚 目: 木犀亚目 Oleineae

分布区域: 广布于温带和热带各地

种 类: 共27属400余种

木犀科Oleaceae约27属,400余种,广布于两半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亚洲地区种类尤为丰富。我国产12属,178种,6亚种,25变种,15变型,其中14种,1亚种,7变型系栽培,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连翘属 Forsythia丁香属 Syrmga女贞属 Ligustrum木犀属 Osmanthus 的绝大部分种类均产我国,故我国为上述各属的现代分布中心。[1]

植物形态特征

乔木,直立或藤状灌木。叶对生,稀互生或轮生,单叶、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稀羽状 分裂,全缘或具齿;无托叶;具叶柄;花萼4裂,有时多达12裂,稀无花萼;花冠4裂,有时多达12裂,浅裂、深裂至近离生,或有时在基部成对合生,稀无花冠,花蕾时呈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稀4枚,着生于花冠管上或花冠裂片基部,花药纵裂,花粉通常具3沟;子房上位,由2心皮组成2室,每室具胚珠2枚,有时1或多枚,胚珠下垂,稀向上,花柱单一或无花柱,柱头2裂或头状。果为翅果、蒴果、核果、浆果或浆果状核果;种子具1枚伸直的胚;具胚乳或无胚乳;子叶扁平;胚根向下或向上。染色体基数x=11-24。   识别要点:木本。叶常对生。花整齐,花萼,花冠常4裂,多有香味;雄蕊2,子房上位,2室,每室2胚珠。翅果,蒴果、核果或浆果。  

本科模式属

木犀榄属Olea Linn. 本科具有许多重要的药用植物、香料植物、油料植物以及经济树种。连翘的果实是中成药银翘解毒丸的主要成分之一;女贞的果实称女贞子,为常用的补阴药;几种梣属植物的树皮入药称秦皮,广泛应用于消炎解热,有清热、止痢、明目等功效。木犀(桂花)、茉莉花以及各种丁香属的植物,既是提取香精、配制高级香料的原料,又是重要的观赏树种。有些梣属的种类可放养白蜡虫,提取白蜡供工业用,有些为建筑用材树种,也有的为防护林带的造林树种。油橄榄的果实榨油供食用,也可制作蜜饯。 一般认为本科是个自然类群,但它在合瓣花亚纲中的地鳞却常有争议,多数学者把它和马钱科、龙胆科、夹竹桃科、萝藦科一起组成捩花目,并置于木犀亚目之下。但 J. Hutchin- son(1967)却把捩花目分成三个目,并把它和马钱科一起组成马钱目。A. Takhtajan(Ehg. ed., 1969)又把本科独立成木犀目 OLEALES。凡此种种组合均表明其与马钱科、龙胆科、夹竹桃科和萝藦科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尤其因本科的雄蕊简化成2枚,这在捩花目其余各科中是不存在的。   Oleoideae 花萼、花冠常4裂;雄蕊常2枚;子房2室,通常每室含胚珠2枚,稀1或多枚。无内生韧皮部。仅1科,我国有分布。   梣族 Fraxineae Endl. 叶对生,单叶或奇数羽状复叶。花两性、单性或杂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萼4裂或无花萼;花冠4裂或无花冠。翅果,翅着生果端或四周。 2属,我国均产。   雪柳属 Fontanesia Labill. 落叶灌木,有时呈小乔木状。小枝四棱形。叶对生,单叶,常为披针形,全缘或具齿;无柄或具短柄。花小,多朵组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4裂,宿存;花冠白色、黄色或淡红白色,深4裂,基部合生;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细长,花药长圆形;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短,柱头2裂,宿存。果为翅果,扁平,环生窄翅,每室通常仅有种子1枚;种子线状椭圆形,种皮薄;胚乳丰富,肉质;子叶长卵形,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 x=13。 本属模式种:Fontanesia phillyreoides. Labill. 2种。我国和地中海地区各产1种。   梣属(白蜡树属) Fraxinus Linn. 落叶乔木,稀灌木。芽大,多数具芽鳞2-4对,稀为裸芽。嫩枝在上下节间交互呈两侧扁平状。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稀在枝梢呈3枚轮生状,有小叶3至多枚;叶柄基部常增厚或扩大;小叶叶缘具锯齿或近全缘。花小,单性、两性或杂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于枝端,或着生于去年生枝上;苞片线形至披针形,早落或缺如;花梗细;花芳香,花萼小,钟状或杯状,萼齿4枚,或为不整齐的裂片状,或退化至无花萼;花冠4裂至基部,白色至淡黄色,裂片线形、匙形或舌状,早落或退化至无花冠;雄蕊通常2枚,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通常短,或在花期迅速伸长伸出花冠之外,花药2室,纵裂;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较短,柱头多少2裂。果为含1枚或偶有2枚种子的坚果,扁平或凸起,先端迅速发育伸长成翅,翅长于坚果,故称单翅果;种子卵状长圆形,扁平,种皮薄,脐小;胚乳肉质;子叶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 x=23。 本属后选模式种:欧梣 Fraxinus excelsior Linn. 约60余种,大多数分布在北半球暖温带,少多伸展至热带森林中。我国产27种,1变种,其中1种系栽培,遍及各省区。 本属有许多种是重要的材用树种,其中水曲柳 F. mandschurica Rupr. 是著名的商品木材,为我国东北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花曲柳 F. rhynchophylla Hance 和白蜡树 F. chinensis Roxb. 的材质也很优良,环孔材,晚材管孔略小,轴向薄壁组织明显,木射线在弦向作不清晰的带状,木材结构粗、纹理直不均匀,材质硬而重,边材不耐干缩,常作某些特殊用途,如工具柄、枕木、胶合板以及机械和家具的弯曲部件与座板。本属植物大多数喜光并稍耐荫,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蘖力强,生长迅速,天然或人工更新良好,且抗烟尘、抗病虫害性能均较好,可作园林绿化的观赏树和行道树,也可作护田与堤岸保土树种。本属植物有重要经济价值,一是有几种的树皮作为中药“秦皮”,广泛用于消炎解热,有收敛止泻的功效;一是放养白蜡虫(Ericerus pela,蚧科,半翅目),取蜡为工业上重要原料。其中以白蜡树最常见于栽培,历史悠久,尤以西南各省最盛。 本属国外种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台湾都有引种,美国红梣 F. pennsylvanica Marsh. 生长较快,已被利用作庭园树或行道树,收人本志之中。此外还有美国白梣 F. americana Linn.;墨西哥梣 F. uhdei (Wenzig) Lingelsh.;绒毛梣 F. velutina Torr.;阔叶梣 F. latifolia Benth.;尖果梣 F. angustifolia Vahl subsp. oxycarpa (Willd.) Franco & Alfonso;欧梣 F. excelsior Linn.;花梣 F. ornus Linn. 等在少数地点仅作试验性栽培,本志未予编入。  

丁香族

Trib. Syringeae G. Don 叶对生,单叶,稀复叶,全缘,稀分裂。花两性;花冠4裂。蒴果,种子具翅。2属,我国均产。   连翘属 Forsythia Vahl 形态特征:直立或蔓性落叶灌木。枝中空或具片状髓。叶对生,单叶,稀3裂至三出复叶,具锯齿或全缘,有毛或无毛;具叶柄。花两性,1至数朵着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萼深4裂,多少宿存;花冠黄色,钟状,深4裂,裂片披针形、长圆形至宽卵形,较花冠管长,花蕾时呈复瓦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基部,花药2室,纵裂;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多枚,花柱细长,柱头2裂;花柱异长,具长花柱的花,雄蕊短于雌蕊,具短花柱的花,雄蕊长于雌蕊。果为蒴果,2室,室间开裂,每室具种子多枚;种子一侧具翅;子叶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14。 本属模式种: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约11种,除1种产欧洲东南部外,其余均产亚洲东部,尤以我国种类最多,现有7种、1变型,其中1种系栽培。 本属为重要的经济植物,果实入药,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为我国常用中药。户户皆备的银翘解毒丸,其主要成分之一便是连翘的干燥果实。全属又为早春开花植物,3月初便含苞待放,是庭园布置早春开花植物的理想花木。 Bentham 和 Hooker(1876),Knoblauch(1895),Engler(1936)等系统,均把本属与丁香属 Syringa 一起同置于丁香族 Syringeae。但 Taylor(1945)根据本属染色体基数为14,丁香属染色体基数为23,或22,24,便把它从丁香族中独立出来,成立了连翘族 Forsythieae。除染色体基数不同外,二者形态特征以及种子表面的超微结构也不同,前者花冠黄色,花柱异长,子房每室具胚珠多枚,种子表面多数呈瘤状突起,后者花冠紫色、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柱非异长,每室具胚珠2枚,种子表面多数呈网穴状纹饰,且二者过氧化物酶电泳酶谱也很不一致,因此,Taylor 对本属的处理是值得探讨的。   丁香属 Syringa Linn.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近圆柱形或带四棱形,具皮孔。冬芽被芽鳞,顶芽常缺。叶对生,单叶,稀复叶,全缘,稀分裂;具叶柄。花两性,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与叶同时抽生或叶后抽生;具花梗或无花梗;花萼小,钟状,具4齿或为不规则齿裂,或近截形,宿存;花冠漏斗状、高脚碟状或近幅状,裂片4枚,开展或近直立,花蕾时呈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至花冠管中部,内藏或伸出;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丝状,短于雄蕊,柱头2裂。果为蒴果,微扁,2室,室间开裂;种子扁平,有翅;子叶卵形,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23,或22、24。 本属后选模式种:欧丁香 Syringa vulgaris Linn. 约19种,不包括自然杂交种,东南欧产2种,日本、阿富汗各产1种,喜马拉雅地区产1种,朝鲜和我国共具1种、1亚种、1变种,其余均产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及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故我国素有丁香之国之称。 本属中有不少种类的花是提取香精,配制高级香料的原料;又枝叶繁茂、花色淡雅而清香,故庭园广为栽培供观赏,为庭园中之珍品。欧美对本属进行杂交育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先后曾选育出数百个栽培品种。近年来北京植物园也开展了此项研究,目前已培育成紫云 Syringe oblate cv. "Ziyun",罗蓝紫 S. oblata cv. "Luolanzi",香雪 S. oblate cv. "Xiangxue", 春阁 S. vulgaris cv. "Chun'ge" 等新品种。 Johnson(1957)认为本属与女贞属 Ligustrum 的关系最密切,因此,他主张取消丁香族 Syrlngeae,将本属归入木犀榄族 Oleeae 而靠近女贞属。除本属的短花冠管组 Sect. Ligustrina 与某些女贞属的种类具有共同的花的特征外,二者染色体基数均为23,或本属为22、24,扫描电镜观察种子表面特征多数均呈网穴状纹饰,且二者过氧化物酶电泳酶谱也比较一致。因此,Johnson 对本属的处理意见是值得探讨的。  

木犀榄族

Oleeae 木犀属 Osmanthus Lour.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单叶,叶片厚革质或薄革质,全缘或具锯齿,两面通常具腺点;具叶柄。花两性,通常雌蕊或雄蕊不育而成单性花,雌雄异株或雄花、两性花异株,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再组成腋生或顶生的短小圆锥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花萼钟状,4裂;花冠白色或黄白色,少数栽培品种为桔红色,呈钟状,圆柱形或坛状,浅裂、深裂,或深裂至基部,裂片4枚,花蕾时呈覆瓦状排列;雄蕊2枚,稀4枚,着生于花冠管上部,药隔常延伸呈小尖头;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长于或短于子房,柱头头状或2浅裂,不育雌蕊呈钻状或圆锥状。果为核果,椭圆形或歪斜椭圆形,内果皮坚硬或骨质,常具种子1枚;胚乳肉质;子叶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23。 约30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美洲。我国产25种及3变种,其中1种系栽培,主产南部和西南地区。 本属植物的花都具有芳香味,木犀即为我国著名的香料植物。 本属模式种: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   李榄属 Linociera Sw. 乔木或灌木。叶对生,单叶,全缘;具叶柄。圆锥花序腋生,稀顶生,有时成聚伞花序、伞形花序、头状花序或总状簇生;花较小,两性;花萼小,具4齿或4裂片;花冠白色、淡黄色或黄色,裂片4枚,常深裂至基部,或在基部成对合生至合生成一极短的管,花蕾时呈内向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裂片基部,花丝短,花药椭圆形或长圆形,药室近外向开裂;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短,柱头不裂或先端微2裂。果为核果,常为椭圆形,内果皮近硬骨质,通常具种子1枚;胚乳肉质或无胚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23。 约8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美洲、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我国产6种,1变种。 本属模式种Linociera ligustrina (Sw.) Sw.   流苏树属 Chionanthus Linn. 落叶灌木或乔木。叶对生,单叶,全缘或具小锯齿;具叶柄。圆锥花序,疏松,由去年生枝梢的侧芽抽生;花较大,两性,或单性雌雄异株;花萼深4裂;花冠白色,花冠管短,裂片4枚,深裂至近基部,裂片狭长,花蕾时呈内向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稀4枚,着生于花冠管上,内藏或稍伸出,花丝短,药室近外向开裂;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短,柱头2裂。果为核果,内果皮厚,近硬骨质,具种子1枚;种皮薄;胚乳肉质;子叶扁平;胚根短,向上。染色体基数 x=23。 本属模式种:Chionanthus virginicus Linn. 2种,1种产北美,1种产我国以及日本和朝鲜。   木犀榄属 Olea Linn. 乔木或灌木。叶对生,单叶,叶片常为革质,稀纸质,全缘或具齿,常被细小的腺点,有时具鳞片状毛;具叶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有时为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花小,两性、单性或杂性,白色或淡黄色,干时常呈玫瑰红色;花萼小,钟状,4裂,裂片齿状,或近截形,宿存;花冠管短,裂片4枚,常较花冠管短,稀较长或等长,花蕾时呈内向镊合状排列,稀无花冠;雄蕊2枚,稀4枚,内藏,着生于花冠管基部,花丝短,花药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短或无,柱头头状或微2裂。果为核果,球形、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形,外果皮薄,肉质,内果皮厚而坚硬或为纸质;种子通常仅1枚发育,种皮薄或厚;胚乳丰富,肉质或骨质;子叶扁平,叶状;胚根短,向上。染色体基数 x=23。 本属后选模式种:木犀榄 Olea europaea Linn. 约40多种,分布于亚洲南部、大洋洲、南太平洋岛屿以及热带非洲和地中海地区。我国产15种,1亚种,1变种,分布于华南、西南至西藏,其中1种及1亚种系栽培。

  • 木犀揽属(植物分类学报),阿列布属(植物学大辞典),齐墩果属(中国树木分类学)

  女贞属 Ligustrum Linn. 落叶或常绿、半常绿的灌木、小乔木或乔木。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或革质,全缘;具叶柄。聚伞花序常排列成圆锥花序,多顶生于小枝顶端,稀腋生;花两性;花萼钟状,先端截形或具4齿,或为不规则齿裂;花冠白色,近辐状、漏斗状或高脚碟状,花冠管长于裂片或近等长,裂片4枚,花蕾时呈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近花冠管喉部,内藏或伸出,花药椭圆形、长圆形至披针形,药室近外向开裂;子房近球形,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丝状,长或短,柱头肥厚,常2浅裂。果为浆果状核果,内果皮膜质或纸质,稀为核果状而室背开裂;种子1-4枚,种皮薄;胚乳肉质;子叶扁平,狭卵形;胚根短,向上。染色体基数x=23。 约45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温暖地区,向西北延伸至欧洲,另经马来西亚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东亚约有35种,为本属现代分布中心。我国产29种,1亚种,9变种,1变型,其中2种系栽培,尤以西南地区种类最多,约占东亚总数的1/2。 本属模式种:Ligustrum vulgare Linn.  

素馨亚科

Jasminoideae Knobl. 子房每室具向上胚珠1-2枚,胚珠着生子房基部或近基部。果为浆果,双生或单生,或为扁圆形蒴果。胚根向下。 2族,约4属。我国产2族,3属,其中1属系栽培。   素馨族 Trib.Jasmineae 叶对生或互生,稀轮生,单叶、三出复叶或为奇数羽状复叶。花两性;花萼4-12裂;花冠4-12裂。浆果双生或其中1枚不育而成单生,或为扁圆形蒴果。 约3属。我国产2属,其中1属系栽培。  

素馨属

Jasminum Linn. 小乔木,直立或攀援状灌木,常绿或落叶。小枝圆柱形或具棱角和沟。叶对生或互生,稀轮生,单叶,三出复叶或为奇数羽状复叶,全缘或深裂;叶柄有时具关节,无托叶。花两性,排成聚伞花序,聚伞花序再排列成圆锥状、总状、伞房状、伞状或头状;苞片常呈锥形或线形,有时花序基部的苞片呈小叶状;花常芳香;花萼钟状、杯状或漏斗状,具齿4-12枚;花冠常呈白色或黄色,稀红色或紫色,高脚碟状或漏斗状,裂片4-12枚,花蕾时呈覆瓦状排列,栽培时常为重瓣;雄蕊2枚,内藏,着生于花冠管近中部,花丝短,花药背着,药室内向侧裂;子房2室,每室具向上胚珠1-2枚,花柱常异长,丝状,柱头头状或2裂。浆果双生或其中一个不育而成单生,果成熟时呈黑色或蓝黑色,果皮肥厚或膜质,果爿球形或椭圆形;种子无胚乳;胚根向下。染色体基数x=13。 约200余种,分布于非洲、亚洲、澳大利亚以及太平洋南部诸岛屿;南美洲仅有1种。我国产47种,1亚种,4变种,4变型,其中2种系栽培,分布于秦岭山脉以南各省区。 本属后选模式种:素方花Jasminum officinale Linn.  

夜花属

Nyctanthes Linn. 小乔木。小枝四棱形。叶对生,单叶,全缘或具齿,两面被糙硬毛。花芳香,两性, 3-7朵组成头状花序,外具总苞状苞片数枚,头状花序复集成聚伞花序;无花梗;花萼管状,先端具5-6枚不明显的齿;花冠高脚蝶状,花冠管短圆柱形,裂片4-9枚,开展,花蕾时呈覆瓦状排列;雄蕊2枚,几无花丝,着生于花冠管喉部;子房2室,每室具向上胚珠1枚,花柱短,柱头近头状,2裂。蒴果,常近圆形,两侧压扁,与隔膜相平行,成熟时开裂成2枚近盘状的果爿;种子扁平,圆形,种皮厚;无胚乳;子叶扁平;胚根向下。染色体基数x=22或23。 2种,分布于印度、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我国栽培1种。 本属模式种:夜花 Nyctanthes arbor-tristis Linn.  

植物所属

金钟花 Forsythia viridissimaLindl. 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全株除花萼裂片边缘具睫毛外,其余均无毛。枝棕褐色或红棕色,直立,小枝绿色或黄绿色,呈四棱形,皮孔明显,具片状髓。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3.5-15厘米,宽1-4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通常上半部具不规则锐锯齿或粗锯齿,稀近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和侧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6-12毫米。花1-3(-4)朵着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梗长3-7毫米;花萼长3.5-5毫米,裂片绿色,卵形、宽卵形或宽长圆形,长2-4毫米,具睫毛;花冠深黄色,长1.1-2.5厘米,花冠管长5-6毫米,裂片狭长圆形至长圆形,长0.6-1.8厘米,宽3-8毫米,内面基部具桔黄色条纹,反卷;在雄蕊长3.5-5毫米花中,雌蕊长5.5-7毫米,在雄蕊长6-7毫米的花中,雌蕊长约3毫米。果卵形或宽卵形,长1-1.5厘米,宽0.6-1厘米,基部稍圆,先端喙状渐尖,具皮孔;果梗长3-7毫米。花期3-4月,果期8-11月。 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西北部。生山地、谷地或河谷边林缘,溪沟边或山坡路旁灌丛中,海拔300-2 600米。除华南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长江流域一带栽培较为普遍。最初是根据栽种在我国庭园中的植物发表的。   紫丁香 Syringa oblata Lindl. 1、紫丁香(原变种)var. oblata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较粗,疏生皮孔。叶片革质或厚纸质,卵圆形至肾形,宽常大于长,长2-14厘米,宽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长渐尖或锐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萌枝上叶片常呈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长4-16(-20)厘米,宽3-7(-10)厘米;花梗长0.5-3毫米;花萼长约3毫米,萼齿渐尖、锐尖或钝;花冠紫色,长1.1-2厘米,花冠管圆柱形,长0.8-1.7厘米,裂片呈直角开展,卵圆形、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6毫米,宽3-5毫米,先端内弯略呈兜状或不内弯;花药黄色,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4毫米处。果倒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1.5(-2)厘米,宽4-8毫米,先端长渐尖,光滑。花期4-5月,果期6-10月。 产于东北、华北、西北(除新疆)以至西南达四川西北部(松潘、南坪)。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 400米。长江以北各庭园普遍栽培。最初是根据栽种在我国北方庭园中的植物发表的。 其吸收SO2的能力较强,对SO2污染具有一定净化作用;花可提制芳香油;嫩叶可代茶。 2、白丁香(变种) 花白色;叶片较小,基部通常为截形、圆楔形至近圆形,或近心形。花期4-5月。 我国长江流域以北普遍栽培。 采自辽宁东南部的某些标本,过去被鉴定为 S. dilatata var. alba Wang & Skv.,可能是本种的野生类型。 3、毛紫丁香(变种)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小枝、花序和花梗除具腺毛外,被微柔毛或短柔毛,或无毛;叶片基部通常为宽楔形、近圆形至截形,或近心形,上面除有腺毛外,被短柔毛或无毛,下面被短柔毛或柔毛,有时老时脱落;叶柄被短柔毛、柔毛或无毛。花期5月,果期7-9月。 产于甘肃、陕西、湖北以至东北。生海拔1 100-2 600米的山坡林下或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陕西。 1918,Nakai 根据朝鲜标本发表了S. dilatata Nakai. 1926,Rehder 又把它作为S. obiaca Lindl. 的变种。根据我国现有标本以及野外观察,从S. vblata 中难以区分出 S. dilatata,如果后者确实成立,则我国可能无野生。   桂花(通称)、木犀 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厘米,宽2.6-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6-8对,多达1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0.8-1.2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无毛。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宽卵形,质厚,长2-4毫米,具小尖头,无毛;花梗细弱,长4-10毫米,无毛;花极芳香;花萼长约1毫米,裂片稍不整齐;花冠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长3-4毫米,花冠管仅长0.5-1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长约0.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5毫米。果歪斜,椭圆形,长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原产我国西南部。现各地广泛栽培。花为名贵香料,并作食品香料。 根据目前栽培的木犀 O. fragrans (Thunb.) Lour. 其极大部分花序簇生于叶腋,而在原始文献中,Loureiro (1790) 却把花序描述为近帚状"Flos……racemis brevibus, sib-fasti-giatis, axillaribus, & terminalibus,…”。此外,De Candolle (1844) 描述为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短,腋生" corymbis paniculisve axillaribus brevibus…”:Spach 描述为簇生花序“fasciculus”,近代大量文献都如同 Spach 的描述“花序簇生于叶腋”。笔者在查阅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大量标本中以及观察庭园栽培植物中,仅发现少数标本的花序近帚状,俗称四季桂(小灌木,高1.5-2.0米,一年中可开几次花)。按命名法规,具近帚状花序的植株应为原变种,但除了花序有所不同外,其他特征包括营养体和花的结构等与非帚状花序的植株基本一致,故未立其他变种,仍作同一种处理。 在园艺栽培上,由于花的色彩不同,有金桂、银桂、丹桂等不同名称,不同学者给予的等级也不尽同。经观察,花色的变化是因开花时间而不同,同一植株上的花有白色、淡黄色和黄色,纯白色的属初开的花,即将凋落的花呈黄色,由于花的颜色不稳定,故也未另立其他变种或变型。   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Ait. 1、女贞(原变型)f. lucidum 灌木或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褐色。枝黄褐色、灰色或紫红色,圆柱形,疏生圆形或长圆形皮孔。叶片常绿,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6-17厘米,宽3-8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圆形,有时宽楔形或渐狭,叶缘平坦,上面光亮,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4-9对,两面稍凸起或有时不明显;叶柄长1-3厘米,上面具沟,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8-20厘米,宽8-25厘米;花序梗长0-3厘米;花序轴及分枝轴无毛,紫色或黄棕色,果时具棱;花序基部苞片常与叶同型,小苞片披针形或线形,长0.5-6厘米,宽0.2-1.5厘米,凋落;花无梗或近无梗,长不超过1毫米;花萼无毛,长1.5-2毫米,齿不明显或近截形;花冠长4-5毫米,花冠管长1.5-3毫米,裂片长2-2.5毫米,反折:花丝长1.5-3毫米,花药长圆形,长1-1.5毫米;花柱长1.5-2毫米,柱头棒状。果肾形或近肾形,长7-10毫米,径4-6毫米,深蓝黑色,成熟时呈红黑色,被白粉;果梗长0-5毫米。花期5-7月,果期7月至翌年5月。 产于长江以南至华南、西南各省区,向西北分布至陕西、甘肃。生海拔2 900米以下疏、密林中。朝鲜也有分布,印度、尼泊尔有栽培。根据中国植物发表的。 种子油可制肥皂;花可提取芳香油;果含淀粉,可供酿酒或制酱油;枝、叶上放养白蜡虫,能生产白蜡,蜡可供工业及医药用;果入药称女贞子,为强壮剂;叶药用,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植株并可作丁香、桂花的砧木或行道树。 Leveille根据朝鲜标本发表的 L. taquetii Levl.无疑是本种的异名,因其果实为肾形,而 L. japonicum Thunb.的果实为椭圆形。 2、落叶女贞(变型)f. latifolium 与原变型区别在于本变型的叶片纸质,椭圆形、长卵形至披针形,侧脉7-11对,相互平行,常与主脉几近垂直。 产于江苏。生低海拔丘陵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南京。   小蜡 Ligustrum sinense Lour. 1、小蜡(原变种)var. sinense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4(-7)米。小枝圆柱形,幼时被淡黄色短柔毛或柔毛,老时近无毛。叶片纸质或薄革质,卵形、椭圆状卵形、长圆形、长圆状椭圆形至披针形,或近圆形,长2-7(-9)厘米,宽1-3(-3.5)厘米,先端锐尖、短渐尖至渐尖,或钝而微凹,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或为楔形,上面深绿色,疏被短柔毛或无毛,或仅沿中脉被短柔毛,下面淡绿色,疏被短柔毛或无毛,常沿中脉被短柔毛,侧脉4-8对,上面微凹入,下面略凸起;叶柄长28毫米,被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塔形,长4-11厘米,宽3-8厘米;花序轴被较密淡黄色短柔毛或柔毛以至近无毛;花梗长1-3毫米,被短柔毛或无毛;花萼无毛,长1-1.5毫米,先端呈截形或呈浅波状齿;花冠长3.5-5.5毫米,花冠管长1.5-2.5毫米,裂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毫米;花丝与裂片近等长或长于裂片,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果近球形,径5-8毫米。花期3-6月,果期9-12月。 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生山坡、山谷、溪边、河旁、路边的密林、疏林或混交林中,海拔200-2 600米。西安有栽培。越南也有分布,马来西亚也栽培。模式标本采自香港。 果实可酿酒;种子榨油供制肥皂;树皮和叶入药,具清热降火等功效,治吐血、牙痛、口疮、咽喉痛等;各地普遍栽培作绿篱。 Rehder 于1915发表的 L. sinense var. nitidum Rehd. 的模式概念为小枝被微柔毛或短柔毛,叶片上面光亮,下面除沿中脉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Rehder 于1900组合的 L. sinense var. stauntonii (DC.) Rehd. 的模式概念为叶片椭圆形,先端钝。根据现有标本,二者特征均在原变种 L. sinense var. sinense 的性状变异范围之内,性状不间断,故作同一种处理。 2、罗甸小蜡(变种)var. luodianense 本变种近似光萼小蜡 var. myrianthum (Diels) Hofk.,不同在于本变种的幼枝、花序轴疏被短柔毛或微柔毛;叶片披针形,两面光滑无毛。与原变种区别在于除上述不同点外,本变种的花序为腋生或顶生。花期3月。 产于贵州罗甸。生山坡或河边灌丛中,海拔150-300米。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罗甸。 3、多毛小蜡(变种)var. coryanum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幼枝、花序轴、叶柄以及叶片下面均被较密黄褐色或黄色硬毛或柔毛,稀仅沿下面叶脉有毛;花萼常被短柔毛。与皱叶小蜡 var. rugosulum (W. W. Smith) M. C. Chang 区别在于后者叶脉在上面明显凹入;花萼通常无毛。花期3-4月,果期11-12月。 产于云南东部至中部以及四川金沙江河谷地区。生山地混交林、山坡灌丛或疏、密林中,或林缘,海拔500-25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理。 4、皱叶小蜡(变种)var. rugosulum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叶片较大,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3厘米,宽2-5.5厘米,叶脉在上面明显凹入,下面凸起。花期4-6月,果期9-12月。 产于云南、西藏东南部。生山谷、河边、路旁、山坡疏林或灌丛中,或林缘,海拔400-2000米。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 5、峨边小蜡(变种)var. opienense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叶片较大而狭,为长卵形、椭圆形、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5-3厘米,通常下面被较密黄柔毛,稀仅沿叶脉有毛。花期6月,果期8-10月。 产于广西西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四川南部至东南部。生山坡、山沟、路旁的灌丛中或疏林中,或石灰岩山地的密林中,海拔500-21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边。 采自广西、贵州的标本,除幼枝、花序轴被毛较密外,其他特征与模式种的概念比较一致,尤其与采自四川东南部的标本更接近,故作同一变种处理。 6、光萼小蜡(变种)var. myrianthum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幼枝、花序轴和叶柄密被锈色或黄棕色柔毛或硬毛,稀为短柔毛;叶片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上面疏被短柔毛,下面密被锈色或黄棕色柔毛,尤以叶脉为密,稀近无毛;花序腋生,基部常无叶。花期5-6月,果期9-12月。 产于陕西南部、甘肃文县、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山坡、山谷、溪边的密林、疏林或灌丛中,海拔130-2 7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 7、滇桂小蜡(变种)var. concavum 本变种近似光萼小蜡 var. myrianthum(Diels)Hofk.,不同在于本变种的叶脉在叶面明显凹入;花萼被毛。花期4-5月,果期8-11月。 产于广西西部、云南东部。生山谷或溪边林下,或山坡、林缘,海拔500-1200米。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凌云。   迎春花(群芳谱) 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 1、迎春花(原变种)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 var. nudiflorum 落叶灌木,直立或匍匐,高0.3-5米,枝条下垂。枝稍扭曲,光滑无毛,小枝四棱形,棱上多少具狭翼。叶对生,三出复叶,小枝基部常具单叶;叶轴具狭翼,叶柄长3-10毫米,无毛;叶片和小叶片幼时两面稍被毛,老时仅叶缘具睫毛;小叶片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狭椭圆形,稀倒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叶缘反卷,中脉在上面微凹入,下面凸起,侧脉不明显;顶生小叶片较大,长1-3厘米,宽0.3-1.1厘米,无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侧生小叶片长0.6-2.3厘米,宽0.2-11厘米,无柄;单叶为卵形或椭圆形,有时近圆形,长0.7-2.2厘米,宽0.4-1.3厘米。花单生于去年生小枝的叶腋,稀生于小枝顶端;苞片小叶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长3-8毫米,宽1.5-4毫米;花梗长2-3毫米;花萼绿色,裂片5-6枚,窄披针形,长4-6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锐尖;花冠黄色,径2-2.5厘米,花冠管长0.8-2厘米,基部直径1.5-2毫米,向上渐扩大,裂片5-6枚,长圆形或椭圆形,长0.8-1.3厘米,宽3-6毫米,先端锐尖或圆钝。花期6月。 产于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生山坡灌丛中,海拔800-2 000米。我国及世界各地普遍栽培。该种植物首先发现栽种于我国长江流域一带的庭园中。 根据细胞学的研究,有可能迎春花是野迎春J. mesnyi Hance的北方衍生种。 2、垫状迎春花(变种)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 var. pulvinatum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为小灌木,具密集错综的分枝,呈垫状,侧枝多而短,植株高0.3-1.2米,当年生小枝纤细,径约1毫米,先端无叶,近刺状;花冠管长0.8-1.4厘米;果卵形,长约6毫米,径3-4毫米,果梗增长达1.5厘米。花期4-9月,果期5-9月。 产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生河谷、山坡、灌丛中,海拔1 900-4 500米。模式标本可能采自西藏东南部。   云南黄馨、野迎春 Jasminum mesnyi Hance 常绿直立亚灌木,高0.5-5米,枝条下垂。小枝四棱形,具沟,光滑无毛。叶对生,三出复叶或小枝基部具单叶;叶柄长0.5-1.5厘米,具沟;叶片和小叶片近革质,两面几无毛,叶缘反卷,具睫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不甚明显;小叶片长卵形或长卵状披针形,先端钝或圆,具小尖头,基部楔形,顶生小叶片长2.5-6.5厘米,宽0.5-2.2厘米,基部延伸成短柄,侧生小叶片较小,长1.5-4厘米,宽0.6-2厘米,无柄;单叶为宽卵形或椭圆形,有时几近圆形,长3-5厘米,宽1.5-2.5厘米。花通常单生于叶腋,稀双生或单生于小枝顶端;苞片叶状,倒卵形或披针形,长5-10毫米,宽2-4毫米;花梗粗壮,长3-8毫米;花萼钟状,裂片5-8枚,小叶状,披针形,长4-7毫米,宽1-3毫米,先端锐尖;花冠黄色,漏斗状,径2-4.5厘米,花冠管长1-1.5厘米,裂片6-8枚,宽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1-1.8厘米,宽0.5-1.3厘米,栽培时出现重瓣。果椭圆形,两心皮基部愈合,径6-8毫米。花期11月至翌年8月,果期3月-5月。 产于四川西南部、贵州、云南。生峡谷、林中,海拔500-2 600米。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威宁附近。 花大、美丽,供观赏。 本种和迎春花J. nudiflorum Lindl.很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本种为常绿植物,花较大,花冠裂片极开展,长于花冠管;后者为落叶植物,花较小,花冠裂片较不开展,短于花冠管;在地理分布上本种限于我国西南部,而后者分布至较北地区。   茉莉花、茉莉 Jasminum sambac (L.) Ait.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5厘米,宽2-7.5厘米,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侧脉4-6对,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叶柄长2-6毫米,被短柔毛,具关节。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有时单花或多达5朵;花序梗长1-4.5厘米,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锥形,长4-8毫米;花梗长0.3-2厘米;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线形,长5-7毫米;花冠白色,花冠管长0.7-1.5厘米,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宽5-9毫米,先端圆或钝。果球形,径约1厘米,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原产印度、中国南方和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本种的花极香,为著名的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花、叶药用治目赤肿痛,并有止咳化痰之效。  

抗旱性

长期生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物, 其叶片解剖结构发生着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根据本研究结果, 延安市城区5种木犀科园林植物的叶片解剖特征在属间以及属内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因长期适应延安干旱缺水的环境, 也具有共同的旱生结构特征: 第一: 上下表皮外壁都有发达的角质层覆盖。角质层是不透水的脂肪性物质,可以减少叶片水分蒸发;另外,发达的角质层具有一定的机械支撑能力,植物 缺 水时叶片不至于立即萎蔫。 第二:叶片厚度较大。叶片越厚贮藏水分的能力就越强,有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下正常生存。 第三:栅栏组织比较发达。高度发达的栅栏组织首先可避免干旱地区强烈光照对叶肉细胞的灼伤,其次可以有效地利用衍射光进行光合作用。 第四:发达的中脉。中脉主要起输导和机械支持的作用, 发达的维管束和强化的机械组织能提高植物对干旱的防御能力。 第五:气孔密度较大。单位面积内气孔数目较多,有利于散热, 从而避免因热害而使原生质及叶绿体变性; 另外,气孔的蒸腾作用还能增加被动吸水的动力,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从而有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下正常生存。  

历史记载

在植物的栽培上,木犀科在我国有着其悠久的历史。木犀科代表种桂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桂花的记载。如《山海经》中有“南山经之首曰鹤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屈原《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楽,辛夷车兮结桂旗。”而在《三辅黄图》中记载,汉元鼎六年,汉武帝在攻破南越时,兴建浮惹宫在上林苑。在上林苑其种植了许多奇花异草,其中有桂花100株。因此桂花在汉朝时已经种植在皇家宫苑[9,1G]。而一直到明清时期,桂花的品种名称才有所记载。王世愁《学圃杂疏》中有“木犀吾地为盛,天香无比,然须种早黄、子二种。不惟早黄七月中开,子花密为盛,既香亦龙郁异常;丹桂香减矣,以色稍存之,余皆勿植;又有一种四季开花而结实者,此真桂也,闽中最多。常以春中盛开,吾地亦间有之。”这里记载了早黄与逐子等品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丛生岩岭间,谓之岩桂,俗呼为木库,其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此后,金桂、丹桂、银桂、四季桂等桂花的名称渐渐被广泛地应用。如陈漠子《花镜》中有“桂,花甚香甜,小而四出或重台,亦不易得。其种不一,白名银桂,黄名金桂,能著子。红名丹桂,不甚香。又有四季桂、月桂,闽中最多。叶如锯齿而纹粗,花繁而浓香者,俗呼为子木犀。花时凡三放,为桂中第一。”再次提到球子这个品种。  

本科争议

本科系统排列主要是按照1936年的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但对某些属的隶属关系,分类学家颇有争议。1945,Taylcr(in Britonia 5(4): 337-367. 1945)根据连翘属 Forsythia 染色体基数 x=14,雪柳属 Fontanesia x=13,他把前者从丁香族 SYRINGEAE,后者从梣族 FRAXINEAE 中独立出来(因丁香属和梣属的染色体基数均为23),并分别建立了连翘族 FORSYTHIEAE 和雪柳族 FONTANESIEAE,且隶属于素馨亚科 JASMINOIDEAE Taylor 当时虽未明确指出胶核木属 Myxopyrum 在本科中的分类地位,但认为它不同于木犀榄族 OLEEAE 中其余各属。L. Johnson(in Contr. N. S. W. Nat. Herb 2(6): 395-418. 1957)同意 Taylor 的观点,并进一步把胶核木属独立成胶核木族 MYXOPYREAE,且归入素馨亚科。最近,R. Kiew(in Blumea 29(2): 499. 1984)根据其为单叶,花冠4裂等,认为它和木犀亚 科OLEOIDEAE 的关系最密切。现详细研究胶核木属的形态特征,发现它和素馨属之间具有较多的共同特征,如三出脉、胚珠向上、胚根向下等等,且海南胶核木 M. hainanense Chia 的染色体基数 x=11,因此,其在本科中的地位应更接近于素馨族 JASMINEAE。  

利用价值

中国木犀科代植物多样性使用概况 文献研究 、市场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在中国木犀科植物中 ,目前至少有 17 种植物在我国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中直接用于代茶,或制备各种代茶饮料产品 。这些代茶植物资源主要分布于流苏树属 (Chionanthus Linn. ; 1 种 )雪柳属(Fontanesia Labll. ; 1 种 )素馨属 (Jasm inumLinn. ; 1 种)女贞属( Ligustrum Linn. ; 10 种),木犀属( Osmanthus Lour. ; 2 种) 以及丁香属( SyringaLinn. ; 2 种) 等6个属内。 虽然从其生长地域上看这些木犀科代茶植物资源的分布较广,但从是否在民间作为大众化代茶饮料来使用的角度而言,或就其代茶产品的生产地而言,其使用地域或其商品产地的分布区域则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 、四川 、贵州以及广西 、广东和海南等省区 。在上述木犀科代茶植物资源中,除素馨属的茉莉〔J . sambac ( L. )Aiton〕和木犀属的木犀 (〔桂花 , Os. fragrans ( Thunb. )Lour . 〕)是以花薰茶以制备花茶,或直接以花代茶外,其余15个物种均是以叶代茶( 老叶和嫩芽均用于代茶,或以嫩芽代茶为主) 。此外,贵州省各地民间还有用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um ( Boxb. )Blume〕的老叶加水熬制“苦丁茶膏”的习惯 。该产品为深褐色或黑色块状结晶固体,饮用时敲取少许放于茶杯中,用沸水一冲即溶化 。因此,木犀科的“苦丁茶茶膏”可以看作是木犀科速溶苦丁茶的“雏型”。  

参考来源

  1. [1],花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