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维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维耀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朱维耀,男,汉族,1960年3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

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部、北京科技大学工作,有35年的理论与工程技术研发、开发方案设计方面的经验。曾参与中国与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合作项目。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1)[2]、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12项排1)[3],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

2021年4月23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生日期----1960年3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东北石油大学

人物经历

1983年 大庆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油田开发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6年 中国科学院兰州渗流力学研究室,获硕士学位,多相渗流室主任。

1990年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油藏数学室主任。

1990年 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授予"十佳科技青年"。

1992年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1994年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7年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0年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2004年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流体力学学科首席。

2010年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书记兼副主任。

社会兼职

国家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东北石油大学兼职教授;渗流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重点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专项和973项目课题负责人;多种学术期刊编委和审稿专家。渗流力学和流体力学、油气藏工程和环境科学学家。

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协会理事、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副会长、北京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组委员、中国石油国家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化国家微生物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多种学术期刊编委, 加拿大"Journal of Natural Gas Engineering (JNGE)"期刊副主编。

教学科研

教育教学

本科生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新能源概论、新生研讨课。

研究生课程(含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现代渗流力学、能源与环境、数值模拟方法、非线性渗流力学、粘性流体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环境材料学、环境学原理、流体力学专题等。

已指导培养流体力学学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2名、环境科学与工程65名。

朱维耀

来自 科学中国人网 的图片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

力学、能源、环境

⑴渗流力学与油气田开发

⑵非常规资源开发理论与技术

⑶多场耦合力学理论及应用

⑷数值模拟与工程仿真技术

⑸细观流动理论及应用

⑹城市管网流控理论及技术

⑺海绵城市建设基础理论及技术

⑻环境保护与灾害预报

还有资源开采多相流理论和应用、新能源开发与流体利用技术、环境流体力学、环境科学、油藏工程、开发地质、资源开发数值模拟技术与方法、工程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复杂流动、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多相流、环境保护与灾害预报多学科领域。

主要贡献

主持和参加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科研课题等,承担过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973"多项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曾先后为中国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吉林、大港、吐哈等油田的表面活性剂驱油、聚合物驱油、微生物驱油、油气田开发、低渗透油气田开采等方面进行开发方案设计、室内评价和开发方法的研究工作。在渗流和流体力学理论与实际应用、油气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在气液固多相渗流、物理化学渗流、流-固耦合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环境科学等方面形成了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并自行开发研制了各类数值模拟软件19套。科技成果在各现场应用取得了成功,实践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巨大,应用前景广阔,提升了中国开发技术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取得科研成果90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级奖4项,发表科学技术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1项。

主持项目

国家级科研项目:

[1]国家重大专项-致密油渗流规律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2016ZX05069003),在研,主持。

[2]国家重大专项-厚油层剩余油成因及挖潜对策研究(2016ZX05010003-004),在研,主持。

[3] 国家重大专项-致密油垂直井多层压裂裂缝形态与流场调控理论及应用研究(2016ZX05072-003),在研,主持。

[4]国家"973"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2013CB228002),页岩气多场耦合非线性渗流理论研究,已结题、主持。

[5]国家重点基金-功能纳微米聚合物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新技术的基础研究 (50934003),已结题、主持。

[6]国家重大专项-含CO2天然气藏开发技术(2008zx05016):专题-裂缝和底水对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已结题、主持。

[7]国家重大专项-薄互层低渗透油藏开发示范工程(2011ZX05019),已结题,专题主持。

[8]国家重大专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2011ZX05010),已结题,专题主持。

[9]国家"973"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2007CB209500):课题-低渗透碎屑岩天然气藏有效储层分布与渗流规律(2007CB209506)。已结题、主持。

[10]国家自然基金"低渗非达西渗流压裂水平井流-固耦合渗流理论研究(10872027)";已结题、主持。

[11]国家自然基金"特低渗透油层整体压裂两相渗流理论研究(10772023)",已结题、主持。

朱维耀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12]国家自然基金"多孔介质中细观剩余油成因与流动动力学机制研究(11372033 )",已结题、主持。

论文著作

出版专著:

[1]朱维耀 等,页岩气藏有效开发非线性渗流理论及方法[M].科学出版社,2018.1,ISBN 978-7-03-056422-1

[2]朱维耀 等,薄互层低渗透油藏压裂开发渗流理论与技术[M].科学出版社,2016.6,ISBN 978-7-03-049225-8

[3]朱维耀 等,凝析气藏相变传质渗流理论和高效开发技术[M].科学出版社,2016.6 ,ISBN 978-7-03-047365-3

[4]朱维耀 等编,能源开发多场耦合理论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17.6 ,ISBN 978-7-03-051406-6

[5]朱维耀 等,复杂气藏有效开发非线性渗流理论及方法[M].科学出版社,2013.11,ISBN 978-7-03-039008-0

[6]朱维耀 等,强化采油复杂渗流理论及开发方法[M].科学出版社,2013.1,ISBN 978-7-03-035633-8

[7]朱维耀 等,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渗流理论和方法[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8, ISBN 978-7-5021-7641-9

[8]朱维耀 等,提高油层波及效率增产渗流理论和方法[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0,ISBN 7-5021-4786-1

[9]朱维耀 等,强化采油油藏数值模拟基本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6,ISBN 7-5021-3785-8

[12]胡永乐、罗凯、李相方、朱维耀、宋考平、李志平,凝析、低渗气藏流体相态与渗流机理[M].科学出版社,2010.

[13]章根德、何鲜、朱维耀,岩石介质流变学[M].科学出版社,1999.5, ,ISBN 7-03-006961-7

发表论文

多尺度流动方向:

[3]页岩气多尺度复杂流动机理与模型研究[J].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2016, 2: 001. 第1作者,(EI)

[4]页岩气不稳定渗流压力传播规律和数学模型,石油勘探与开发,2016/2/453-460,第1作者,(SCI、EI)

[5]纳微米级孔隙气体流动数学模型及应用[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6(6): 709-715.第1作者,(EI)

多场耦合渗流方向:

[6]复杂缝网页岩压裂水平井多区耦合产能分析[J].天然气工业,2017,37(7): 60-68.第1作者,(EI)

[7]页岩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对产能影响[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 27(5): 892-897.第1作者,(EI)

[8]考虑应力敏感性的页岩气产能预测模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03:456-460+638. 第2作者,(EI)

[9]低、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07:750-754.第2作者,(EI)

[10]压裂气藏裂缝扩展和裂缝干扰对水平井产能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1487-1492.第2作者,(EI)

细观流动理论方向:

[15]多孔介质中微观力的作用及渗流模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 第1作者,(EI)

三次采油多相渗流方向:

[17]高温高压条件下油藏内源微生物微观驱油机理[J]. 石油学报, 2014, 35(3): 528-535. 第1作者,(EI)

[19]低渗透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动机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9(6):178-186.第2作者,(EI)

[20]薄层稠油油藏径向钻孔热采开发数值模拟[J].科技导报,2016, 36(9):108-113.第1作者

气液固相变复杂渗流理论方向:

[21]蜡沉积凝析气-液-固微观渗流机理研究[J].石油学报,2007,(02):87-89+93.第1作者,(EI)

[22]蜡沉积凝析气-液-固变相态复杂渗流数学模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09):874-879.第1作者,(EI)

[23]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启动压力梯度[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9):3415-3421.第2作者,(EI)

[24]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微观结构及渗流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 (7): 1077-1084.第2作者,(EI)

[25]具有蜡沉积的凝析气藏气液固微尺度变相渗流动力学模型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03:363-365+373.第1作者,(EI)

获奖记录

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石油行业协会"科技成就奖"、"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渗流力学创新团队奖。

国家奖励: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非线性渗流理论和开发方法及其工业化应用"。

视频

北科大——朱维耀 2016年3月19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