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机器翻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又称为自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自然语言(源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言)的过程。它是计算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机器翻译又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机器翻译技术在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简介

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一直与计算机技术、信息论、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紧密相随。从早期的词典匹配,到词典结合语言学专家知识的规则翻译,再到基于语料库的统计机器翻译,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和多语言信息的爆发式增长,机器翻译技术逐渐走出象牙塔,开始为普通用户提供实时便捷的翻译服务。机器翻译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1933年,苏联发明家П.П.特罗扬斯基设计了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机器,并在同年9月5日登记了他的发明;但是,由于30年代技术水平还很低,他的翻译机没有制成。1946 年,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 ENIAC 诞生,随后不久,信息论的先驱、美国科学家 W. Weaver 和英国工程师A. D. Booth 在讨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于1947年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自动翻译的想法。1949年,W. Weaver 发表《翻译备忘录》 ,正式提出机器翻译的思想。走过六十年的风风雨雨,机器翻译经历了一条曲折而漫长的发展道路,学术界一般将其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954 年,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 在 IBM 公司协同下, 用 IBM-701计算机首次完成了英俄机器翻译试验,向公众和科学界展示了机器翻译的可行性,从而拉开了机器翻译研究的序幕。中国开始这项研究也并不晚, 早在1956年,国家就把这项研究列入了全国科学工作发展规划,课题名称是“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翻译规则的建设和自然语言的数学理论”。1957 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俄汉机器翻译试验,翻译了9 种不同类型的较为复杂的句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机器翻译研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出于军事、政治、经济目的,均对机器翻译项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欧洲国家由于地缘政治和经济的需要也对机器翻译研究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机器翻译一时出现热潮。这个时期机器翻译虽然刚刚处于开创阶段,但已经进入了乐观的繁荣期。

评价

进入 70 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科技情报交流的日趋频繁,国与国之间的语言障碍显得更为严重,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迫切地需要计算机来从事翻译工作。 同时,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大幅度提高以及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的应用,从技术层面推动了机器翻译研究的复苏,机器翻译项目又开始发展起来,各种实用的以及实验的系统被先后推出,例如 Weinder 系统、EURPOTRA 多国语翻译系统、TAUM-METEO系统等而我国在“十年浩劫”结束后也重新振作起来,机器翻译研究被再次提上日程。“784”工程给予了机器翻译研究足够的重视,8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机器翻译研究发展进一步加快,首先研制成功了 KY-1 和MT/EC863 两个英汉机译系统,表明我国在机器翻译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