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小凡 | |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原党委书记 | |
出生 |
1954年10月 江苏苏州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北京大学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李小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方言学专家。2015年7月9日因病去世[1]。
2014年11月,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结束后,记者拿出《北大中文系第一课》一书,翻到李小凡的讲课实录《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请李老师签名。他思忖片刻,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教师的第一职责是培养学生。对教师来说,课比天大,其他都是次要的。"
人物经历
李小凡,男,出生于1954年10月,出生于苏州,中国国籍,北京大学毕业,文学硕士,教授。
职务: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原党委书记[2]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优秀共产党员李小凡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7月9日20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李小凡老师1954年10月生于苏州。1970年上山下乡,在苏北盐城地区大丰县金墩人民公社插队务农。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1983年毕业留校,历任副教授,教授。1988年至1995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副书记,1995至2005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曾先后任韩国国立顺天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澳门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兼系主任。
李小凡老师长期从事汉语方言学的教学研究,在汉语方言语法、语音、层次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和教材。李小凡先生学风严谨扎实,为人谦逊,宽厚待人,深受老师和学生喜爱。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李小凡老师长期兼职从事学生工作和党务工作,淡泊名利,克己奉献,敢于直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曾获第一届北京大学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李大钊奖",2014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李小凡老师每年都带领中文系汉语专业学生赴外地进行一个月的方言田野调查实习。2012年夏,他病倒在广东湛江方言田野调查现场。李小凡老师病重后,仍坚持上课,指导研究生,参加研究生答辩。就医以来,积极配合治疗,顽强与病魔抗争,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住院期间,坚强乐观,严于律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得到医护人员极高评价。
学习经历
1979.9-1983.7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本科毕业。
1985.9-1989.1 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0.3-1975.8江苏盐城地区大丰县金墩人民公社时丰大队插队知青。
1977.8-1979.8江苏盐城地区化肥农药厂职工子弟学校教师。
1983.8-1988.7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
1987年前 兼任系团委书记。
1988.8-1992.7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
1988年起 兼任系党委副书记。
1992.8-1999.7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95.11 兼任系党委书记。
1999.8迄今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系党委书记。
出国出境经历
1993.3-1994.2 应聘担任韩国国立顺天大学客座助教授。
1997.7.28-8.7 参加北京大学校际访问团访问泰国朱拉隆功大学。
1998.8.13-22 出席美国华盛顿大学纪念李方桂先生"语言变化与中国方言"国际研讨会。
1999.11.17-25 出席韩国济州大学"中国人文学会学术发表大会",顺访顺天大学作演讲。
2000.1.2-6.10 应聘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社会经历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主讲课程
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调查、方言研究专题、苏州方言研究、语法修辞、汉语写作、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
研究方向
汉语方言学。
主要贡献
1993-1996,国家教委"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苏州话语法系统研究。
1997-2001,国家教委"九五"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项目:汉语方言演变和层次的透视(合作)。
2001,教育部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汉语连读变调和轻声综合比较研究
论著
1998,《苏州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文
1984,《苏州话的指示代词》,《语言学论丛》第13辑,商务印书馆。
1987,《也谈"连调"》,《语言研究》。
1990,《苏州话的单字调转移及其成因》,《缀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也谈反复问句》,《语言学与汉语教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现代汉语情貌助词"着"与"了"的纠缠》,(韩国)《中国人文科学》第十二辑。
1994,《语法研究中语义分析法和方言比较法的运用》,《缀玉二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红楼梦〉中的几种疑问句》,《〈红楼梦〉的语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6,《与助词"了"相关的几种多义句式》,《计算机时代的汉语和汉字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苏州方言里的持续貌》,《语言学论丛》第19辑,商务印书馆。
1997,《新派苏州方言声母系统的演变》,《方言》第3期。
1998,《苏州方言的体貌系统》,《方言》第3期。
1999,《苏州方言疑问句研究》,《汉语方言历时和共时语法研讨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0,《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再探讨》,《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
2001,《离散性连调和局和性连调》,《庆祝李荣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
获奖记录
1991,北京大学光华青年教师科研成果奖(苏州方言系列研究)。
1998,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2000,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汉语方言学系列课程)。
2000,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汉语方言学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