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志方,化學纖維專家,中國工程設計大師。中國化纖工程設計的奠基人之一。主持和指導過一系列大型化纖工程的規劃和設計工作,在解決關鍵性技術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文名 李志方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9年9月11日 職 業 教師 目錄 1 個人簡歷 2 生平介紹 3 主要貢獻 4 技術成就 5 人物評價 個人簡歷編輯 1919年9月11日 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縣。 1936-1937年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學習。 1937年 武漢大學化學系學習。 1938年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 1938-1941年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系學習。 1941-1942年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研究生。 1942-1943年 美國緬因州華倫造紙廠實習工程師。 1943-1944年 美國賓州洛易斯城粘膠人造絲公司工程師等。 生平介紹編輯 李志方,字元驥,1919年9月11日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縣。父親李國偉,紡織企業家,曾任全國人大第一、第二、第三屆代表,全國政協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屆常委,全國工商聯常委。母親榮慕蘊,系我國近代民族資本家榮德生的長女。李志方出身於民族工商業者家庭,從小父親對他的要求是能繼承父業,成為一名工業家,並為他創造了優越的學習條件。李志方在父親「實業救國」的思想影響下,勤奮讀書。1932年2月入漢口博學中學,學習成績名列前茅。1934年6月轉學上海南洋模範中學,1936年7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抗日戰爭爆發後,因交通阻斷,借讀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38年7月赴美國留學,1941 年6月獲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學士學位,1942年6月讀完碩士學位課程,留在美國緬因州華倫造紙廠、賓州洛易斯城粘膠人造絲公司工作,1944年3月回麻省理工學院任研究員,9月又到西弗吉尼亞州尼特羅城粘膠人造絲公司工作至1945年11月。經過三年多科研和生產工作實踐,李志方掌握了植物纖維化學製漿和粘膠纖維的生產技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李志方懷着發展民族工業的抱負,於1945年11月中旬從紐約乘貨輪迴國,翌年1月4日抵達上海。 李志方在紡織工業部設計院工作三十多年,參加和主持、指導過一大批化纖工程的規劃和設計工作,對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上海、遼陽、天津、儀征等大型石油化纖基地的規劃,提出過具有指導性的建議,並且參加了這些大型工程項目的考察、談判、設計、現場指導等工作,在解決關鍵性技術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項目都已先後建成投產,顯示出較高的設計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李志方主持和指導下設計的化纖工程項目中,儀征化纖工業聯合公司一期工程總體設計和滌綸一廠工程設計,獲國家優秀設計金質獎;儀征化纖工業聯合公司滌綸一廠聚酯車間及熔體夾套管道設計,獲紡織工業部優秀設計一等獎;聚酯熔體夾套管道設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儀征化纖工業聯合公司一、二期工程榮獲國家最佳工程設計特獎,這是建國以來工程設計行業的最高榮譽。 主要貢獻編輯 1956年5月,李志方奉調紡織工業部毛麻絲局工作,參與了紡織工業部化纖發展規劃的制訂。根據我國的資源情況和技術條件,決定首先發展粘膠纖維。丹東化纖廠原是日本侵華期間建立的東洋人造絲株式會社,始建於1939年,採用從日本搬遷來的舊設備,設計能力為日產粘膠纖維10噸,技術人員全部是日本人,1941年投產。由於設備陳舊和技術落後等原因,實際日產粘膠纖維只有2-6噸。該廠在抗日戰爭勝利前,由於遭到日本侵略軍的破壞和日本技術人員全部回國,已經無法生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該廠着手恢復改建,確定設計能力為日產粘膠纖維12噸。李志方多次赴丹東,處理恢復生產中出現的各種難題。1957年7月該廠恢復生產,到1958年7月即達到日產粘膠纖維12噸的設計水平。這是我國化纖工業起步初期取得的好成績,李志方為此做出了貢獻。 技術成就編輯 1946年,李志方回國後,主持籌建上海宏文造紙廠,造紙設備從美國進口。從設備選型到向美國詢價、訂貨、簽約等均由他一手承辦,並從事造紙工藝和自控設計,親自負責監督施工及安裝。該廠於1950年建成投產,為我國草板紙生產填補了空白。1951年初,上海安樂人造絲廠籌備處主任孫君立主持該廠恢復生產工作,準備開工,但缺少原料,得知李志方曾有製造粘膠人造絲的經驗,便與其商討用棉短絨製漿粕作為人造絲原料。經李志方與宏文造紙廠商定,同意停止草板紙的生產,按擬訂的工藝過程生產出了正品棉絨漿粕,並在安樂人造絲廠成功地紡出了粘膠人造絲,這是我國首次用自己製造的棉絨漿粕紡成粘膠人造絲。 人物評價編輯 李志方從小家境優裕,又受到良好的西方教育,本可以安心於國外待遇優厚的工作;但他懷着熱愛祖國、發展民族工業的抱負,於1945年毅然回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李志方在父親的影響下,擁護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他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於1954年7月把自己一手籌建起來的上海宏文造紙廠交付公私合營。1956年,又聽從國家安排,奉調到紡織工業部工作,為發展中國化纖事業做貢獻。「文化大革命」期間,李志方失去了正常的工作。但他對所遭受的迫害從未有過怨言,仍然愛國敬業,矢志不移,在困難的條件下兢兢業業地完成所承擔的各項任務。改革開放之後,李志方已到花甲之年。他在大好形勢的鼓舞下,在設計院的領導崗位上,銳意進取,毫不懈怠,超齡服役到74歲才退休。李志方知識淵博,經驗豐富,作風嚴謹,待人熱忱;他研討技術問題從不保守,年輕人向他請教,他總是誨人不倦,耐心指導,為我國化纖工業設計戰線培養了一大批技術骨幹。他在化纖行業技術人員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受到普遍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