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樹廷(1844年?—1886年),朝鮮王朝後期宗教人物。號荃齋,朝鮮漢城(今韓國首爾)人。他是朝鮮半島歷史上首批基督新教信徒之一,亦將部分《聖經》內容翻譯為朝鮮文,對基督教在朝鮮的傳播有着重要的貢獻和影響。
新教,亦稱基督新教,與天主教、東正教並稱為基督教三大流派[1]。包括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天主教而產生的新宗派:路德宗[2]、加爾文宗、安立甘宗,以及隨後又從這些宗派中不斷分化出來的更多宗派。新教又稱「更正教」、「抗羅宗」、「耶穌教」。新教目前的人數有近6億左右,主要集中在歐洲北部、美國、中國部分地區以及拉美部分地區。
早年生平
李樹廷在朝鮮史料中的記載微乎其微,甚至連他的 本貫都不詳;他大部分生平都出現在 日本和西方史料中,這是因為他主要活動在日本的緣故。李樹廷是一名商人,而且是當時炙手可熱的 外戚權貴 閔泳翊的門生,《 江華條約》簽訂後曾往返於 釜山港,並於1881年與日本駐釜山領事近藤真鋤接觸,近藤真鋤希望李樹廷到日本 東京外國語學校應聘 朝鮮語教師。 但李樹廷似乎並未同意。1882年「 壬午兵變」期間,李樹廷保護 閔妃有功,兵變平息後,朝鮮政府以 朴泳孝為謝罪兼修信使出使日本, 閔泳翊單獨同行,李樹廷則作為閔泳翊的個人隨員,與使團一道赴日考察。
在日活動
朴泳孝的使團帶有十分濃厚的 開化黨色彩,李樹廷也熱衷於開化事業。他起初關心的領域不是宗教,而是 農業。1881年赴日考察的「 紳士遊覽團」成員之一的安宗洙在 日本與日本 農學界的代表人物 津田仙會晤,歸國後編着了介紹新式農業的《農政新編》,李樹廷是他的好友,在安宗洙的影響和介紹下,1882年9月李樹廷抵達日本後數日內即拜訪津田仙,請教農業問題。津田仙不僅是農學界的權威,還是日本 基督教的指導者。經過與津田仙的多次接洽,李樹廷在其影響下開始對宗教感興趣。 朴泳孝、 閔泳翊一行人在日本滯留3個月後歸國,但李樹廷卻繼續留在日本 東京,隨後他被聘為東京外國語學校的 朝鮮語教師。
李樹廷雖然是商人身份,但他頗有學問,在日本被視為 德才兼備的學者。比如當時在日本的 美國 聖公會總務亨利·盧米思(Herry Loomis)寫道:「他(李樹廷)雖然到日本才9個月,但 日語流暢,談吐優雅,思維敏捷。儘管只見兩次,已令人驚奇。他擅長 漢詩,令人驚嘆。惟其如此,日本一流報社無不想法設法獲取他的詩作。他堪稱卓越的藝術家。」 可見李樹廷在日本知識界的評價非常高。他在日本期間的活動除了教授朝鮮語以外,還專門寫了一本《朝鮮·日本善鄰互話》,以便 日本人了解朝鮮實情。後又分別為在日本出版的朝鮮古典小說集《 金鰲新話》和開化派朴齊絅寫的《近世朝鮮政鑒》撰寫跋文和序文,都是用 漢文寫成的。此外,他還在日本雜誌上發表了多篇關於朝鮮風俗和制度的文章。
翻譯聖經
李樹廷在 日本另一項重要活動就是信仰 基督教和翻譯 聖經。據說李樹廷的家族和親朋中若干天主教徒是 大院君時代的犧牲品,因此他對西教已經有一定了解。 尤其是在日本與 津田仙交遊以後,更是在津田的引導下參觀 禮拜,甚至在1882年12月25日在 東京 築地 教堂觀摩 聖誕節禮拜時深受感動,當即宣布接受 基督新教信仰。後來他在1883年4月29日正式 受洗。 雖然在1870年代就已經有李應贊、徐相侖等朝鮮 義州地區的 商人已經受洗加入 新教,但李樹廷作為在日本的 朝鮮人第一個公開受洗入教,令許多傳教士看到了曙光,歡欣鼓舞。
李樹廷在 洗禮後,為了使基督教在朝鮮的傳播,着手參與翻譯《 聖經》的工作。他將當時已經翻譯為漢文的pp聖經[[翻譯為 諺文,以面向普通群眾。當時亨利·盧米思得知李樹廷入教後立即拜訪他,懇請他翻譯聖經,李樹廷欣然允諾,並在兩個月後完成了《懸吐漢韓 新約聖書》(「懸吐」即在漢文中加入 朝鮮語 助詞)。其後又將《 馬可福音》翻譯為 朝鮮文,於1885年初在 橫濱印刷,發行1000部。其後又完成了《 路加福音》的翻譯,但沒有公開刊行。可能是因為 英國聖公會已經在1882年印了3000部朝鮮文《路加福音》並在朝鮮秘密發行的緣故。
除了翻譯聖經,入教後的李樹廷還十分關心 基督教在朝鮮的傳播情況。他曾在日本以 美國傳教士的名義發出兩份呼籲書,以後又署名在1884年12月的《世界傳教評論》雜誌上撰文,強調在 朝鮮傳教的重要性的緊迫性。美國正是看到了李樹廷的這幾份呼籲書才意識到傳教士派遣的重要性,於是長老教派元杜尤(Horace Grant Underwood)、監理教派亞扁薛羅(Henry Gerhard Appenzeller)前往朝鮮傳教,這些都與李樹廷有直接關係。甚至元杜尤就是在抵達日本後師從李樹廷學習 朝鮮語,然後攜帶李樹廷翻譯的《 馬可福音》赴朝鮮傳教的。 由此可見李樹廷為 基督教在朝鮮的傳教事業開闢了道路,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歸國受難
1884年12月, 金玉均、 朴泳孝等 開化黨人發動「 甲申政變」,很快被袁世凱率領的 清朝 駐軍鎮壓。 閔妃集團將開化黨視為 洪水猛獸,欲除之而後快,因此在政變平息後屠殺了上百名開化黨人及其家屬,同時又將毒手伸向國外的韓僑,將他們視為開化派而斬草除根。 朝鮮政府勒令包括李樹廷在內的20名留日人員歸國,但只有3人接受召還令。朝鮮政府見強硬政策不行,又派曾安宗洙前往日本,好言勸誘留日人員歸國,又在1886年派外衙門主事朴准禹前往日本進行 懷柔,才得以成功。
李樹廷雖然熱衷開化事業,但是他並不支持開化黨的過激行動,而且他的主人 閔泳翊也被開化黨砍傷,因此他對開化黨難抱好感。1885年11月,到處流傳 金玉均勾結日本浪人進攻朝鮮 江華島的傳聞,李樹廷還主動報告政府,與開化黨劃清界限。 1886年,他聽從了朴准禹的勸說,與幾個留學生一起動身回國,並於1886年四月二十三日( 陽曆5月28日)回到朝鮮。
但是朝鮮政府食言了,李樹廷一回國,就立即被處以 極刑。因此他在朝鮮的傳教理想就迅速破滅了,而與他同行的幾個人似乎都遭到毒手。 日韓合併前夕的1910年,大韓帝國全面為金玉均等死於非命的開化黨人平反,李樹廷及俞亨濬、徐光轍等與他一同歸國的人被平反昭雪,並受到了「特贈六品」的追贈。
人物評價
儘管李樹廷不算是一個大人物,而且遭到如此不幸的命運,但他對 朝鮮半島 基督教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正如韓國史學家李光麟所指出的那樣:「他在日本逗留期間撰寫許多文章,努力使日本正確地認識韓國,而且成為基督教徒並翻譯聖書,謀求韓國基督教的發展。他的功績應該予以高度評價。」
參考文獻
- ↑ 如何正確區分天主教和新教?看完這個終於搞清楚了 ,搜狐,2019-01-05
- ↑ 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 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簡介,趣歷史,201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