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雅各是英国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宣教士。1887年来华,先后在沈阳、辽阳宣教,后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遇害。
牧师,新教多数宗派中的主要教职人员。拉丁文作pastor(牧羊人)。《新约》[1]中以牧人喻耶稣,以羊群喻教徒,所以新教用牧师称呼主持教务和管理教徒的教牧人员。
新教各派认为每个信徒都可凭借自己的信仰与上帝直接相通,教职人员只是引导教徒走向基督的“引导人”,而非“中介人”。在实行长老制的教会中,牧师由地方会众选举产生,与长老共同组成各级大会、堂会或区会,并为该会的主持人。在实行公理制的教会中,牧师为各独立自主的堂会的教务负责人,由信徒直接民主选聘产生。在实行主教制[2]的教会中,牧师(圣公会译为“会长”)的职位介于主教与会吏之间。
人物生平
李雅各(James Allan Wylle)于1863年生于苏格兰。1887年受苏格兰长老会差派来华宣教,时年24岁。1888年,他从奉天(沈阳)来到辽阳。基督教早于1882年即已传入辽阳,是由苏格兰长老会牧师罗约翰(1841-1915)传入的。他被视为创立东北基督教第一人,也是最早到辽阳建立教会的外国传教士。李雅各到来之时,辽阳基督教会已颇具规模,信众已达2800人之多。李雅各到辽阳后随即大力推展教会工作,在原有基础上租房十余间,用作学校、住宅和敬拜之所。后于东三道街路南购房改建成为礼拜堂;又于西三道街路口偏北路西建成辽阳基督教福音堂,并特地从苏格兰谢费尔德城购置一口铸钢钟,远道运来挂于教堂钟楼之上。每逢主日,礼拜钟声响彻全城。
李雅各在辽阳教会服事期间,当地信徒刘守先担任教会执事,后于1892年被封立为辽阳教会长老。正当教会蓬勃发展之际,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惨剧——李雅各遇害而亡。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东北民众视洋人和日本人同类无异,敌对与反教情绪强烈。1894年8月10日下午,奉调赴朝增援的清军途经辽阳,就地休整之时,有七名士兵与教会民众发生了冲突,砸毁了三道街福音堂的门窗和教堂器具。李雅各闻讯后即同教会长老刘守先同去辽阳州衙门见官交涉,途遇肇事士兵。这些士兵乃清朝着名将领左宝贵所部,他们误认为李雅各是日本人,对其拳打脚踢,出手狠毒。刘守先长老试图保护李雅各,但于事无补。由于受伤甚重,李雅各虽然被送至医院抢救,却于当日晚宣告不治身亡,年仅31岁。
有传教士被害,兹事体大,清廷上下高度重视,案件迅即处理了结:依大清律例首犯正法、从犯充军,并赔偿纹银7千两抚恤家属。李雅各父亲将这笔恤款悉数捐给教会,用于重建辽阳基督教礼拜堂。1907年,礼拜堂建成,命名为“李公殉道堂”,东墙上镶有“李公殉道堂碑”以志纪念。该石碑现存于辽阳博物馆,碑文云:“此碑原在辽阳东三道街基督教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立。李雅各,英国牧师,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到辽阳传教。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他被清朝左宝贵的士兵打伤致死。此碑是他死后,其父因丧子而捐资建基督教堂时所立。”
据载,李公殉道堂占地3564平方米,建筑面积1782平方米。教堂设计者是英国芦佐治工程师,教堂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中国“大屋顶”宫殿式建筑特色。大堂坐北朝南,总体为十字形罗马古圣堂结构,前厅宽敞,主堂可容纳400人同时礼拜。“李公殉道堂”落成后,成为当时“辽海教区”所在堂,统管本溪、辽中等多地的教堂。此外,教堂还附建有“仁母院”(妇婴医院)、小学、中学,其中包括女子中学等医疗、教育机构,传递着上帝慈爱的福音,影响日隆。
今日辽阳基督教堂之前身便是“李公殉道堂”,它是辽阳市最早的教堂,历经130余载,仍然屹立在辽阳市中心,如今也成了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 ↑ 圣经旧约新约介绍,学时网,2016-04-21
- ↑ 主教制、长老制、公理制、家长制、无政府主义制的简要区别,个人图书馆,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