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鼎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鼎元(1750年-1805年),字味堂,一字和叔,號墨莊,四川綿州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與兄弟李調元、李驥元同稱“綿州三李”。嘉慶五年(1800年)與趙文楷出使琉球,五月初一登舟,並作「航海詞」。官至兵部主事。著有《使琉球記》六卷、《再遊記》四卷[1]。
李鼎元的琉球书写
李鼎元,嘉庆四年被册封为使琉球副使,嘉庆五年(1800)出使琉球。这一次出使,文人友朋赠诗多达二千余首,可谓当时文坛一大盛事。舒位记云:“墨庄先辈曾绘《南台祖帐图》,汇集四方士大夫赠诗,凡古今体二千余首,装成巨卷……”[1]李鼎元著《师竹斋集》十四卷,其中第十二卷至第十四卷,专以诗歌叙写出使琉球整个过程中的所得。李鼎元并著《使琉球记》六卷,可与其琉球诗歌作一互证。现《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续编、三编》三套研究琉球的重要资料,分别收录李鼎元的《琉球译》、《使琉球记》及《师竹斋集》,足见李鼎元琉球书写的重要性。一、箧中诗卷有奇观———李鼎元的琉球诗李鼎元奉命出使琉球时,由北京出发,经今安徽、浙江、福建一带,经东海、台湾海峡、那霸,到达琉球。路程遥远,自然人文风光多样,反映到诗歌中,自然也是缤纷旖旎,串联起来,仿佛一部诗性小说。[2]
李鼎元研究综述
李鼎元乾隆三十五年(1770)二十岁即举于乡,乾隆四十三年(1778)二十八岁登进士第,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改授内阁中书,不久升宗人府主事。嘉庆四年(1799),充册封琉球副使,钦赐正一品麟蟒服,出使琉球,回国后官至兵部主事,晚年游历两淮时不幸染骨疾猝死他乡。李鼎元乃清代乾嘉时期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诗人,著有《师竹斋诗集》四十二卷、《使琉球记》十六卷、《球雅》(又名《琉球译》)十九卷,存诗千余首,还有一些书画作品,泛传宇内,价重鸡林。与弟李骥元有“二难”之称,其家族中李调元、李鼎元、李骥元皆以文名,史称“绵州三李”。一、国内学者研究成果(一)清代诗坛同仁之评价李鼎元曾在嘉庆年间出使琉球,不仅在政界有重要影响,而且在诗歌创作中也取得较高成就,并得到同时代人的肯定和赞赏。单就其诗而言,徐世昌《晚晴簃诗汇》选辑清代诗人达六千一百余家,诗歌达两万七千六百多首。[3]
诗词
《晚兴》
月破竹梢烟,阶除叠玉钱。虫声依户冷,镫火向人煎。
心静书多味,霜清菊正妍。忽闻宾雁过,秋士感华年。
《越州杂诗》
地僻幽情惬,江楼俯翠微。海云连水立,山雨带花飞。
嫩笋春林美,鲥鱼夏日肥。乐游乘醉饱,夜夜月中归。
坐客七人在,虚窗残雪明。霜花贪烛影,风竹妒吟声。
读画诗神跃,呼茶仆梦惊。文章有天趣,星斗正纵横。
《中山杂诗 其一》
奥山及波上,游览最清奇。石罅潮声透,松阴海气移。
球官垂带立,夷女戴筐驰。须鬓霜如此,来观亦太痴。
《中山杂诗 其二》
古刹如亭小,禅堂即客堂。僧衣能断俗,席地可无床。
供佛惟花蕊,烹茶半雪糖。此邦殊服食,何以慰愁肠。
《中山杂诗 其三》
幸有奇花木,能将远客招。佛桑然似火,铁树挺于蕉。
野径多丛竹,人家隔小桥。昼长无个事,步屟溷渔樵。
《中山杂诗 其四》
海气入楼腥,停云肯暂停。檐高惟聚雀,草茂只多萤。
书帙因风乱,诗肠对酒醒。那堪愁夜永,雷雨撼窗棂。
《秦中》
历尽奇山到雍州,凤凰声出杜鹃收。中原霸业归前汉,上古王风属武周。
天险难依星北拱,地灵有恨水东流。潼关四扇堂堂在,为说兴亡欲白头。
《荆南怀古》
猿声听尽客如何,漫续《离骚》吊汨罗。至喜亭遥山瘴少,莫愁村近竹枝多。
由来冠盖堪名里,信有铜鞮学唱歌。日暮汉皋惊岁晚,美人何处隔风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