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海狐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東海狐鰮

東海狐鰮 學名  Albula koreana

命名者 Kwun & Kim, 2011

英文名 Roundjaw bonefish

別名 東海北梭魚 、北梭魚、竹篙頭

觀賞魚/食用魚  否/是

最大體長    35 cm

分類

  條鰭魚 Actinopterygii

  狐鰮 Albuliformes

  狐鰮 Albulidae

  狐鰮 Albula

東海狐鰮,主要特徵為前下頜相當尖突;腹鰭後端達臀鰭前緣;中翼骨上之齒塊前端位於副蝶骨上之齒塊前。背鰭 18;臀鰭 9;胸鰭 16-18;腹鰭10;具細孔之側線鱗片為77-80;側線上斜向鱗列 9;側線下斜向鱗列6;椎骨 77-78。體延長,稍側扁;吻部錐形;口下位;每邊各有兩個鼻孔,鼻膜將前、後鼻孔隔開,後鼻孔大於前鼻孔;上頜突出,上頜未達眶前緣;上、下頜具有小塊絨毛狀齒;除瞳孔外,眼睛和眼眶周圍的脂性眼瞼相當發達;鰓耙小而不發達。

所有魚鰭皆為軟條;背鰭大,位於體中央;臀鰭小,位於體後部;愈後端的背、臀鰭軟條愈短,但最後的背、臀鰭軟條稍延長;胸鰭位於腹側;腹鰭,腹位,其始點位於第12根背鰭軟條之正下方;胸、腹鰭基上部具有發達的腋鱗;尾鰭深叉形,上葉稍長於下葉。除了頭部與鰭條(外露部分)無鱗片外,整體被圓鱗;側鱗和背鱗內部有三個凹褶(溝),但外部暴露區的側鱗略小於背鱗;具細孔之側線鱗片起始於鰓蓋上緣,並且直線延伸而超越尾鰭基。

新鮮標本顏色(根據副模標本的照片):體背淺黑色,具有光澤感,腹部銀白色;體側有數條淡淡的淺棕色橫帶;所有鰭條皆透明;部分胸鰭和腹鰭呈淺黃色;部分尾鰭呈淺褐色;頰部具有淺黃色條紋。東海狐鰮具有以下特徵而明顯不同於圓頜狐鰮(Albula glossodonta):東海狐鰮之下頜尖突、具細孔側線鱗片77–80及椎骨77–78 較多;而圓頜狐鰮之下頜圓、細孔側線鱗片66-70及椎骨67-69。(林沛立編寫 2012/12)[1]

棲地環境及深度

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0 - 30公尺

主要棲息於沿岸沙泥底棲性魚類,常於淺水域之內灣活動,以挖掘捕食沙泥地中之無脊椎動物,臼齒可磨碎食物之硬殼。

分佈

西北太平洋韓國和台灣。臺灣分布於北部。[2]

繁殖

產卵發生在開闊水域。

保育

數據不足(DD) ;評估日期: 2012年5月31日

參考文獻

  1. 東海狐鰮,fishdb.sinica.edu.tw
  2. Albula koreana,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