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2月,1990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是枣庄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鲁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区,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辖区面积120平方公里,辖兴仁、兴城、张范3个街道办事处,3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人口15万。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更多的是着眼于产业发展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对于“高新区”的介入甚至都细化到了产业的指导目录,也就是说,哪个地方的高新区应重点发展何种产业,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区位优势

枣庄高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京沪两大都市的中间点,西临风景秀美的微山湖;交通便利畅达,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铁路、枣临铁路、京福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徐州、临沂、济宁、济南4个机场遍布周边,枣庄机场正在筹建中;气候舒适宜人,处于南北气候交界带,年降雨量1000多毫米,水源充足,四季分明。

产业集群

近年来,枣庄高新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改革创新,优化体制机制,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动能转换,坚持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大力实施“产业强区”战略,深入开展“双招双引”,集中攻坚项目建设,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智能化发展,培育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锂电、光电、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和大数据等“锂光医智大”特色主导产业集群,经济运行在动能转换中呈现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相继被批准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山东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科技资源支撑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和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

发展目标

今年以来,枣庄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为重点,以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为全部工作的突破口,坚持产业竞争力、项目带动力、创新驱动力、改革推进力、产城融合力、党建引领力“六力并发”,严守生态环保、精准扶贫、金融风险、民生保障、安全稳定“五大底线”,树牢抬标争先、务求落实、倾心服务、改革创新、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六个意识”,全力打造创新创业的产业新区。

高新区发展历程

高新区发端于1988年国务院启动的“火炬计划”,所以有的高新区起名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基本国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于是1988年6月,总设计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该计划的两项核心内容就是“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北京诞生[2],当时名称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简称北京试验区。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关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156家高新区。

视频

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关视频

枣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宣传片
枣庄高新区举办首届科技创新产业化项目大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