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之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桂林之戰 |
中文名稱: 桂陵之戰 發生時間: 公元前 354年 至 353年 地點: 桂陵、襄陵、邯鄲 參戰方: 齊國、趙國;魏國 結果: 齊軍勝利 主要指揮官: 田忌、孫臏、龐涓 |
桂陵之戰是歷史上一次著名截擊戰,是發生在河南長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卻在桂陵(一說山東菏澤,一說河南長垣)伏襲,打敗魏軍,並生擒龐涓。孫臏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成為兩千多年來軍事上誘敵就範的常用手段。[1]
背景
魏國在戰國初期因魏文侯的改革而變得強大起來,因而引起了其他諸侯的戒備。公元前356年,趙成侯在平陸(今山東汶上)和齊威王、宋桓侯相會以示好,並與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陽北50里)會盟。由此,魏國開始有被諸國聯合進攻的可能,因此魏國欲找機會突破,以解除這個危機。
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奪取了漆及富丘兩地(均在今河南長垣), 此舉招致了魏國的干涉,魏國派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過程
孫臏謀劃
公元前353年(周顯王十六年),趙國派使者向齊、楚兩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們商議,鄒忌反對救援,而段干朋則建議齊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縣)來疲勞魏軍,然後趁魏軍攻破邯鄲後救援趙國,這樣既救援了趙國,又同時削弱了魏、趙兩國。
齊威王採納段干朋的建議,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
齊軍兵分兩路,一路與宋國景敵、衛國公孫倉所率部隊會合,圍攻魏國的襄陵。 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齊威王打算讓孫臏擔任主將,但孫臏以遭受過酷刑、身體有殘疾為由拒絕。齊威王於是任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讓坐在帶着蓬帳的車子中出謀劃策。
圍魏救趙
此時魏軍主力已攻破趙國首都邯鄲, 龐涓率軍八萬到達茬丘,隨後進攻衛國,齊國方面田忌、孫臏率軍八萬到達齊、魏兩國邊境地區。田忌想要直接與魏軍主力交戰,但被孫臏阻止。孫臏認為魏國長期攻打趙國,主力消耗於外,老弱疲憊於內,國內防務空虛,應當採用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戰術,直搗魏國首都大梁迫使魏國撤軍,魏國一撤軍,趙國自然得救。孫臏於是建議田忌南下佯攻魏國的平陵(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東北),因為平陵城池雖小,但管轄的地區很大,人口眾多,兵力很強,是東陽地區(指魏國首都大梁以東的地區)的戰略要地,很難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國,北面是衛國,進軍途中要經過市丘,容易被切斷糧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軍,造成龐涓產生齊軍主將指揮無能的錯覺。
田忌採納孫臏的計謀,拔營向平陵進軍。接近平陵時,孫臏向田忌建議由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高唐(今山東省高唐縣)兩城的都大夫率軍直接向平陵發動攻擊,吸引魏軍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兩路齊軍大敗。孫臏讓田忌一面派出輕裝戰車,直搗魏國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龐涓迫使其率軍回援;一面讓田忌派出少數部隊佯裝與龐涓的部隊交戰,故作示弱使其輕敵。田忌按孫臏的要求一一照辦,龐涓果然丟掉輜重,以輕裝急行軍晝夜兼程回救大梁。孫臏帶領主力部隊在桂陵(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設伏,一舉擒獲龐涓。
結果
桂陵之戰並沒有擊潰魏軍主力,齊國也沒有正式進攻魏國首都大梁,趙國首都邯鄲仍為魏國所占領。
公元前352年(周顯王十七年),魏惠王調用韓國的軍隊擊敗包圍襄陵的齊、宋、衛聯軍,齊國被迫請楚國大將景捨出面調停,各國休戰。
公元前351年(周顯王十八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漳河邊結盟,撤出趙國首都邯鄲。大約在此時齊國將龐涓釋放,使其回魏國再度為將。
評價
評價
魏國的失敗,就是齊國戰略方針的正確和孫臏作戰指揮的高時。在戰略上,抓住有利時機:在作戰指揮方面,能正確分析敵強我弱的局面,選擇適宜的作戰方法,進攻敵人的要害又是空虛的大梁,然後以逸待勞,乘機打了一個漂亮的襲擊戰。另外田忌虛心聽取意見。從善如流,也是戰勝的前提。至於魏軍最後的失敗,也在於戰略上未能掌握動向。
魏軍失敗的原因
1、統軍主將對未來的危機預料不足,在遇到敵軍攻伐非主城時沒有判斷出敵軍的下一步行動,國內兵力空虛。
2、料敵不明,沒有探察清楚就貿然追擊,孤軍深入。
齊軍勝利原因
1、孫臏冷靜分析出了當時戰場的形勢,直接出兵攻打魏軍並不能造成魏國較大的損失。而圍魏救趙則可以一箭雙鵰。
2、拋卻小利,誘敵深入。
影響
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將領們列為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將領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