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济银花 (忍冬科木质藤本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目录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济银花 (忍冬科木质藤本植物))
【基源】为忍冬科木质藤本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花蕾。济银花主产于山东的平邑、费县、日照、蒙阴、济宁、苍山、滕州。以栽培为主,平邑产量为最大。夏初当花蕾含苞未放时采摘。阴干,生用或制成露剂使用。
基本信息
- 药品名称:济银花
- 主要适用症:清热解毒,疏风热,解暑热
- 用法用量:煎服,15~30g
- 主要用药禁忌:脾胃虚弱者、气虚疮疡者、痢疾属虚寒者慎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热,解暑热。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金银花露每次60~120ml(相当于金银花生药3.5~7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气虚疮疡者、痢疾属虚寒者慎用。
【价格】济银花
一等收购价格(千克价,下同)30—32元,统货收购价格24—26元。市场价格一等34—36元。
规格等级
规格等级大概分为一、二、三、四等,《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称东银花,亦分为四个等级,具体标准如下:
一等 干货。花蕾呈棒状,肥壮。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青色。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不超过5%。无嫩蕾、黑头、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花蕾呈棒状,花蕾较瘦,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青色。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不超过15%,黑头不超过3%。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 干货。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花蕾瘦小。外表黄、白,青色。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不超过25%,黑头不超过15%,枝叶不超过1%,无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 干货。花蕾或开放的花朵兼有。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无杂质、虫蛀、霉变。
主产地:山东的平邑、费县、日照、蒙阴、济宁、苍山、滕州等..
应用
1.用于温热病及外感风热 本品的清热解毒作用,能清解温热疫毒之邪,可用于温热病的各个阶段。温热病初起,邪在卫分,本品既清热解毒,又能以其轻宣疏散之性,外透肺卫之邪,宜与发散风热药同用。如《温病条辨》银翘散,其与荆芥、薄荷、牛蒡子等药配伍;本方亦常用于风热表证。热入气分,或深入营血,本品除清热解毒之外,并兼有清泻肺胃及凉血之功。治气分热盛,壮热,烦渴,脉洪大者,可与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药同用。治热入营血,高热神昏,斑疹吐衄等,如《温热经纬》神犀丹、《温病条辨》清营汤,以之与生地黄、玄参等清热凉血药同用。
2.用于热毒疮痈、咽痛、痢疾 本品清热解毒之力较佳,且不易伤胃,为治疗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的要药,痢疾亦可使用。治疮痈红肿热痛,单用有效,内服外敷均可。若与连翘、紫花地丁、黄连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并辅以白芷、乳香等消肿散结药,则取效更捷。其与大黄、牡丹皮等药配伍,可治肠痈腹痛。
- 治疗咽喉肿痛,不论热毒内盛或风热外袭者,均宜选用。前者,多与射干、马勃等清热解毒利咽药同用。后者,宜与薄荷、牛蒡子等疏风热、利咽喉之药同用。
- 治热毒痢疾,可单用本品浓煎频服;亦可配伍黄连、白头翁等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之药以增强作用。
3.用于暑热证 本品解暑热的功效,可主治暑热烦渴等证,并常与荷叶、西瓜翠衣、扁豆花等同用;以蒸馏法将本品制为金银露,亦颇常用。
相关资料
1.本品的挥发油中,含有芳樟醇、香叶醇等多种成分,并含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类、三萜类、肌醇、咖啡酸、棕榈酸及 质等。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并有抗炎、解热、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预防实验性胃溃疡、增加肠蠕动、促进胃液及胆汁分泌、保护和治疗肝损伤、抑制肿瘤细胞及抗生育等药理作用。
2.本品的茎叶为忍冬藤,又名金银花藤。其性味苦,微寒;功用与金银花相似,但清热解毒之力不及,因能通经络,还用于风湿热痹。煎服,疮痈,是痈、疽、疗、疖等化脓性皮肤感染的总称。多由热毒内侵,邪热灼血,以致气血壅滞而成。
银花 (一种植物)
抗炎和解热作用
腹腔注射双花提取液0.25g/kg,能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脚肿。另有报道双花注射液30-40g/kg能减轻蛋清性脚肿程度。腹腔注射双花提取液8g/kg,2次/天,连续6天,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也有明显抗渗出和抗增生的作用。早期报道双花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但用霍乱菌苗、马铃薯杆菌、枯草浸液等给家兔耳静脉注射,致热,未证实双花煎剂5g/kg灌胃有退热作用,认为这可能和使用的双花制剂、剂量或家兔的耐受性不同有关。
加强防御机能作用
双花煎剂稀释至1:1280的浓度,仍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小鼠腹腔注射双花注射液,也有明显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中枢兴奋作用
经电休克、转笼等多种实验方法证明口服绿原酸后,可引起大鼠、小鼠等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其作用强度为咖啡因的1/6,二者合用无相加及增强作用。
降血脂作用
大鼠灌胃双花2.5g/kg能减少肠内胆固醇吸收,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体外实验也发现双花可和胆固醇相结合,但四妙勇安汤(双花、玄参、当归、甘草)治疗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未观察到有降血脂和主动脉壁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抗内毒素
用鲎试验法测定内毒素含量,300%双花(忍冬)注射液以1:2-1:64稀释,体外试验无论用凹片法或试管法,均明显降低试液中的内毒素含量,其中1:2-1:8的稀释管与阴性对照管一样呈液态,阳性对照呈凝胶状。双花(忍冬)蒸馏液6g/kg静脉注射,对绿脓杆菌内毒互2.8mg/kg静脉注射引起的兔体温下降及白细胞数下降有对抗作用,双花(忍冬)蒸馏液7.5g/kg或注射液2.5g/kg腹腔注射,对绿脓杆菌内毒素65mg/kg腹腔注射的小鼠有保护作用,减少小鼠死亡率。
其它作用
曾有体外筛选实验报告双花的水及酒浸液对肉瘤180及艾氏腹水癌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双花提取物口服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轻度预防效果。口服大剂量绿原酸能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液及胆汁分泌。绿原酸及其分解产物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此外,绿原酸还能轻微增强肾上腺素及其去甲肾上腺素对猫和大鼠的升压作用,但对猫的瞬膜反应无影响。
药(毒)理学
双花水浸液灌胃,对家兔、犬等无明显毒性反应,对呼吸、血压、尿量均无影响。小鼠皮下注射本品浸膏的LD50为53g/kg。绿原酸具有致敏原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但口服无此反应,因绿原酸可为小肠分泌物转化为无致敏活性的物质。溶血试验结果表明:蒸晒品0.1-0.5ml均在3小时内无溶血现象;生晒品0.1-0.5ml在加药后立即出现溶血现象;贵州山银花0.1-0.5ml均在3小时内无溶血现象;河南蜜银花pH6.0时0.1-0.3ml无溶血现象;山东济银花:0.1-0.5ml均在3小时无溶血现象。5种材料的LD50顺序为:蜜银花<济银花<蒸晒品<贵州商品,灰毡毛忍冬蒸晒品无溶血性,而生晒的有溶血性,故作注射液原料,必须采用蒸晒品。生态资源生态环境 双花。
- 1.生于山坡疏林中、灌木丛中、村寨旁、路边等处,赤有栽培。 2.生于丘陵、山坡、杂木灌丛及平原旷野、路旁或河崖边。
- 3.生于海拔200-700(-1500)m的灌丛或疏林中。
- 4.生于海拔850-1300m的山坡岩旁灌木林或疏林中。
面膜制作
材料:丹参10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银花15克、蜂蜜适量
方法:
1.将摇曳在加热浓缩,调入蜂蜜成稀糊状。
2.先用温水洁面,除去面部油脂、尘垢,在敷涂丹芩栀面膜,30分钟清水洗去。每天早晚各1次。
功能:本面膜有抗菌消炎、消灭痤疮、活血化瘀的功能。
方中黄芩、栀子、银花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抑灭多种引起青春痘的病菌,丹参活血化瘀,一助黄芩等清热解毒,二除囊肿消瘢痕。
各家论述
- 1.《本草通玄》:双花,主胀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胀利风虚之用,余子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
- 2.《本草正》:双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但其性缓,用须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拌酒厚敷。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毒,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
- 3.《本经逢原》:双花,解毒去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但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勿用。痘疮倒陷不起,用此根长流水煎浴,以痘光壮为效,此即水杨汤变法。
- 4.《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
- 5.《生草药性备要》: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
- 6.《本草备要》:养血止渴。治疥癣。
- 7.《重庆堂随笔》: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治痉厥癫痫诸症。
- 8.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外感发热咳嗽,肠炎,菌痢,麻疹,腮腺炎,败血症,疮疖肿毒,
银花的食用方法
金银花为四十种家种大宗药材之一,有少量野生品。金银花用途广、用量巨大,不断的开发新用途,使其用量不断增加,是家喻户晓的保健和去火饮品。同时,金银花是疫情防治的重要品种。近年,金银花常常成为市场上的领涨品种,变化更加频繁,变化幅度惊人,是市场人气最旺,关注力最强的品种之一。
三花茶
操作: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加入沸水泡茶饮用。
适用:清热解毒,治疗头痛口渴、咽喉肿痛。
金银花薄荷茶
操作:将金银花、薄荷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加入蜂蜜即可。
适用:痱子。
金银花饮
操作:金银花、山楂热水冲泡,代茶饮。
适用:开胃、消食。
金银花露
操作:金银花的花、叶加水,先用猛火后用小火蒸30分钟,滤出汤汁加冰糖后饮用。
适用:清热、解暑。 [2]
金银花粥
操作:煮粥时加入少量金银花蕾。
适用:提高免疫力。
金银桃花饮
操作:桃花15朵,金银花10克,水煎服。
适用: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