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开花的种类(麦秆菊(菊科、蜡菊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麦秆菊(菊科、蜡菊属植物))
别名蜡菊、贝细工,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澳大利亚,在东南亚和欧美栽培较广。喜光,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忌酷热。播种、扦插、 压条繁殖都可以,秋季开花,味甘苦,微寒,干燥的花瓣呈金黄色,花色鲜艳且长久不褪。因其花干后不凋落,如腊制成,是制作干花的良好材料,是自然界特有的天然“工艺品”。
目录
麦秆菊(拉丁学名:Helichrysum bracteatum)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麦秆菊
- 别 名:蜡菊、麦藁菊、脆菊
- 拉丁学名:Helichrysum bracteatum
- 二 名 法:Helichrysum bracteatum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 目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 :菊科 Compositae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
- 族 :旋覆花族 Trib. Inuleae
- 属 :蜡菊属 Helichrysum
- 种 :麦秆菊
- 组 :干苞组 Sect. Xerochlaena
- 分布区域:原产于澳大利亚
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0-120厘米,分枝直立或斜升。叶长披针形至线形,长达12厘米,光滑或粗糙,全缘,基部渐狭窄,上端尖,主脉明显。头状花序径2-5厘米,单生于枝端。总苞片外层短,履瓦状排列,内层长,宽披针形,基部厚,顶端渐尖,有光泽,黄色或白、红、紫色。小花多数;冠毛有近羽状糙毛。瘦果无毛。
生长环境
麦秆菊不耐寒、怕暑热,夏季生长停止,多不能开花。麦秆菊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喜向阳处生长,施肥不宜过多以免花色不艳。原产澳大利亚。在东南亚和欧美栽培较广,中国也有栽培,新疆有野生.一般土壤中均可生长,但以贫瘠的砂壤土与向阳地长势最好。阳光要充足,过湿地不宜浅种。
栽培技术
育苗技术
麦秆菊属菊科腊菊属一年生草本花卉。种子形状略呈四棱形,千粒重0.85克。种植的麦秆菊是一个自然混杂的品种,从花色看有白、红、黄、紫、玫红色,色彩鲜艳。除了观赏鲜花外,还可制成干花用于冬季室内装饰、观赏。
选地和播种
麦秆菊不耐寒、忌酷热、盛暑时生长缓慢,开花少。应选向阳、适度湿润又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土壤。4月初播种大棚育苗床,出苗后应及时间苗,于6月初定植园地,株距30厘米。
田间管理
麦秆菊株高75~120厘米,要在株间插杆,设立支架,以防倒伏。麦秆菊根系浅,抗旱能力差,注意浇水防旱。在施足底肥基础上,为了提高结实率,促进种子早熟,在现蕾期前,增施1次磷肥。及时打药,注意防治蚜虫、卷叶虫和地下害虫。
采种技术
一般上午白色冠毛开始散开时采收。待日照强烈冠毛干燥时,瘦果浮起,种子容易散落,不宜采收。选种时除注意花径外,同型花色中须选深色的,如淡玫红和深玫红,棕红和酱红,浅黄和深黄色,都要选后者。开花8月,种子成熟不一致,采种到降霜。在种子收获期内,特别是晴天,要坚持每天采收,以免种子脱落造成损失。
繁殖方法
麦秆菊为种子繁殖。发芽适温15~20℃,约7天出苗。温暖地区可秋播,一般3一4月播种于温室,3~4片真叶时6~8cm株高分苗,7一8片真叶时定植,株距30~40cm。摘心可促枝。从播种至开花约需3个月。采种尽量选择花色深的花头,清晨进行手摘,以免种子散落。
6月初苗约长到9厘米时,定植于园地或花坛,株距30厘米。为促使多发分枝,多开花,生长期可摘花2—3次。定植后至开花花期间,施二次腐熟的人粪尿或豆饼液肥,浓度20%为宜;花期前追肥次数不能太多,肥量不能过大,否则开花虽多,但花色不艳。江南地区6月开始进入梅雨季节,注意园地内积水,防止烂根。夏天遇干旱天气,早晚要各浇一次水,秋天保持土壤内一定的湿度,以利结果良好。摘心可促分枝。从播种至开花约需3个月。采种尽量选择花色深的花头,清晨进行手摘,以免种子散落。每周喷等量式00—200倍波尔多液一次,连喷3—4次,对防病有效。
选地和播种
麦秆菊不耐寒,忌酷热,盛暑时生长缓慢,开花少。应选向阳、适度湿润又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土壤。种子繁殖。春、秋都可播种。春播于3~4月在温床或温室中盆播。秋播在温床或冷室中越冬,春天定植露地。4月初播种于大棚育苗床,出苗后应及时间苗,于6月初定植园地,株距30厘米。发芽适温15~20℃,约7天出苗。温暖地区可秋播,一般3~4月播种于温室,3~4片真叶时6~8cm株高分苗,7~8片真叶时定植,株距30~40cm。摘心可促分枝。从播种至开花约需3个月。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进行秋播:基质消毒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3~10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3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育苗技术
麦秆菊从播种到部分植株开花,在冬春育苗需110天左右。如果育苗晚,温度高,日照长,育苗天数则显著减少。为获得较好的绿化效果,可于终霜前15天左右定植,当然定植前秧苗要进行低温锻炼,定植后适当低温对麦秆菊生殖、生长有利,花大。定植时秧苗有20片叶左右,部分秧苗即将始花。用疏松床土播种,播种时正值严冬,为便于管理,最好用育苗盘播种。育苗盘上装床土,稍压实,刮平浇水。播干种子,每平方米苗床播种3克左右,覆草碳土0.5cm,然后盖地膜或扣小拱棚。地温控制在20℃左右,播干种子5天出苗,出苗后及时去掉覆盖物。子苗期正值严冬,温度低,光照差,因此应尽量抢光照。当有1-2片真叶时移植,移植1-2次,有条件的只移植1次,用直径10cm的容器培育成苗,单株成苗。虽然苗期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强,但为了保证其正常生长,前期夜间气温不低于9℃,白天气温控制在25℃左右。床土要保持湿润,定植前半个月左右可移至小拱棚炼苗。定植前5天全部揭去覆盖物炼苗,做切花栽培的在苗期摘心1次,以促发侧枝,增加花枝产量。
秧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种子发芽出土最适温度约20℃左右,秧苗生长适宜温度5-25℃,喜温暖又能耐霜,忌酷热。喜充足的阳光,光照不足秧苗生长缓慢,要求床土疏松湿润。
品种分类
栽培品种有”帝王贝细工“,分高型、中型、矮型品种。有大花型、小花型之分。同属植物500余种。
常见种类:菊花同属植物约350种。
常栽培的有
- 1、毛叶麦秆菊,具蔓延茎,叶片倒卵圆形,头状花序单生银白色,原产新西兰。
- 2、伞花麦秆菊,基部有些灌木状,叶片卵圆形,头状花序伞呈房状,总苞苞片长圆形,先端钝,乳白色。原产南非。
- 3、天山麦秆菊,为宿根草本,全株密被绒毛,叶片狭披针形,头状花序呈伞房状,黄色或桔红色,原产中国新疆。此种麦秆菊花似金色的太阳,光彩夺目,十分动人,在岭南的花圃普遍种植。
主要价值
麦秆菊的苞片色彩艳丽,因含硅酸而呈膜质,干后有光泽。干燥后花色、花形经久不变不褪,是做干花的重要植物,可供冬季室内装饰用,又可布置花坛、花境,还可在林缘丛植以及秋播,冬春在温室盆栽。麦秆菊可布置花坛,或在林缘自然丛植。花瓣因含硅酸而模质化,并具有金属光泽,干燥后形成花色经久不变,因此通过自然阴干或加工成干花制品。
毛叶麦秆菊(学名:H.bellidioides)
一年生草木。全株具绵毛;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披针形,基部渐尖,有短柄或无柄;花银白色;头状花序单生枝顶,总苞外层苞片短,呈覆瓦状,内部数层苞片伸长成花瓣状,膜质发亮,干燥而硬,近似麦秆状态,管状花聚于中心,晴天开放,雨天及夜间关闭,花期7—9月;瘦果光滑。
分布于澳大利亚; 我国园林常有栽培。
栽培繁殖
种子繁殖。3—4月播于露地,苗高8厘米定植,株行距30厘米,也可直播。喜阳光充足、沃肥湿润及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寒又忌酷热。栽培中不宜过于肥沃,否则花繁色不佳。生长健壮,管理粗放。种子采收应于上午冠毛发白时即行收集。否则极易脱落,除选花朵硬大者外应以深色为佳。 [2]
应用价值
主要用作切花、插瓶及制作花篮、花圈等。因苞片色彩绚丽,干后经久不凋,作干花材料供室内装饰。当花半开时带梗剪下,长约20厘米除去叶片,成束置通风处倒悬晾干,可保存至冬季应用。也可布置花坛或丛植于绿地间。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麦秆菊(菊科、蜡菊属植物))的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