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紫花槭(无患子科、槭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紫花槭
图片来自 360百科

开花的种类——紫花槭(无患子科、槭属植物)

是无患子科槭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植物。幼枝绿或紫绿色,老枝被蜡粉;叶纸质,近圆形,基部心形或深心形,叶柄细;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总花梗紫色,花瓣倒卵形,白或淡黄白色;翅果较小,紫色至紫黄色,两翅成直角,果核凸起;花期5-6月;果期9月。紫花槭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俄罗斯和朝鲜也有分布。紫花槭喜光,稍耐阴,耐寒,喜温凉湿润气候,耐干旱,耐瘠薄土壤。紫花槭多采用播种方式繁殖。

紫花槭株形优美,枝干虬曲,秋叶红艳,可用做园景树和行道树,也可做盆景。紫花槭木材可供家具、器具、乐器细木工、旋工等。紫花槭种子可榨油,叶可做染料,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紫花槭是蜜源植物。

紫花槭(学名:Acer pseudosieboldianum (Pax) Kom.)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紫花槭
  • 拉丁学名:Acer pseudosieboldianum (Pax) Kom.
  • 别 名:假色槭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木兰纲
  • 目:无患子目
  • 科:无患子科
  • 属:槭属
  • 种:紫花槭
  • 分布区域: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及俄罗斯,朝鲜
  • 命名者及年代:(Pax) Komarov,

形态特征

无患子科槭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植物,高达8米。树冠整齐而浓密;树皮粗糙,灰褐色,不裂;幼枝绿或紫绿色,密生白色绒毛;老枝呈灰褐色,被有白蜡粉;芽卵形,淡红色,上部呈喙状接合,鳞片6枚,卵形,外侧密被淡黄色毛;叶纸质,单叶对生;叶柄细,长达3厘米以上,密生白绒毛,叶片近圆形,径6-12厘米,基部心形或深心形,边缘为内向锐尖弯重锯齿,表面绿色,无毛或疏生毛,背面苍绿色,具白色绢状细柔毛;掌状9-11中裂,裂片披针状长椭圆形,先端长渐尖;伞房花序,具长梗;花10-16朵,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后于叶开放,花轴初有短疏毛,后渐脱落;总花梗紫色,无毛;萼片5,紫色,长圆形,长4-5毫米,宽1.5毫米,花瓣5,倒卵形,白或淡黄白色,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花萼与花瓣均无毛;雄蕊8,比萼片稍长,花丝紫色,无毛,花药黄色;花盘微裂,无毛;子房长形,具有早落性毛茸,花柱1,长5毫米,柱头2裂;翅果较小,紫色至紫黄色,两翅成直角,长约2.5厘米;果梗红褐色,长约1.5厘米;果核凸起,呈长卵圆形,生有微毛,宽约9毫米,具疏脉纹;翅长约1.6厘米,宽约7毫米,开展近90度左右,翅脉整齐。花期5-6月,果期9月。

繁殖方法

紫花槭多采用播种方式繁殖。

种子采集

9月种子成熟后剪下果枝,采集翅果,晒3-4天,搓去果翅,去除果枝,果梗等杂质,剧去批粒,得纯净种子。自然干操种子,在通凤,引爆室内存放,种子发芽率最低可维持3年。某种时要掌握好时间,采早种子未成熟,采晚种子一碰即四处飞落,不易收集。

种子处理

紫花槭育亩,必须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一般采用温沙埋藏越冬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方法是在播种的前一年秋季,根据需处理种子的数量,按种沙比1:2的比例混入湿沙,搅拌均匀,在室外挖深批50厘米,宽50厘米的埋藏沟,长度视处理种子数量而定,将种沙混合吻放入埋藏沟内,堆至与土面齐平,睬实,上面覆土10厘米,并做好标记。春季播种前15日将种沙温合物取出,置于温室内握芽,注意保温、保湿,每天翻动,种子1/3裂咀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

选土质肥沃、湿润的地块。垅作、床作均可,新播为节省土地,多采用床作,床距地面高10-15厘米,宽11厘米,长10-20米,播种量30克/平方米,播后覆土厚1厘米,镇压保墙,浇透水。 [1]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紫花槭木材可供制造家具、器具、乐器细木工、旋工等之用,种子可榨油,叶可做染料,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是蜜源植物。

观赏价值

夏季果实幼期翅果淡红色,株形优美,枝干虬曲,秋叶红艳,可用做园景树和行道树,也可做盆景,让人赏心悦目,作为集赏叶、赏果子一体的树种,是中国东北地区园林绿化方面具奇良好应用前景的乡土树种之一。

紫花槭(原变种)

紫花槭(学名:Acer pseudosieboldianum (Pax) Komarov)

为槭树科槭属落 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被白色疏柔毛。翅果嫩时紫色,成熟时紫黄色;小坚果凸起,脉纹显著,翅倒卵形,基部狭窄,张开成钝角,果梗长约1-2厘米,细瘦。花期5-6月,果期9月。产黑龙江东部至东南部、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生于海拔700-900米的山岳地带,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中或林边。

形态特征

落 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被白色疏柔毛;多年生枝灰色或淡灰褐色,被蜡质白粉。冬芽卵圆形;鳞片6枚,卵 形,外侧密被疏柔毛。叶纸质,近于圆形,直径约6-10厘米,基部心脏形或深心脏形,常9-11裂;裂片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具尖锐的重锯齿; 裂片间的凹缺狭窄,深及叶片的1/2-1/3,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嫩时叶片两面均被白色绒毛,叶脉上更密,渐老时上面近于无毛,下面的叶脉上亦仅被 稀疏的毛;叶柄细瘦,长3-4厘米,嫩时密被白色绒毛,渐老陆续脱落,近于无毛。花紫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常成被毛的伞房花序,直径3-4厘米, 总花梗长2-3厘米;萼片5,紫色或紫绿色,披针形,先端渐尖,长4-5毫米,宽1.5毫米;花瓣5,白色或淡黄白色,倒卵形,长4毫米,宽3毫米;雄蕊 8,长约4毫米,花丝紫色,无毛,花药黄色,卵形;花盘无毛,微裂,位于雄蕊的外侧;子房被白色的疏柔毛,在雄花中常不发育,花柱长约5毫米,柱头2裂; 花梗紫色,细瘦,长8-10毫米,微被短柔毛。翅果嫩时紫色,成熟时紫黄色;小坚果凸起,脉纹显著,长5-7毫米,宽4-5毫米;翅倒卵形,基部狭窄,连同小坚果长2-2.5厘米,宽5-6毫米,张开成钝角,果梗长约1-2厘米,细瘦。花期5-6月,果期9月。 [2]

分布范围

产自黑龙江东部至东南部、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苏联东部和朝鲜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吉林东南部。生长于海拔700-900米的山岳地带,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中或林边。

紫花槭(学名:Acer pseudosieboldianum)

为槭树科槭属下的一个植物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被白色疏柔毛;多年生枝灰色或淡灰褐色,被蜡质白粉。苏联东部和朝鲜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吉林东南部。

栽培技术

圃地选择和处理

槭树育苗应选择微酸、湿润、透水性好,灌溉条件良好的砂壤土。播前每亩施入有机肥5000kg、NPK三元复合肥50kg。为防止苗木病虫害,特别是地下害虫,每亩需用硫酸亚铁8~10kg、辛硫磷颗粒剂2kg,和细土拌匀,撒在地表,然后进行深耕、耙细、平整作畦,要求畦宽1米,畦埂宽30厘米,畦长20~30米。

种子处理、播种时间及方法

槭树种子没有休眠性,既可进行秋播也可进行春播,现主要介绍春播。播种时间以3月中旬~4月中旬为宜。播前先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拌匀,放在3~5℃的条件下进行一个月的低温沙藏处理。层积期间要定期检查和管理,发现有发芽的种子,要及时进行播种。播种时先在畦内灌足底水,等水渗下再播,每平方米播种量200粒左右。播种后要覆0.5厘米的细土,为保墒提高地温,使种子出芽早、出芽整齐,可覆盖地膜或小拱棚,拱棚要注意通风,中午温度超过30℃要适当遮荫。一般播种后15~20天左右出齐苗。

苗期管理和长势

幼苗出土后,初期生长较慢,抗性差要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度,并要及时清除杂草,锄草时及时趟土,尽量多培一些土,防止出现倒伏现象。当苗长到5厘米高时进行定苗,一般在灌透水后进行,按10~15厘米株间距去弱、病及小苗,保持苗木的健壮整齐,缺苗的地方选择雨天进行带土球移植补苗。6月初结合浇水追施尿素,每亩15kg,7月中旬再每亩追施尿素10~15kg,后期适当控水。若发现刺蛾等害虫时,可喷2.5%的溴氰菊酯4000倍液进行防治。当年苗高可达1~1.5米,第二年春天可进行分植。

抚育管理

1、松土除草:为了促进苗木生长,幼林期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1次在4月下旬进行;第2次在8月上旬,结合除草,松土3~125px,并从定植穴向外扩展树穴,促进根系生长。

2、施肥:幼龄期一般于每年5月上旬至8月上旬追施2~3次速效氮肥,辅以磷、钾肥;9月下旬,结合深翻改土施一次以有机肥为主的冬肥。成年结果期每年在休眠期施基肥,在生长期进行土壤追肥,有时还可以根外追肥。基肥以每年秋季树叶变红或变黄前施肥效果较好,以农家肥、饼肥为主,也可增施复合肥,于秋、冬季结合深翻施入。土壤追肥每年追施3~4次,以氮、钾肥为主;根外追肥在生长期内进行多次。

3、整形修剪:可在冬季或夏季进行。冬剪是从秋末落叶起至翌春发芽前所进行的修剪,以早春为宜,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缩、平茬;夏剪是从发芽后至秋季落叶前所进行的修剪,方法有抹芽与除萌、摘心、拿枝和拉枝。

病害防治

槭树漆斑病发生在槭树叶上。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点状褪绿斑,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紫红色,后病斑逐渐扩大成圆形、近圆形或梭形大病斑。发病后期,病叶上出现黑色膏药状、隆起于叶表面的许多小漆斑,各漆斑之间彼此分离或互相连接,不规则形,发病叶片提前脱落。病菌以菌丝及分生孢子于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并从雨季开始借气流及水滴传播,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8月中下旬开始,病叶上出现黑色漆斑状,此时为病菌的无性世代,越冬以后继续侵染。初始越冬菌源是发病的最主要条件,植株摆放过密、通风不良,则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1、发现病叶应及时摘除,秋季结合修剪清除枯落叶及病残体。

2、槭树盆景生产基地尽量远离野外生长的槭树。

3、雨季之前叶面喷洒18%多菌铜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用药2~3次。 [3]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槭树类姿态潇洒婆娑宜人使人感到轻快,因而非常适于小型庭院的造景,多孤植、丛植。

园林用途

槭树在大型公园或名胜古迹天然公园、植物园内群植成林最能显示其红叶之美,可结合植物引种,建设专门的“槭树园”。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将槭树与常绿树和其他落叶树混植,以栲树、青冈栎、樟树、榔榆、臭椿、马尾松等高大乔木为上层,以三角枫、秀丽槭五角枫鸡爪槭等各种槭树为中层乔木、一毛白杜鹃、锦绣杜鹃、映山红等为下木,空间构图上高低错落、富于变化,色彩搭配上或红绿相间,或红白相应,也符合各物种的生态特性,是一个极为成功的植物配置范例。东北哈尔滨森林公园也有6种槭树,长势良好,入秋供游人观赏红叶或黄叶。

《花经》云;“枫(指槭树)叶一经秋霜,酡然而红灿似朝霞艳如鲜花,杂厝常绿树种间,与绿叶相称,色彩明媚秋色满林,大有铺锦列秀之致。”槭树也适宜植于瀑口、山麓、溪旁、池畔、园林建筑和各园林小品附近,以资点缀。苏州拙政园紧小沧浪的明式小院“志清意远”为一独立封闭式小院,池边散植槭树,古树修竹,景色瑰丽。此外,元宝枫、五角枫和三角枫等乔木类是优良的行道树,各地常见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