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橐 |
橐,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是tuó,是指口袋,古代也指一种鼓风吹火器。出自《东周列国志》:"其他愿执鞭负橐,奔走效劳,又有壶叔等数十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橐
拼音; tuó
部首; 木
字码; U+6A50
五笔; gkhs
仓颉; jbmrd
郑码; AJGF
造字法; 形声
注音; ㄊㄨㄛˊ
Unicode; CJK
GBK; E9D2
笔画数; 16
笔顺编号; 1251245132511234
词性; 名词;象声词;动词
结构; 上中下
四角号码; 50904
基本字义
橐;tuó
1.口袋:负书担~。
2.〔骆~〕即"骆驼"。
3.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以牛皮"。
⑴ 口袋:负书担~。口袋的一种,两端不封口,可以根据要装物品的多少来决定,物品多了就可以作大的口袋,少了可以作小的口袋,装好物品后两端再行封口,当中留一空挡,方便牲畜载驼,古时候在晋西一代广泛应用,方便骡马、骆驼载物。卸载物品后收将起来是个不占领地方小的袋子。
例:其他愿执鞭负橐,奔走效劳,又有壶叔等数十人。--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⑵〔~驼〕即"骆驼"。这里暗示了骆驼的适应能力,食量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生存。用可以变化的口袋来比喻骆驼。
⑶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以牛皮"。
注解典故
橐
槖;tuó
[名]
⑴(形声。从槖省,石声。)
⑵同本义 [hollow bag open on both ends]
槖,囊也。--东汉·许慎《说文》。按,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
宁子职纳槖饘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乃裹糇粮,于橐于囊。--《诗·大雅·公刘》
负书担橐。--《战国策·秦策》
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昂家将军以为(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汉书·赵充国传》。颜师古注:"橐,所以盛书也,有底曰囊,无底曰橐。簪笔者,插笔于首。"
橐金数千。--清·张廷玉《明史》
⑶鼓风吹火器 [air-blower]
具炉橐,橐以牛皮。--《墨子·备穴》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回:"干将乃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妙选时日;天地下降,百神临观,聚炭如邱,使童男童女三百人,装炭鼓橐。"
项橐:传说中的神童,孔子曾经拜他为师,见《三字经》:"昔仲尼 师项橐"
词性变化
橐;tuó
〈象〉
象声词 [sound of leather shoes]。如:橐橐的皮鞋声
橐;tuó
〈动〉
通"托",依附 [rely on]
重争士橐。(指依附诸侯或卿大夫。)--《韩非子·五蠹》
英文翻译
橐;Tu ó
Pocket.
The [ 橐驼 ] is namely the " camel ".
A kind of drum breeze of the ancient times blows the firearms.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ᇈ《唐韵》《集韵》$他各切,音拓。《说文》囊也。《唐韵》囊无底。《诗·大雅》于橐于囊。《毛传》小曰橐,大曰囊。《左传·宣二年》赵盾见灵辄,为箪食与肉,置诸橐而与之。
又冶器也。《老子·道德经》天地之闲,其犹橐籥乎。《注》橐者外之椟,所以受籥也。籥者内之管,所以鼓橐也。《淮南子·本经训》鼓橐吹埵,以消铜铁。
又盛衣食之器者曰橐梠。《庄子·天下篇》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又橐橐,杵声也。《诗·小雅》椓之橐橐。
又橐驼,兽名。言其负囊橐而驼物也。《扬雄·长杨赋》驱橐驼,烧䑺蠡。
又橐皋,吴地。《春秋·哀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汉书》属九江郡。
又《唐韵》章夜切,音柘。义同。
又《集韵》都故切,音妒。木名。○按《说文》别立橐部,今倂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