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坪鄉
歧坪鄉位於嘉陵江東河中游、四川盆地北緣、秦巴山脈南麓,隸屬於"女皇故里"--四川省廣元市,地處蒼溪縣腹心地帶,距縣城42千米。東靠蒼溪縣月山鄉、白驛鎮,北抵岳東鎮、灕江鎮,西界喚馬鎮、元壩鎮,南接閬中市老觀鎮。歧坪鎮系國家級重點鎮、四川省首批"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四川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鎮、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鎮、四川省環保先進鎮等;是中國紅心獼猴桃的核心主產區之一、有機紅心獼猴桃出口基地、綠色農產品種植基地。以商貿服務、農副產品加工、輕工工業以及鄉村生態旅遊等為一體的綜合型城鎮,以農機製造、現代化農業生產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特色。
歧坪鎮歷史悠久,上古為平州國屬地,西周時為羌族侯國-奉國都邑;西晉太康年間於此置歧愜縣,此後為宋安縣、歧坪縣和南平州及歧坪區治地,有近800年的建縣歷史。革命時期,有439名紅軍載入了蒼溪紅軍渡英烈榜。新中國成立後建歧坪鄉,1986年改設歧坪鎮。
歧坪鎮地理坐標為:(31°53′16.76″N,106°8′47.62″E),屬低山地貌為主和少數丘陵帶壩地形,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成萬高速(綿蒼巴)、省道411線等穿境而過,交通便捷。2020年,歧坪鎮幅員81.12平方千米,總耕地面積2.8萬畝;轄4個社區、16個行政村、111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4.36萬;城鎮建成區面積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萬餘。[1]
目錄
[隱藏]建制沿革
古代
據蟠龍山腳及鏵廠溝出土文物證實,約1萬至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今歧坪一帶及附近繁衍生息。
新石器時期:屬長江中游"大溪文化"的一部分。約公元前4400- 前3300年,從鄖陽(今湖北十堰)漢水泗河流域遷徙來的先民在今嘉陵江東河流域一帶建立起父系氏族社會部落,分別稱為"平周部落"、"奉部落"。
夏為梁州之域,商為雍州之土(一說梁州)。
西周:隸屬奉國。周武王元年(前1046年),先民建立羌族侯國"奉",定國都今蒼溪縣歧坪鎮。
春秋戰國:周烈王六年(前370年),奉國為巴國所滅。秦滅巴後,隸蜀郡葭萌縣。(清道光《昭化縣誌》雲:"秦葭萌境,今蒼溪東北之歧坪故城皆其地也")。
漢代:隸巴郡閬中縣。建安六年(201年),分巴郡置巴西、巴東二郡,隸益州巴西郡閬中縣。
三國:蜀漢隸益州巴西郡閬中縣。
兩晉:泰始元年(265年)至咸寧六年(280年),仍屬巴西郡閬中縣。太康中(280-289年),於巴西郡閬中縣境分置歧愜縣(又作岐愜縣),縣治在今歧坪場,隸梁州巴西郡,為歧坪建縣之始。永和三年(347年),巴西郡析置北巴西郡,歧愜縣屬之。
南北朝:劉宋永初時(420-422年),改歧愜縣為宋安縣,隸宋熙郡。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宋安縣更名歧坪縣(又作岐坪縣),隸利州東洛郡;北周時(557-581年),廢東洛郡,歧坪縣改隸利州總管府晉壽郡。
隋代:開皇二年(582年),歧坪縣改隸利州總管府義城郡;三年(583年),"廢諸郡存利州",歧坪縣屬之;大業三年(607年),廢利州總管府,直隸義城郡。
唐代:武德元年(618年),又改義城郡為利州,歧坪縣屬利州總管府;七年(624年),置南平州領歧坪縣;貞觀二年(628年),廢南平州,歧坪縣改隸利州都督府益昌郡;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歧坪縣改隸山南西道閬州;寶曆元年(825年),省歧坪縣入奉國、蒼溪兩縣;天復間(901-903年),復置歧坪縣,隸山南西道閬州。
五代十國:前蜀時(907-925年),歧坪縣隸閬州;後蜀時(934-965年),隸閬州保寧軍。
宋代:乾德四年(966年),改保寧軍為安德軍節度,歧坪縣屬之;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增置利州路,歧坪縣隸利州路閬州閬中郡;熙寧四年(1071年),省歧坪縣為鎮,入奉國、蒼溪兩縣。
元代:隸四川行中書省廣元路保寧府蒼溪縣。
明代:隸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寧府蒼溪縣。
清代:順治八年(1651年),始歸清王朝,隸四川省保寧府蒼溪縣;嘉慶七年(1802年),隸川北道保寧府蒼溪縣。
(歷史沿革古代部分參考整理自《蒼溪縣誌》、《說古道今話蒼溪》等)
近代
中華民國:民國元年(1912年),屬四川省保寧府蒼溪縣;三年(1914年),屬四川省嘉陵道蒼溪縣;二十四年(1935年),改隸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區蒼溪縣。
紅色政權:1934年,紅四方面軍在歧坪境內建立區、鄉蘇維埃政府,屬四川省川陝革命區蒼溪縣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50年2月,成立蒼溪縣第五區;1955年,改稱歧坪區。
2005年4月,撤銷蒼溪縣歧坪區。
1950年底,建歧坪鄉,屬川北行署區劍閣專區蒼溪縣管轄。(1953年,劍閣專區改為廣元專區,並於同年3月撤銷)。
1953年3月,屬四川省南充專區蒼溪縣管轄。(1970年,撤南充專區改制為南充地區)。
1958年10月,成立歧坪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鎮建制,設建制鎮。
1986年1月起,歧坪鎮改屬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管轄。
1992年10月,蒼溪縣南陽鄉、登高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歧坪鎮。
1997年10月,從歧坪鎮分置出原撤銷的南陽、登高,單列建鄉。
2004年9月,原登高鄉所屬行政區域再次併入歧坪鎮。
2005年4月,原南陽鄉所屬行政區域再次併入歧坪鎮。
行政區劃
2016年,歧坪鎮轄4個社區,36個行政村,共248個村(居)民小組、1.14萬戶,總人口約4.4萬。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歧坪鎮地理坐標為31°53′16.76″N,106°8′47.62″E(北緯31°53′17″,東經106°8′48″),位於地處嘉陵江中游、四川盆地北緣、秦巴山脈南麓,地處蒼溪縣腹心地帶,總面積81.2平方公里。東靠蒼溪縣月山鄉、白驛鎮;北抵岳東鎮、灕江鎮;西臨喚馬鎮、元壩鎮;南接閬中市方山鄉。歧坪城鎮距蒼溪縣城陵江鎮42公里,距廣元市利州區120公里。
氣候
歧坪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熱量豐富、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氣溫16.9℃。一月份平均氣溫6℃,七月份平均氣溫27℃,極端最低氣溫約-4.6℃,最高氣溫約39.3℃,晝夜溫差3-7℃;年均日照1352.52h,年均無霜期288天,年均降雨量1100mm以上。
地貌
歧坪鎮屬丘陵地區,處在川北低山區向川中丘陵區的過渡地帶,山脈屬大巴山系,地貌由低山和深丘及河谷平壩構成。鎮境內平壩、低丘陵、高丘陵、低山、台地、山原兼而有之,屬低山地貌為主和少數丘陵帶壩地形。
水文
嘉陵江支流東河(又稱宋江)自北向西貫穿歧坪鎮境。東河屬亞熱帶季風型河流,其特徵之一是有夏洪和秋汛而無春季漲水,水位漲落急驟,水位、流量過程線呈持續峰型,洪峰陡峭,具典型的山區河流特徵。流經區域植被較好,含沙量小,補給方式為雨水補給。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歧坪鎮境內土壤主要是水稻土、紫色土、新積土和黃壤。水稻土、紫色土約占耕地土壤面積的90%。土壤酸鹼度為5.8-8.2pH,中偏酸性土壤居多,土壤深度在40厘米~60厘米之間,沙壤適宜,肥力較高,宜種性強。
礦產資源
歧坪境內礦產資源有非金屬礦產膨潤土、鑄型砂岩、水泥、粘土等;能源礦產有天然氣;建築材料有建築石材、磚瓦原料、河砂、卵石等。
生物資源
歧坪鎮農作物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花生等糧油作物;經濟作物10類,60餘個品種;境內野生植物1000多種,有銀杏、山楂、油桐、白蠟、黃柏、杜仲等有極高開發價值的植物30多種;珍稀植物有鐵甲松、銀杏、樟樹、蘭花、天麻等;動物以豬、牛、兔、雞、鴨、鵝為主的多達100多種。
2017年7月,西南大學森林科學研究院通過調查發現東河流域歧坪段內的野生魚資源豐富,有鯉魚、鯽魚、草魚、花鰱魚、白鰱魚、土鰱魚、三角風、肥顙魚、石板頭、紅尾魚、齊口、青波、刺殼鮑、桂魚、黃顙魚、柳珍子、蝦皮、土麻口、船頭丁、石斑條、翹殼等20多個品種。
水資源
嘉陵江支流東河及若干小溪河貫穿歧坪鎮境,境內有楊牟、鯉口兩座梯級電站,蓄水量達2150萬立方米,年發電量超過1800萬千瓦時。
鎮村建設
城鎮建設
2016年,歧坪城鎮建成區面積達2.2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1.5萬。場鎮建設按照"一江(宋江,即東河)兩橋(宋江大橋、楊牟大橋)三區(老城區、南陽寺壩新區、楊家橋工業和物流商貿區)四鎮(蒼溪縣域副中心城鎮、生態旅遊宜居小城鎮、城鄉統籌試點鎮、國家級重點小城鎮)"發展思路,拓展舊城區,開發新城區,把南陽寺壩建設成為既有古城特色又宜居宜商的現代城鎮城區,新城區劃分民營工業園區、商貿區、宜居區、鄧州古城遺址區。歧坪鎮卓有成效的城鎮建設已成為廣元市、蒼溪縣新型山區城鎮化的"歧坪樣板"。
基礎設施
歧坪城鎮自來水、電力、燃氣、通訊、郵政、文體廣場等市政設施完善。南陽寺壩新區市政建設立項開工;對場鎮破損街道進行了修復,對場鎮綠化進行了完善;已建濱江河堤,改建紅星示範大道,建侯家溝文化廣場,建污水收容處理廠。
新村建設
歧坪鎮在已建三井、天新以紅心獼猴桃產業為主的現代農業園區基礎上,實施"美麗新村"建設工程,打造統一風格、統一裝飾的新民居,實施配套和便民工程,充分發揮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歧坪鎮新農村建設經驗在四川省內被廣泛借鑑學習,為四川省新農村建設流動現場會提供了示範現場。以三井、天新園區為載體,全面打造集休閒觀光農業與民俗風情為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旅遊園,"三井"現代農業示範區、"天新"現代農業示範片已具規模,覆蓋歧坪鎮10村78組、耕地1.3萬畝。歧坪鎮成為我國紅心獼猴桃發展的典型樣板、新農村建設的經典濃縮。
經濟概況
綜述
歧坪鎮以項目建設為基礎, 以招商引資為抓手, 發揮傳統產業優勢, 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實現第一、第 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鎮域經濟快速增長。
第一產業
歧坪鎮在推行農村經濟中,制定了以水果、蔬菜、糧食、勞務輸出為主的農民增收模式,紅心獼猴桃成為特色出口創匯產業。通過土地整治、土地流轉和精準扶貧,積極引導農民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在推進現代農業的基礎上,狠抓招商引資工作,招引業主落戶園區,開發獼猴桃產業;新擴建萬頭豬場,開發畜牧產業。
歧坪鎮堅持以生態資源為依託,以紅心獼猴桃產業為主導、以"大園區"為支撐、主打"生態"牌,發展現代高端農業產業,建成天新、三井2個國家級和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形成了"大園區、大業主、小庭院"的產業發展格局,並連續兩年成功舉辦全國獼猴桃研討會和中國紅心獼猴桃採摘節。2016年,歧坪鎮實現獼猴桃總產值2.57億元。
歧坪鎮規劃以紅心獼猴桃產業為龍頭,構建以獼猴桃園區為載體、民俗風情為依託的"獼·鄉"旅遊園、"獼·藥"康養園、"獼·水"樂園、紅軍駐地遺址"紅心"文化產業園這"四園藍圖",將其歧坪打造成川東北獼猴桃產業集中、專業化強的特色產業集群。
第二產業
歧坪鎮主要企業有歧坪省糧庫、紅馳農機、華藝絲毯、閬川食品、金農糧油等以及楊家橋工業物流園區。
歧坪鎮民營骨幹企業-四川紅馳農機製造有限公司擁有國家專利27項。紅馳商標被評為四川省馳名商標,在四川省市場綜合占有率排名第三[9] 。另一家民營骨幹企業-歧坪絲毯廠,是蒼溪縣生產出口產品骨幹企業,四川省"成長型"中小企業,首屆四川特色文化旅遊品牌企業。"則天牌"商標獲"廣元市知名商標"稱號,則天牌手工真絲掛(地)毯,在上海世博會上獲國家旅遊產品博覽會銅獎,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三產業
歧坪鎮域經濟繁榮、市場活躍。截至2016年,歧坪鎮有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5個營業網點。廣元市貴商村鎮銀行在歧坪設立廣元市首家鄉鎮支行。
已有361度、美特斯邦威、特步、七匹狼、吉爾達、本色等著名服裝鞋類品牌專賣店進駐歧坪;有歧坪人民商場、祥鶴等購物中心以及改造後的歧坪農貿市場極大的豐富了百姓的購買需求。
社會事業
文化藝術
截至2016年,歧坪鎮建有四川省示範中心文化站一個,安裝了39個村(社區)遠程教育終端,村村建有農家書屋、綜合文化室、廣播室,文化藝術事業蓬勃發展。
首先,大力發展旅遊文化,依託天新現代農業園區,在天新園區打造建成感恩幸福農民公園,協調融入楹聯、剪紙、根雕等文化元素,設置"感恩奮進"等標語、石刻。
其次,新建好日子演藝公司、天音樂隊等民間藝人組成的文化企業,成立農民藝術團,將民間藝術發揚光大,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
教育
截至2016年,歧坪鎮有廣元市示範高完中1所、完全小學3所、建制幼兒園5所。初等義務教育入學率、完成率、畢業率均達到100%,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入學率、完成率、畢業率分別達到100%、99.8%和99.8%。通過整合財政,加大了農村幼兒園、山區寄宿制學校學生宿舍、食堂建設,力爭讓教育質量"好"起來、教學環境"美"起來。
醫療衛生
歧坪鎮是蒼溪縣的第二個醫療服務中心,承擔了周邊鄉鎮30餘萬人口的醫療、預防、康復、保健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緊急救治任務。截至2016年,歧坪鎮有一所國家二級綜合醫院,村村建有衛生室。[10] 着力建好偏遠地區鄉、村衛生院(室),選派專科醫生充實到基層一線,讓群眾到醫院看病"近"起來、醫療費用"降"下來。
社會保障
2012年,歧坪鎮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已達100%。南陽社區建有夕陽紅敬老院。歧坪鎮在實際工作中加強低保動態管理,及時了解和跟蹤已保家庭的收入情況,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予以調整,對新出現的困難家庭及時納入保障範圍,做到"應保盡保"。
歧坪鎮致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改善就業環境,讓農民工就業的機會"多"起來,工資標準"升"起來;加大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設。整合國家財政投入村級公共服務運行維護建設資金和特殊黨費援建結餘資金340萬元,規範化建設36個村級公共服務活動中心。
交通
歧坪鎮為蒼溪腹心地帶交通樞紐,高速、省道以及縣鄉村道路四通八達,是蒼溪、閬中兩縣(市)周邊20餘鄉鎮的人員、物資中轉集散地。
公路運輸
省道:(S411)蒼旺公路(蒼溪-歧坪-東溪-旺蒼.嘉川)
縣道:廣閬公路(蒼老路:歧坪-白驛-閬中.老觀)
高速公路:綿萬高速(綿陽-蒼溪-歧坪-巴中-萬源);金旺高速公路(青川金子山-蒼溪-歧坪-旺蒼,納入規劃)
鄉村旅遊
旅遊資源
歧坪鎮圍繞蒼溪作為全國休閒農業示範縣的品牌和目標,重點以三井、天新園區為載體,全面打造集休閒觀光農業與民俗風情為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旅遊園。歧坪鎮已打造紅三十軍游擊戰四蠻寨營地遺址、宋江晚渡、古柏望鄉、田園新村休閒農家等13處景點,建成龍騰旅遊遊客三星級接待中心、江南水鄉度假村三星級酒店和星級農家樂3家,星級餐館4家,手工真絲掛毯等AAA級旅遊購物點3處。 摺疊旅遊產品
歧坪真絲掛地毯和"歧愜"牌漓山系列大米、"漓山靈芽"茶葉是歧坪三大知名旅遊產品。歧坪掛地毯獲多屆四川省旅遊品博覽會金獎,其中500道熊貓掛地毯被四川省旅遊局評為特色旅遊產品,在參展上海世博會時榮獲中國旅遊產品博覽會銅獎;"歧愜"牌漓山系列大米、"漓山靈芽"茶葉被中國國家標準委員會評為"無公害農產品",漓山系列大米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評定為"全國放心米",茶葉獲四川省名茶銀獎、首屆"廣茗杯"金獎、廣元市知名品牌。
文化傳統
周武王元年(前1046年),今廣元、巴中一帶的先民建立"昔阝"、"平周"兩個氐族侯國,和一個羌族侯國"奉",國都分別位於今昭化區石盤村土基壩、旺蒼縣東河鎮、蒼溪縣歧坪鎮。昔阝國轄管範圍大致為今綿陽市的梓潼縣,廣元市的劍閣縣、青川縣、利州區、昭化區;平周國管轄今廣元市旺蒼縣、蒼溪縣;奉國管轄今蒼溪縣歧坪鎮至巴中市恩陽區一帶。
風俗民情
地方風俗
歧坪人民每年在農曆正月十六,有一個特色的"游百病"的民俗,意為通過郊遊散步消除百病。每年正月十六日前後以驅除病邪為依託,成群結伴要求出門四處遊走。後成為地方民俗,據說出門的那天要走的越遠越好,以便將體內的各種病痛"丟"在山野,其後一年健健康康。而今的人們"游百病",並不是希望這一天把"百病"丟在山野,而是有了新的追求。農曆正月十六前後,正是立春、雨水兩個節氣之間。此時,大地春回,萬物復甦,人們正好趁大好春光來一次大規模的郊遊。
地方文藝
花燈
蒼溪花燈在民間又稱之為"大鋪蓋"、"喜樂神"。藝術繁勝活躍時期為清乾隆時期至民國年間,發源地是被譽為"燈戲窩子"的原南陽鄉(歧坪鎮),現主要流傳於白驛、歧坪、陵江、元壩、東青等地。
蒼溪花燈包括有龍燈舞、獅燈舞、踩高蹺、獨角獸、竹馬、牛燈、放羊燈、採蓮船、車燈等多種門類。從表演形式上分為"唱燈"和"舞燈"兩種。"唱燈"以優美動聽的說唱表演為主,兼有一些簡單的程式化的動作表演,如輕盈小巧的牛燈、車燈、竹馬、採蓮船等;而"舞燈"則為純粹的舞蹈性表演,表演者只表演,沒有說唱,如龍燈、獅燈、獨角獸等。蒼溪花燈在語言藝術方面風趣詼諧,貼近生活,有質樸的鄉土氣息;在音樂配器方面,其聲腔主要來源於燈調,也大量運用民歌小調,隨着時代的變遷,也有吸收了打擊樂等音樂元素,熱烈歡快,優美動聽。
盤歌
蒼溪盤歌是蒼溪山歌的一種,有着悠久的歷史。最初盤歌產生於民間勞作,主要用於勞作休息時互相調侃取樂,深受農村群眾的喜愛。如今主要流傳於嘉陵江流域、東河流域一帶,以歧坪等地最為活躍。
蒼溪盤歌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俗風味,語言生動樸實,唱詞通俗易懂,一般以農事勞作、四季更替、勸行孝道和民間愛情等為主要題材。盤歌的表演形式優美活潑,保持着山歌表演的藝術形態,可分合唱、獨唱、對唱三種。從內容上可分為勞動歌、情歌、祭祖歌、時政歌、生活歌等多種。
燈戲
白驛燈戲起源於明末,主要流傳於原歧坪區,以白驛為中心,屬於一種民間歌舞小戲,又稱"鼓樂神""。白驛燈戲由花燈歌舞發展而來,傳統的燈戲演出是晚上在農村庭院天井中進行,觀眾多為農村群眾。用農民的道德標準演人間的美醜善惡,喜怒哀樂,大多表現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語言通俗易懂,詼諧風趣,極富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地方特產
紅心果
紅心獼猴桃,被稱為"果中之王"、"維C之王",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歧坪鎮是全球紅心獼猴桃[30]最宜生長區之一、蒼溪縣獼猴桃百億產業發展的核心區。截至2017年7月,共建獼猴桃產業園2.3萬畝,建成天新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和三井省級現代農業園區2個,建有機紅心獼猴桃基地237個,紅心獼猴桃出口基地145個。
雪梨
蒼溪雪梨,因其肉嫩白如雪,故得名,以蒼溪沙梨品質最佳,被譽為"沙梨之王"。1986年,蒼溪被國家多部委認定為"中國雪梨之鄉",此後歧坪鎮境內大面積種植。
脆香甜柚
脆香甜柚果實汁胞脆嫩化渣,香甜可口,無異味,可溶性固形物12.7%,平均單果重1300g左右,鮮食品質在柚類各品種中獨占鰲頭。歧坪鎮境內廣泛種植。
特色小吃
歧坪鎮本地小吃主要有油勺、米涼麵、米豆腐、臘肉饃、炸茴香團、酸菜豆花稀飯等。
城鎮榮譽
1994年,被列為蒼溪縣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1996年,被列為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2011年,被命名為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鎮;
2012年,被列為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鎮;
2013年,被列為四川省首批"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
2014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等部委列為全國重點鎮;
2017年6月,被評為四川省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