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殿中侍御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殿中侍御史

三国时期官名。三国魏派御史二人居殿中,察非法,后乃以之为官名。

中文名 殿中侍御史 领 域 官名
设立时间 三国魏 作 用 监察

文献记载

旧唐书·职官三》:“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凡冬至、元正大朝会,则具服升殿。若郊祀、巡幸,则于卤簿中纠察非违,具服从于旌门,视文物有所亏阙,则纠之。凡两京城内,则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内有不法之事。”《新唐书.张行成传》:“召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严正。太宗以为能。”

历史沿革

两晋南北朝沿置。隋改称殿内侍御史。炀帝时省。 唐复置殿中侍御史,掌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位从七品下,较侍御史(从六品下)低。台中食坐之南有横榻,名“南床”,为侍御史专席,殿中侍御史与监察御史(正八品下)均不得坐。侍御史称“台端”、“端公”,殿中称“副端”。

沿设殿中侍御史,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事。

亦设此官,初沿宋制为正七品,后提高至四品。

初尚置,洪武九年(1376)废。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