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果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母丁香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果实) |
母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药用丁香)的近成熟果实,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3厘米,直径约0.6~1厘米。外表呈褐色,或带有土红色粉末,粗糙,多细皱纹,上端宿萼有4裂片。
味辛、性温,可治暴心气痛、胃寒呕逆、风冷齿痛、牙宣、口臭、妇人阴冷、小儿疝气等症。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母丁香
- 别 名; 鸡舌香、亭炅独生、雌丁香
- 界;植物界
- 拼音; Mǔ Dīnɡ Xiānɡ
- 英 文; Clove Fruit
- 性味; 辛,温
历史
丁香是一种进口“南药”,原产于印尼 马鲁古群岛,公元前 3 世纪作为“香药”传入我国。 丁香作为药用始于汉武帝时代(公元前 1~2 世纪)。 丁香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其果实以“鸡舌香”入药 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随后的《南方草 木状》对其也有记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母丁 香收录为我国重点发展的 39 种中药材品种之一。
成分
母丁香含丁香油,其主要成分为丁香酚和没食 子鞣酸等芳香类物质。 从母丁香粗提物中可分离到高纯度的鞣花 酸、鼠李素和槲皮素。
形态特征
丁香,常绿乔木,高达10米。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6mm;花萼肥厚,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伏,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
药理活性
抗真菌
母丁香所含的丁香油, 具有较 强的抗真菌、防霉活性,可作为冬季水果储藏的天然抗真菌剂。
抗细菌
丁香煎剂对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等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 治疗由这些病原菌引起的相关疾病。
保护酶
经研究发现,以丁香油 作为防霉剂,可显著抑制储藏冬枣腐烂,在 0 ℃和 25 ℃的贮存条件下,均可使冬枣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苯丙氨酸铵裂解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水平和总酚含量。丁香油防止水果腐烂的功效与防止相关酶的活性降低有关。
其他
母丁香所含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杀螨活性。
药物概述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aromaticum(L.)Perry
【采收和储藏】果实将成熟时采收,晒干。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呈长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2.5cm,直径0.6-1cm。先端有齿状萼片4枚,向中央弯曲,基部具果柄残痕。表面棕褐色,粗糙,多细皱纹。果皮与种皮薄壳状。质脆,易破碎脱落,有的已无果皮或种皮,仅为种仁。种仁倒卵形,暗棕色,由两片肥厚的子叶抱合而成,子叶形如鸡舌,不规则抱合,中央有一条细杆状的胚根,由子叶的中央伸到较宽的先端。质坚硬,难破碎。气微香,味辛辣。 ①《别录》:“微温。”
②《药性论》:“味辛,无毒。”
【归经】归脾;胃;肝;肾经
【功用主治】温中,散寒。治暴心气痛,胃寒呕逆,风冷齿痛,牙宣,口臭,妇人阴冷,小儿疝气。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
③《蜀本草》:“疗呕逆甚验。”
④《本耳图经》:“疗口臭最良,治气亦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栓剂。
【宜忌】热证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不可见火。畏郁金。”
②《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疝气
取母丁香粉适量撒在独角莲膏药上,贴于患处。每隔1~2天换-次,至病愈为止。观察19例,15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1]